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類似的表態,可不止這一次。早在2004年3月,盧卡申科就公開宣稱過——「不反對」同俄羅斯以「俄白聯盟」的形式合併。

大家是不是看出問題來了,對,2004年時,白俄羅斯的總統就是盧卡申科,1994年呢,是他是他,還是他。這也算是前蘇聯政治特色的傳承吧。比如,下圖這幾位,近一百年來,毛熊的領導人裡面,只有葉利欽是真正主動退休的。

不過,更猛的是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從蘇聯解體之前的1990年一直當總統到現在...和可以預見的未來。

再回到白俄羅斯這個話題來。

剛才說了,2004年3月,盧卡申科說不反對「搞聯盟」。但這年8月15日,他又反悔了,在明斯克聲稱「這對於白俄羅斯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又到了2016年底,這位白俄羅斯總統再次談起「俄白聯盟的特殊性」。但翌年2月3日,他又在專門舉辦的「大討論」上,又變臉,公開稱俄「扼住白俄羅斯的咽喉」,「隨手一筆就能抹殺兩國間長期存在的協議和條約」,聲稱「任何利益都不能和國家主權獨立相提並論」。

盧卡申科兩頭的話都說過,的而且說過不止一次,像一個老頭分裂出了兩個人格似的。

實際上,不是1954年出生的盧卡申科老糊塗了,這都是國家利益和自己的家族利益使然。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對抗,就是利益的交換,感情與歷史傳統友誼,從來不是佔主要位置的因素。

要是非談感情,溯源頭,兩國可以算是同宗同源,而且白俄羅斯還更純些。相對於混入了蒙古、韃靼等東亞血統的俄羅斯族,白俄羅斯屬更「純種」的東斯拉夫人,又喜歡穿白色亞麻服裝,為了突出血統的純正和民族特色,就叫了「白俄羅斯」,白,表達了純凈的意思。

歷史上看,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袓先都是東斯拉夫羅斯人,基輔羅斯曾是他們共同的家園,分享著共同的語言、文化和習俗,還都信仰東正教。所以,追根溯源,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源於同一民族,應該最和俄羅斯「同心同德」才對。

可是呢,同宗同源的烏克蘭已經跟俄羅斯完全「感情破裂」,每天跳著腳的唱反調,甚至放出狠話,要搞核武器對付俄羅斯。

所以,這麼看,盧卡申科出爾反爾的表態,主要還是利益使然。

首先,以出產土豆聞名的白俄羅斯,在經濟、能源和國家安全都高度依賴俄羅斯。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間最大的經濟「臍帶」,一是能源,二是邊境開放協議。這兩者都關乎白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俄羅斯一直對白俄羅斯實行優惠供氣價。但近年來前者飽受國際制裁困擾,財政喫緊,不願再在天然氣這個「創匯拳頭產品」上「喫虧」,因此曾一再試圖對包括白俄羅斯在內的「享受優惠價格夥伴」提價,引發白俄羅斯方面的不滿和恐慌。

前文提及的盧卡申科兩年前放出的這句「任何利益都不能和國家主權獨立相提並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說出的。一看俄羅斯要取消」優惠價」,就開始拿出主權和國家利益說事兒,來要挾俄羅斯多優惠。

而且,盧卡申科幾十年如一日的在白俄羅斯「坐龍廷」,也引起了國內一些勢力的不滿,比如,2004年,就出現了讓他下臺大型抗議活動。還有各類西方輿論,也在不斷的質疑盧卡申科連任的合法性。

搞得盧卡申科對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東西非常反感,所以,跟西方關係一直不怎麼樣,自然更傾向跟俄羅斯靠攏。畢竟白、俄兩家都是前蘇聯「領導人終身制」那個時代過來的。

而且,盧卡申科現在的想法是百年後將大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21世紀,在共和國搞父子傳承這一套,除了新加坡以外,還是比較罕見的,即便是合法合規的走程序,也難免被國際社會說三道四,國內也不好服眾。所以,盧卡申科特別需要一個勢力強大國家的支持與保護。

除了前面提及的,盧卡申科本身對西方世界沒什麼好感以外,西方主流國家都是兩黨或者多黨制,每個政黨上臺後的執政風格和側重點也不同,政策也多變,把寶壓在他們身上風險太大,不如就傍普大帝,只要他人建在,自己就放心了。

