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裏面,張飛做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那就是怒鞭督郵,講的是劉關張三人結義之後,劉備被一個督郵欺負,張飛怒鞭督郵替他出了氣。

《三國演義》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裏面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適督郵行部至縣,玄德出郭迎接,見督郵施禮。督郵坐於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關、張二公俱怒。及到館驛,督郵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階下。

良久,督郵問曰:“劉縣尉是何出身?”

玄德曰:“備乃中山靖王之後;自涿郡剿戮黃巾,大小三十餘戰,頗有微功,因得除今職。”

督郵大喝曰:“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污吏!”玄德喏喏連聲而退。

歸到縣中,與縣吏商議。吏曰:“督郵作威,無非要賄賂耳。”

玄德曰:“我與民秋毫無犯,那得財物與他?”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稱縣尉害民。玄德幾番自往求免,俱被門役阻住,不肯放參。

卻說張飛飲了數杯悶酒,乘馬從館驛前過,見五六十個老人,皆在門前痛哭。飛問其故,衆老人答曰:“督郵逼勒縣吏,欲害劉公;我等皆來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門人趕打!”

張飛大怒,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徑入館驛,把門人那裏阻擋得住,直奔後堂,見督郵正坐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麼?”

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着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

玄德正納悶間,聽得縣前喧鬧,問左右,答曰:“張將軍綁一人在縣前痛打。”

玄德忙去觀之,見綁縛者乃督郵也。玄德驚問其故。

飛曰:“此等害民賊,不打死等甚!”

督郵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

玄德終是仁慈的人,急喝張飛住手。傍邊轉過關公來,曰:“兄長建許多大功,僅得縣尉,今反被督郵侮辱。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不如殺督郵,棄官歸鄉,別圖遠大之計。”玄德乃取印綬,掛於督郵之頸,責之曰:據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

這一段描寫的很是生動精彩,被後人傳爲佳話,突出了張飛耿直暴烈的性格。但是歷史上怒鞭督郵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張飛乾的。

正史《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先主(劉備)討黃巾賊有功,除(授與官職)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兩百,解綬﹝系印章的絲帶﹞系其頸,着馬柳(下民服裝)棄官亡命。”(《三國志.先主傳》)

翻譯過來大概意思是:

“在劉備當安喜縣尉不久時,朝廷詔令各州郡,淘汰縣級以軍功爲長吏的人,劉備也在被淘汰之列。負責裁汰工作的督郵來到劉備的地盤,劉備前去求見,可督郵裝病不予接見。劉備大怒,帶人衝進去將督郵綁出,將自己的官印掛在他脖子上,並狠狠的抽了他二百鞭,棄官而去。”

可見真正的肇事者是劉備,那麼劉備爲什麼要杖打督郵,最後棄官潛逃?典略有記載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詔書要州郡淘汰一些因軍功而當官的小吏,劉備在黑名單裏頭。督郵到安喜縣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了便前去求見。督郵稱病不見,劉備大怒,把督郵捆綁於樹上,鞭杖百餘下,最後劉備逃亡。

《三國演義》描寫督郵求賄不成處處刁難劉備,惹得張飛怒鞭督郵。把官場的醜、張飛的魯、劉備的正,描述得絲絲入扣。雖不符合史實,不過情節鋪設相當精彩,生動刻畫了老實人在醜陋官場的爲難和無奈。

番茄歷史文摘

你的第一本歷史雜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