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悲哀的事之一,莫过于客死他乡,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必须要落叶归根,这样才能得到安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归乡,有些人出于某些原因,只能委屈在国外埋葬。

  譬如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很多出国作战的将士死于战火后,由于条件不允许,只能草草掩埋在国外。

  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些散落在外的烈士遗骨,希望能通过与他国交涉的方式,将他们带回家,重新入土为安。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烈士的遗骨被迎回,但仍有一些还流落在外,没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也搞不清埋葬地,所以寻找工作比较困难。

  除了临近的几个国家有中国烈士的遗骨外,远在欧洲的英国,也有五座墓,那里埋葬的是清朝时期的烈士,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呢?

  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公墓中,有一块墓地名为“大清墓地”,里面埋葬着五个大清士兵,他们至今没有被迁回国内,只能在异国苦等。

  这几个士兵是谁呢?原来,他们是北洋水师的水兵,之所以被埋在英国,并不是因为战争,而是为了学习技术,顺带接战舰回国。

  众所周知,19世纪中叶,大清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这便是“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组建了著名的北洋水师。

  由于大清的工业水平较为落后,根本无法自己建造军舰,所以只能花大价钱去英国定制了四艘先进的军舰。

  军舰的建造时间不短,所以李鸿章就派了一部分水兵过去,一方面跟着英国人学习操控舰船的技术,另一方面等船建好后,由他们再护送回来。

  这些水兵们肩负着重责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十分忠诚地执行着李鸿章的命令。但到底是异国他乡,几个水兵由于水土不服患上了重病,最后医治无效病逝在了英国。

  英国与大清远隔千里,若大动干戈地运送几个水兵的遗体回来安葬,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清政府就派人在英国花15英镑买了一块墓地,将病逝的五个人厚葬在了这里。

  后来,清朝灭亡,这块墓地也被人遗忘。直到三年前,有一个留学生发现了这块带有大清标识的墓地,人们才知道他们的故事。

  后来,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英国华人一起出自,重新帮着五位大清烈士修缮了墓地,他们若是泉下有知,应该也会高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