還有就是烏克蘭的教訓。

烏克蘭一屁股坐在西方的懷裡,跟俄羅斯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僅用了十幾年,就從前蘇聯最富庶的加盟共和國淪成歐洲的破落戶,克里米亞半島還讓俄羅斯高高興興的給收走了。

能源方面,歐洲各國都被俄掐著脖子過日子,生怕招惹了毛熊給斷了油氣。因此,烏克蘭落難之際,歐洲也是一副讓烏克蘭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沒怎麼真正出力幫襯。

這更加深了盧卡申科對西方花花世界不信任的態度。

對於白俄羅斯來說,建立俄白聯盟國家除了有利於其應對國內困境,而且還可以在與俄羅斯的經濟一體化中獲益,喫啥、拿啥、買啥都是優惠價。

而且,白俄羅斯作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唯一屏障,對俄國家安全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自然不會輕易拋棄這個「小兄弟」,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顯然更可靠。

最後,要闢個謠,「想合併」、「要合併」、「明天就合併」這些說法,沒有一個是引援的主流官方媒體,有點以訛傳訛的意思。

實際上,人家的說法叫做「一體化」,不是兩個變一個的「國家合併」,沒有上升到主權的高度。

原版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盧卡申科回答記者關於白俄兩國一體化程度的問題,他表示,「我認為,我的同仁和朋友(塔斯社註:普京)也會同意,我們願意依據你們的意願將我們的力量、國家和人民進行一體化。」

而且,次日他老人家又補上了一句,「為什麼我們要提出有關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主權問題?它如同聖像般神聖」,他進一步強調,「我們對主權沒有任何問題,這次甚至沒有討論該問題。」

所以,人家說的是一體化,更多是經濟和能源合作層面的,根本沒上升到主權層次,跟合併還差的遠呢。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白俄羅斯真想和俄羅斯「復婚」?信就輸了朋友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2月15日報道稱,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2月15日在連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三日後表示,他已「準備好明天就和俄羅斯合併」,消息一出,全獨聯體乃至全世界喫瓜羣眾議論紛紛,喊「我大蘇又回來了」、「戰鬥民族萬歲」者有之,怒罵「毛熊貪得無厭」、「盧卡申科腦袋秀逗」的也不在少數。

俗話說得好,聽話聽音,鑼鼓聽聲,但鑼鼓不能只聽一槌,聽話也不可僅聽一句——其實就在過去的一兩個月裏,素來很「搶鏡」的盧卡申科總統就白、俄「婚姻關係」問題發表過許多高見。

去年12月24日,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主持會議,在這次官方會議上他聲色俱厲指責俄羅斯「說了不算」,聲稱「我們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不再是兄弟之邦,充其量也就是合作夥伴」;第二天他就和普京見面,收了普京4麻袋土豆的新年大禮包,回來後便改口說幾天前的話不過是「開個玩笑」,俄、白這對「好兄弟」還要繼續在「這個困難、脆弱的世界」抱團取暖;2019年1月10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披露,白俄羅斯正式宣佈取消了自2008年開始對美國駐該國使館外交官「最高不得超過5人」的限制,而這個限制原本就是為了聲援俄羅斯(遭美製裁)而施加的,該雜誌還披露盧卡申科「不打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因此對美國作出友好試探;然則幾天後,他又跑去俄羅斯索契,和剛見面沒幾天的「老朋友」連著滑了三天雪,並說了文章開頭那番「親密過頭」的話。

其實盧卡申科宣稱要讓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復婚」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最早的一次至少可追溯到2004年,這年3月他首次公開宣稱「不反對」和俄以「俄白聯盟」的方式合併——但這年8月15日他就反悔了,在明斯克聲稱「這對於白俄羅斯而言是不可接受的」;2016年底,這位白俄羅斯總統又一次大談「俄白聯盟的特殊性」,但翌年2月3日,他又在專門舉辦的「大討論」(Bolshoi Razgovor)上公開指責俄「扼住白俄羅斯的咽喉」,「隨手一筆就能抹殺兩國間長期存在的協議和條約」,大罵俄「試圖藉此對白俄羅斯施加幹預」,聲稱「任何利益都不能和國家主權獨立相提並論」。

