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剛大一,讀卓里奇感覺很多地方理解的不夠紮實,沒有將知識體系建立起來,讀得太著急,思考不夠……


謝邀,我的確就是這樣做的,一般來說,我學一個題目,比如說泛函分析,那麼我會同時挑選3-4本不同的書,然後每讀到一個內容就相互比較。

事實上,如果你同時看不同的書,為了不讓自己走火入魔,你就得強迫自己把知識按照自己的方式串在一起,否則你就亂了。因為你會發現不同的書籍思路不同,不同的書籍的定義會有有所區分。即使是名字相同,它們代表的意思也會不一樣了,你為了不讓自己看糊塗了,也得理清楚它們的聯繫和區別。還有,不同的書籍的證明也會略有不同,如果有什麼定理的證明高度一致,那麼只能說明這個定理「最佳」證明就是這個。

當然了,一般來說,你可以以某個教材為主,其餘的為輔助,這樣對於一開始利用這個方法學習的人是比較容易的。 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最好有所區分:困難和簡單的相輔相成;抽象和具體的相輔相成。

具體到數學分析這個科目上,rudin是比較抽象和高觀點,它和俄羅斯的那本「微積分學教程」是很好的搭檔,後者是具體而且例子很足的。zorich也比較抽象和高觀點的,但是它比rudin更具體點。你可以搭配數學分析新講這種更加具體的書看。


是可以的,但是相比而言如果連這一本都讀不懂就沒有必要去再看一套教材

如果想要促進思考,建議找一找習題集以原課本的課後題,如果認真做了,你將會不停翻書。原來覺得簡單的例題也會不停回看。

再已經熟讀一遍的情況下,再去找另一個版本的教材。你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及其他的思路,這才是有更好的收穫。但是因為原來教材看不懂而去找另一本,這個原因。。只會浪費了時間,還是懵懵懂懂。甚至因為兩本的思路不同,讓你建立的體系自相矛盾。


是的,不僅僅是數學,大部分學科都要讀兩本以上的相同內容的書。理科方便建構體系,文科方便了解不同觀點。


自從有了libgen這個東西,我讀某個領域的東西,就是下一堆類似的教材,找一本作為主線,有不明白的就翻看其他各本中相應的章節。


沒有微積分的基礎,不建議大一上來就用卓里奇,所以趕緊換書,rudin+任意一本國內出的數學分析。

卓里奇是大坑,而且我告訴你別期待數學分析一次學得多麼好,往後學,你會不斷重新認識這門基礎課,會產生新的理解,線性代數也一樣。」建立知識結構「——就一聽就是中學填鴨教育學,哪有什麼知識結構呢,人的認識是不斷流動的。

把握基本內容,抓住重點,就趕緊往下學了,後面還有無數好玩有趣的數學等你學。


我會的

現在大一 學的是經管類的微積分教材

同時我也會看同濟大學的高等數學

兩個結合起來 學得更好一點

當然 只是看教材也沒卵用

還要和課外習題結合


當然可以。比如你買一堆本科級abstract algebra的書回來,你會發現,有的書從group開始,有的從ring開始,有的先講一堆基本數論,有的講polynomial. 本科的書因為承擔一個建立從直覺到概念的工作,所以這些具體例子和順序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自己學習時候的思考順序和思維模式。箇中滋味,你非親自做一下才能知道。

當然,這也有助於你建立良好的感覺。本科的感覺主要指的是,判斷一個人做的定理證明的簡繁,一個工具的適用和普遍性等。你提到的那本卓里奇就是一個品味非常不錯的書。我對Analysis的證明記的大多數是他的版本。


雖然沒有繼續學數學,但我個人建議基礎不是很好得學生大一最好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看卓里奇

如果你高中沒有課餘主動學習過相關知識的話,卓里奇本身的觀點比較高,相比一些自然銜接的分析學教材,自然會讓人感覺比較晦澀。。大一的學生還是要以訓練自己數學思維為重點,這時候主動做題,把證明能規範的寫出來似乎更有用吧。我大一的時候,當時教我們數分的李承治老師推薦的是常庚哲的數學分析教程搭配謝惠民的數學分析習題演練。。雖然也提過rudin,zoich等人的書,但我印象中沒有多少同學再去花大量時間看這些教材,畢竟分析里的東西相對來說也不是很難,如果上課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後看一遍筆記和教材,其實也差不多夠了(指是說這時候已經能夠進一步閱讀更深層次的教材了),所以那些書大多數是做參考用的。記得開學不久就已經陸陸續續有代數,數論,拓撲這些的討論班了,不過我是沒參加過,跑去搞acm了(逃


數學不咋地,一本都懶得看。


感覺是的,而且總會覺得後讀的比先讀的寫的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