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香港大学医学院团队廿八日公布全球首宗人类感染老鼠E型肝炎个案,一名去年接受肝脏移植手术的五十六岁男性病患,术后不久赫然发现染上以往只在鼠类之间传播的E型肝炎,推估是进食受老鼠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服药后情况渐趋稳定。团队警告,尚未确定患者是因自身免疫系统不佳,或老鼠出现基因变异而染病,不能排除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将在十二月发表于美国「新兴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期刊。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团队指出,一名患有肝癌及慢性B型肝炎、居住在黄大仙区公共住宅「彩云邨(村)」的男病患,去年五月在港大教学医院「玛丽医院」换肝后,七月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肝炎情形,采集粪便、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查后,证实染上E型肝炎,但病毒基因与人类过去感染的「A物种E型肝炎」(HEV-A)差异极大,反而接近只在鼠类身上出现的「C物种E型肝炎」(HEV-C),与先前在越南鉴定的老鼠E肝病毒株有密切相关。

团队追查捐肝者的血液样本后,发现其并非E肝病患,因此排除因换肝染病;随后在「食物环境卫生署」过去五年针对患者住宅一带采集的老鼠内脏样本中,验出与患者病毒基因九成相似的E肝病毒,初步推测此为全球首起「鼠传人」的E肝病例,感染途径为患者的食物遭老鼠排泄物感染,或患者曾遭老鼠咬伤。该患者在近七个月疗程,包括服用肝炎药物后,体内E肝病毒才受控,肝功能已渐恢复正常。

港大微生物学系教授袁国勇和临床助理教授Siddharth Sridhar指出,病患的住所靠近丢弃垃圾点,四处可见老鼠粪便,也有足够让老鼠进出的水道口,是老鼠繁殖的理想场所,但还不能断定此为病毒源头。袁强调,这项病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惟仍须探讨染病原因是病患本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或老鼠出现基因变种。另外,由于不清楚HEV-C在人类身上的传播能力,不能排除此为大规模爆发前哨,呼吁各界加强鼠患监测及维护环境卫生。

  • 香港爆发全球首例老鼠E型肝炎传染人类个案,患者可能是在黄大仙区公宅「彩云邨(村)」的住家附近,因食用遭老鼠排泄物感染的食物,或遭到老鼠咬伤而染病。图为彩云邨外观。(法新社)

    香港爆发全球首例老鼠E型肝炎传染人类个案,患者可能是在黄大仙区公宅「彩云邨(村)」的住家附近,因食用遭老鼠排泄物感染的食物,或遭到老鼠咬伤而染病。图为彩云邨外观。(法新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