您瞧見了麼?這位盧卡申科總統在俄白關係問題上變臉比翻書都快,如果您相信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那差不多就等於相信他什麼都沒說,因為他兩頭的話都說過,而且說過不止一次。

管仲曾經說過,來者熙熙皆為利來,去者攘攘皆為利往,盧卡申科玩的「大變臉」,說到底就是為了一個「利」字。

白俄羅斯幅員狹小,資源貧乏,且由於歷史原因經濟高度依賴俄羅斯,因此俄動輒拿經濟大棒「敲打」白俄羅斯迫其就範,而盧卡申科則順水推舟,只要俄「輸血」不夠令他滿意就會喊幾句「明天就離」之類的狠話,待「紅包」到手又馬上改口說些甜言蜜語。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間最大的經濟「臍帶」,一是能源(主要是天然氣)價格,二是邊境開放協議。這兩者都關乎白俄羅斯這個歐洲窮國的經濟命脈。

傳統上俄一直對白俄羅斯實行優惠供氣價,但近年來俄飽受國際制裁困擾,不願再在天然氣這個「創匯拳頭產品」上「喫虧」,因此一再試圖對包括白俄羅斯在內的「享受優惠價格夥伴」提價,引發白俄羅斯方面的強烈不滿和極大恐慌。自12月底以來盧卡申科先後三次親晤普京,最長一次共度3天之久,他們當然不是忙著滑雪或喫土豆,最主要也最棘手的議題是天然氣價格問題,很顯然,頻繁的雙邊會談和盧卡申科如此高頻率的「大變臉」,折射出的現實只能是天然氣問題談判不順利。至於邊境協議,2017年2月9日白俄羅斯為吸引外國遊客,宣佈對80個國家短期遊客免簽,但俄羅斯旋即宣佈在俄白邊境建立「安全區」,事實上等於讓俄白邊境協定中「雙方邊境完全對等開放」的條款成為一紙空文,這讓盧卡申科「錢」何以堪?

普京上臺後在周邊關係上奉行的是「霸道」,在烏克蘭、喬治亞都是如此,對白俄羅斯這個更窮更小的國家當然也不會客氣:2004年那次盧卡申科的「復婚宣言」之所以成為一場鬧劇,「談崩」的關鍵點就是當年8月14日普京在俄羅斯當著來訪的盧卡申科面大談「俄白重新統一時辰已到」,並勾勒出「車同軌書同文」(即統一使用俄羅斯的憲法、法統和貨幣)這一在他看來很美好、在盧卡申科看來大約就是另一回事的「統一藍圖」,當場被驚呆了的盧卡申科第二天回到明斯克就立即「變臉」也便不足為怪;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普京要求白俄羅斯允許俄羅斯增加在其境內部署俄羅斯軍隊,當即被盧卡申科一口拒絕,毫無轉圜餘地,隨後盧卡申科向普京獅子大開口,提出購買「伊斯坎德爾」中程導彈等進攻性武器,結果自然也是毫無頭緒,迫使這位總統只好轉而向亞洲某國尋求軍購。

盧卡申科是歐洲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最高領導人之一,而且近年來總是把一個穿軍服的「世子」帶在身邊形影不離,讓其出席官方禮儀場合,很顯然,至少在「戀棧」方面,他並不亞於、或乾脆說勝過「老朋友」普京,這樣一位政治家又如何摸不透普京「合併」的底牌?又如何會接受這樣的底牌?

白俄羅斯之所以窮,之所以迷戀俄羅斯援助這口「毒奶粉」,很大程度上是和歐美關係惡劣所致,盧卡申科時不時顯示一下白俄羅斯的「外交多元化」和「獨立性」,無非嘗試一下能否鬆動一下白俄羅斯和歐美間的關係,實現「輸血血源多元化」,能行固然好,否則也可藉此敲打一下得隴望蜀的俄羅斯,換取更好一點的條件;同理,盧卡申科對俄釋放「合併」之類「甜言蜜語」,也是一方面希望藉此換取俄方更好「禮包」,另一方面藉機向歐美討價還價——「你們再不給好處我就真投那頭了」。事實上十幾年來,盧卡申科的「變臉術」幾乎和俄-白能源天然氣價格談判同步,這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順便說,俄羅斯和普京那頭也並不像盧卡申科那樣「準備好」了:沒錯,2004年普京曾「冒進」了一把,結果被噎了一口弄得頗有些尷尬,自那之後發生了很多事,再拋出這種「復婚條款」顯然此路不同,而普京大約也不可能讓盧卡申科在未來「俄白統一國」中扮演足以令後者感到滿意的角色,而更合適、雙方都能接受的「復婚協議」,只怕暫時還並不存在。

