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要把弒父和篡位分開來說,因為這是兩個事件。

第一,從現存的史記、趙正書和其他一些史料的信息來看,胡亥他爹——秦始皇是病死的,不是胡亥殺死的,所以弒父一說本就不成立。

第二,問題恰恰就出在篡位這兩個字上,史記的記載是趙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了以後篡改詔書,擁戴胡亥,殺了扶蘇。而趙正書卻說秦始皇在死前就立了胡亥為太子,並親自下詔賜死扶蘇。目前支持史記說法的就認為胡亥是篡位,不是合法繼位。

但是,我提出我的觀點,史記也好,趙正書也罷,在秦始皇駕崩前後,從頭到尾胡亥都是一個被動的執行者,並沒有像李世民一樣主動發動政變,殺死哥哥。

史記的記載,整個事情的策劃主謀是趙高和李斯,胡亥最多算是一個參與者,像一個棋子(後來事實證明他就是趙高的棋子)。而趙正書的記載胡亥就更加被動了,就是執行秦始皇的遺囑嘛。

所以,我個人覺得說胡亥本人弒父篡位是不成立的。因為他不具備這個能力。

由此,我們再展開一個小問題,就是很多人會質疑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為啥不選大家都看好的扶蘇當繼承人?

其實我們都只是在上帝角度來考慮問題,或者在同情弱者或者說痛惜扶蘇才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卻很少有人在秦始皇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此我們不討論皇家繼承問題,這個問題太複雜。(因為劉邦,劉徹,楊堅,李淵,趙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努爾哈赤,愛新覺羅玄燁這些響噹噹的人物都沒有處理好繼承人問題)我們只討論扶蘇本人,我認為問題還是出在秦始皇和扶蘇的分歧上,我們都看到了史書上記載的關於二人在焚書坑儒和治國思想上的分析,卻忽略了這兩件事情背後的路線問題,當時的秦始皇,一心要用法家來統一全國,不論是國土還是思想都要統一,但儒家講究什麼呢?儒家講究因材施教,強調不同。說到底就是要不要恢復分封舊制的問題,這纔是二人的根本分歧,所以不管秦始皇在臨死前,選擇沒選擇扶蘇,扶蘇都不可能成為秦二世,因為趙高和李斯都是統一派。


我來回答!

從歷史及對秦二世的分析來看,秦二世還做不到弒父這個「魄力」,至於篡位,也是趙高李斯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扶持秦二世繼位的。下邊剛剛君給大家分析一下:

秦二世胡亥簡介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蘇的弟弟,也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一般古代帝王對小兒子都是溺愛的。胡亥少年的時候曾經在中車府令趙高那學習過獄法,這也為後來秦二世繼位鋪墊了道路。

秦二世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皇帝也僅僅當了三年就使他遺臭萬年,他的殘暴事蹟可真是不少,殘害手足,陷害大臣,欺男霸女,徭役百姓,最終被趙高的心腹殺死,這也是成也趙高,敗也趙高。

秦二世有沒有弒父?

歷史上有很多野史上說秦始皇是本胡亥所害,其實這沒有什麼考證的;秦始皇是怎麼死的呢?胡亥又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呢?

秦始皇三十七年,他第五次外出巡遊,左丞相李斯跟隨,身邊的太監趙高跟隨。少子胡亥也想出去玩耍,要求跟隨,秦始皇就答應了他。但是到了平原津的時候,秦始皇生病了,這個時候秦始皇給公子扶蘇的寫了封信,讓他回鹹陽。結果趙高從中作梗,信沒有發出去。

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後,李斯怕引起戰亂,祕不發喪,繼續趕路。而趙高在攔下公子扶蘇的信的時候,就動了歪心思,秦始皇是準備讓公子扶蘇繼承皇位,而公子扶蘇一旦繼承皇位,趙高肯定失去權力,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扶持胡亥為皇帝,因為胡亥才能不足,另外自己曾經也是胡亥的老師,趙高同時也對李斯進行了說服,最終在利益下,李斯同意了,他們聯手將公子扶蘇除掉,扶持了胡亥登基。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胡亥沒有進行弒父篡位,畢竟他的性格也沒有那麼剛硬,另外這一切策劃更像是趙高在幕後主使。


秦二世胡亥沒弒父,說他篡位也非常勉強。

先說弒父。他老爸秦始皇的死,不論是勞累生病而死,還是陰謀論的被人害死。這兩樣與胡亥無關。所以,胡亥沒有以臣謀君,以子害父的"弒殺"君父。

篡位,他篡誰的位?秦始皇己經死了,新皇帝不明確,這時的皇位空著。他作為皇子也有資格去爭。更何況,還沒有其他兄弟已經坐上皇位。如果胡亥硬要把這個皇帝拉下來殺了,自己去當皇帝,這才叫篡位。

以此而言,胡亥沒有 弒父篡位。那他又是怎樣當上皇帝的呢?這是他的機會和被人利用。說機會,是當時只有趙高有能力讓胡亥擁有太子身份的話語權。他攥著遺詔,他有璽書,他選定的目標又是秦始皇的兒子,而且就在身邊。這一切都具備,只要稍微更改一下遺詔,不就搞定了麼?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改了詔書,這叫篡詔。而篡詔與篡位是兩回事。篡詔執行遇阻,恐怕就篡不了位。但是,趙高三人的篡詔執行得相當順利。扶蘇是連自己是不是準太子,準嗣君都不知道,就憑一道假詔,自己把自己給殺了,給別人騰出位置,也輕信得愚蠢。阻力沒了,位置還在,這就談不上讓胡亥篡了皇帝位這一說法。因為在秦始皇死亡到胡亥繼位這中間,皇位是空著的。諸子爭立,強者勝出,這是封建王朝權利交替順利與否的常態,也是解不開的死結。

總而言之,胡亥弒父篡位,這命題出得有些勉強。


篡位是有可能的,弒父就不太可能了。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第六次東巡歸途中走到河北沙丘時病逝!當時太監趙高是嬴政身邊響噹噹的紅人,秦始皇的喫喝拉撒衣食住行都由他伺候。秦始皇臨終前立有遺詔,令大兒子扶蘇繼承皇位!當時扶蘇和蒙恬正在北方鎮守匈奴。趙高這時候就打自己的小算盤了,因為自己和扶蘇之前有過節,況且扶蘇那是啥人物,戰場上統領千軍萬馬,衝鋒陷陣響噹噹的人物,如果皇位傳給他後,自己這種齷齪的樣子還有好果子喫嗎?於是就開始慫恿丞相李斯一起矯詔!李斯本來還是很正直的,但經不起趙高的幾個反問句就妥協了!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丞相的功勞與蒙恬相比如何?」李斯答到不如蒙恬。「扶蘇要是繼承皇位丞相的位置你還坐的住嗎?」李斯一琢磨還真是這回事,經不起廉價糖衣炮彈的誘惑下就同意矯詔了。李斯後來被趙高所殺,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因為趙高和秦二世胡亥的關係很好,趙高就喜歡胡亥這種既二逼又傻缺的可愛的性格,所以改立胡亥為皇帝,自己可以暗中操縱,權傾朝野!胡亥順其自然成為中國第一個傀儡皇帝!為了斬草除根,詔書上面順便賜死了扶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