不僅如此,白俄羅斯是歐陸最貧困國家之一,人均GDP只有5726.03美元(2017年,世界銀行數據,下同),而俄羅斯雖然近年來經濟發展坎坷,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出口資源仍能實現人均10743.10美元的GDP值,對此白俄羅斯朝野普遍認為,自己之所以窮是被俄羅斯「坑」的,俄要想順利合併白俄羅斯,除去向白俄大量「撒糖」(給錢、給項目、給補貼、給更多更優厚的福利)外恐別無他途——然而如前所述,俄羅斯自己經濟問題一大堆不說,強吞克里米亞半島已經令其背上一個沉甸甸且甩不脫的財政福利包袱,再背個更重、更麻煩的白俄羅斯,恐怕誰在克里姆林宮端坐都得好好想想。


白俄羅斯並沒有想要與俄羅斯合併,這不過是國內某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的「誇大其詞」而已。2019年2月1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一起打冰球。期間,盧卡申科表示,兩國會按照人民意願進行聯合。其實,盧卡申科只是強調要加強與俄羅斯的一體化進程,建立類似歐盟的國家聯盟而已,而非要與俄羅斯合併。

白俄羅斯人口950萬,領土面積20.76萬平方公里,其中80%是白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同屬於東斯拉夫民族,都是古羅斯人的後裔,可謂是同文同種。蘇聯解體以後,白俄羅斯政治相對穩定,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從1994年至今,連續四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在盧卡申科的領導下, 白俄羅斯保留了大量蘇聯時期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制度,是蘇聯印記最明顯的前加盟國。

早在1997年,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就簽訂了《俄白聯盟》,1999年雙方表示要建立共同的羅斯人國家聯盟,計劃在2013年實現貨幣一體化。不過,今天已經是2019年,所謂「俄白聯盟」已經名存實亡,貨幣一體化更是遙遙無期。事實上,「俄白聯盟」已經被2015年成立的「歐亞經濟聯盟」所取代。

在俄羅斯,有70%以上的民眾支持與白俄羅斯合併;在白俄羅斯,只有10%的民眾支持與俄羅斯合併。如果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併,則意味著蘇聯事實上「復活」。對於俄羅斯來講,自然希望恢復甦聯榮光;對於白俄羅斯來講,未必願意再一次被俄羅斯所「統治」。

那麼,既然絕大多數白俄羅斯人不希望與俄羅斯合併,盧卡申科還要做出要與俄羅斯加強一體化的表態?「拿人手短、喫人嘴短」!白俄羅斯對外貿易主要依靠俄羅斯,特別是白俄羅斯每年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天然氣資源。如果與俄羅斯鬧翻,白俄羅斯的經濟恐怕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僅僅是每立方千米的100美元以上的天然氣,白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就要枯竭。所以,盧卡申科也不得不向俄羅斯總統表達善意。

歡迎討論,您認為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有合併的可能性嗎?


先看下白俄羅斯位置,然後再聊合併的事~

白俄羅斯的態度,其實主要有四方面原因:歷史關係、現實教訓,現實利益,不切實際的「雄心」。

歷史關係,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歷史上同源,關係素來密切,文化、語言等類似,認同度從來就高,而且白俄羅斯對強俄選擇順從,俄羅斯也投桃報李,對白俄沒有過什麼大規模迫害,如此兄恭弟順,延續多年。

現實教訓,其實這種歷史上的和諧關係在俄烏之間也有過,俄烏聯盟幾百年,但是看看現在,烏克蘭棄俄從美,最終國家分裂,領土被佔,豈一個慘子了得。白俄羅斯就算想脫俄,見到這種景象,也得好好考慮下了。況且,西方接納烏克蘭,但是對白俄羅斯政體確實頗為不感冒,現任白俄領導人還得防止西方的顏色革命,也只能選擇跟著俄羅斯繼續混下去。

現實利益,其實白俄羅斯親俄不僅是俄羅斯手黑,西方對自己也不咋樣,關鍵是與俄羅斯一起還有諸多的利益,與俄關係密切,可以得到俄羅斯廉價的油氣資源,俄羅斯那嘎達到歐洲的油氣管子也過境白俄羅斯,還可以收取過路費。這一進一出那就是實實在在的銀子,有錢誰不愛呢,與俄羅斯鬧翻,俄羅斯對自己的優惠可就全沒了,一旦冬天威脅來個突然加價或突然關了閘門,自己要麼多大價錢要麼凍死,都不是啥好事。

不切實際的「雄心」,這怎麼理解呢,說白了就是白俄羅斯想吞併俄羅斯,什麼?沒搞錯吧?嗯,沒搞錯,我們總覺得只有俄羅斯吞併白俄羅斯的事兒,那能小個子的白俄羅斯把大塊頭俄羅斯給吞掉呢?這想法,白俄羅斯領導人還真有,蘇聯剛解體那陣,白俄領導人在一體化上,甚至聯合上的積極程度真是可以說超過了葉利欽。白俄羅斯盧卡申科威望也不低,覺得一體化了,可以參選俄白總統,這樣,豈不是以白俄吞俄了?可惜普京上臺後,來了個大反轉,先經濟後政治,搞得盧卡申科非常鬱悶,對聯合沒那麼積極了,不過只是積極程度下降了,但是也不排斥一體化。


2月1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公開表達了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併的罕見積極態度。他甚至說,白俄羅斯已準備好和俄羅斯合併,就算明天合併也隨時可以。

對於盧卡申科的這一表態外界確實非常詫異,就在一個月前白羅斯和俄羅斯還因為天然氣供氣稅費補貼問題鬧矛盾,最近普京和盧卡申科卻多次會晤商談兩國合併或一體化問題,兩國關係短期內出現重大變化。對於盧卡申科這一表態,銘蘇先生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看:

第一、這是盧卡申科演給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看的。

雖然白羅斯和俄羅斯都是東斯拉夫人國家,共同起源於基輔羅斯國,兩國在民族、語言、宗教信仰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歷史上兩國也是處於同一個國家內,但是短期內合併並不現實。

白羅斯長期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維持某種平衡,這樣就可以獲取最大利益。所以,現在面對西方壓力的時候,盧卡申科表達和俄羅斯的合併或一體化意願,這既是討好俄羅斯,也是向西方國家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不要輕易介入白羅斯局勢,否則白羅斯可以立刻跟俄羅斯合併。

第二、最想合併的應該是俄羅斯。

俄羅斯面對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壓力,在美國介入烏克蘭局勢,在波蘭駐軍以後,俄羅斯面對的壓力大增。俄羅斯已經失去了烏克蘭,現在不想再失去白羅斯,一旦這兩個國家都倒向西方,那麼俄羅斯西部將直接暴露在北約的軍事威脅之下。所以,長期以來,普京都有同白羅斯合併的想法,但是此前盧卡申科拒絕了普京的提議。不過最近兩個人頻繁會晤,商討的主要問題就是兩國的合併或一體化問題,可見兩國在某些方面還是達成了共識。

第三、近期合併不現實,長期來說有可能合併。

兩國合併或一體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法律問題、國家地位問題、誰做國家領導人問題等。兩國的完全一體化可能並不是白羅斯所想的,畢竟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要自由的多,一旦兩國合併為一個國家,那麼將失去獨立國家地位。所以,近期內兩國即使想一體化,最可能是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一體化,而在政治上保持白羅斯的獨立國家地位。

但從長期來說,畢竟俄羅斯和白羅斯有著共同的祖先,在語言和宗教信仰方面都很接近,兩國也曾長期屬於一個國家,所以即使完全的合併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對於普京來說他,當然是希望白俄羅斯可以合併到俄羅斯了,但是白俄羅斯真的願意和俄羅斯合併嗎?雖然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多次表達了白俄羅斯願意併入俄羅斯這件事,但是這隻限於口頭兒客氣,很少有哪一個民族在建國之後願意將就著併入其他國家。

在2018年的時候,白俄羅斯還向中國表示,因為白俄羅斯的翻譯和俄羅斯翻譯相近,會讓很多人產生白俄羅斯是俄羅斯一部分的誤會,因此請求把白俄羅斯翻譯稱白羅斯所以你看,他把名字的翻譯像俄羅斯都這麼在意,怎麼可能還想要合併?況且白俄羅斯不合併,盧卡申科就是一國總統,而白俄羅斯合併到俄羅斯,政治地位肯定會下降,並且事事還要以俄羅斯為主,他的兒子也得從「王子」變「公子」,誰願意去做個老二!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另外就是俄羅斯本身出了軍事力量,在經紀上根本幫不上白俄羅斯多少忙,對白俄羅斯來說,沒什麼吸引力,況且白俄羅斯又不像敘利亞那樣內部爆發戰亂,還有外部勢力幹擾,急需一個國家來幫助自己維護國家穩定安全,所以現在白俄羅斯的國際和國內都比較安定,並不需要去攀附俄羅斯來保護自己。


白俄羅斯????不會和俄羅斯????合併,只是一體化,可能組成一個聯盟,前提是白俄羅斯人民如果有這個意願。

我們先看一下白俄羅斯新聞網對這件事情的報道

上面寫的當人們同意,明天可能會和俄羅斯一體化

歷史上白俄羅斯就有幾次想和俄羅斯一體化,但是最後都放棄了,在最新的新聞裡面,白俄羅斯總統又有意向加入歐盟????,現在沒有人能搞懂白俄羅斯總統的想法,今天公然指責俄羅斯遏制住白俄羅斯的咽喉,明天說我們是兄弟。其實俄羅斯正在慢慢的侵蝕白俄羅斯,原因就是白俄羅斯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給予了很多經濟的幫助,各個方面都需要俄羅斯的參與。

白俄羅斯最後會不會加入到俄羅斯,沒有人能預測,也不清楚俄羅斯會不會接手白俄羅斯這個攤子。


白俄羅斯在二十年前確實曾經有過併入俄羅斯的想法,這倒不全是國內媒體的誇大其詞,只是隨著形勢的變化,盧卡申科打錯了算盤,現在的所謂「俄白合併」的說法不過是他向普京索要利益的空頭支票而已。


在葉利欽時代,盧卡申科是俄白合併的積極推動者。一方面,盧卡申科剛剛當選總統,通過維持和擴大前蘇聯時期的社會福利政策來收買民心,但是白俄羅斯是個窮國,買買買需要錢!於是在1995年2月,兩國簽署條約,俄羅斯以優惠價格向白俄羅斯供應天然氣和石油,而白俄羅斯則以優惠價格向俄羅斯收取向歐洲輸出能源的過境費。在此基礎上,1996年他和葉利欽簽署了成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議,而到了1999年則進一步簽署了俄白聯盟條約。另一方面,盧卡申科有自己的政治野心:他通過鐵腕迅速地結束了白俄羅斯的混亂局面,又經常對俄羅斯的政治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俄羅斯有很高的人氣。盧卡申科後來回憶說,如果葉利欽在1996年俄羅斯總統大選中的對手是他而不是久加諾夫,他有百分百的把握獲勝。只有俄白合併,他纔有蛇吞象入主克里姆林宮的可能。葉利欽當時主要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通過俄白聯盟將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拓展到波蘭邊境,並對波羅的海三國構成威懾,但對政治一體化並不積極。


當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後,俄白聯盟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有句話叫做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普京無疑是一隻強壯的公虎,在俄白聯盟框架下他要求把原來的公虎盧卡申科變成母的,這當然是盧卡申科不能接受的。俄白合併的主導權轉到了普京手中,他在2002年給了盧卡申科三個選項:一是兩國合併建立統一國家,二是比照歐盟建立超國家機構,三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俄白聯盟對於盧卡申科來說,在政治上已經不能給他帶來什麼,他入主克里姆林宮的癡心妄想已經被打碎了,所以斷然拒絕了普京關於兩國合併的建議,而且也反悔了此前答應的統一貨幣等經濟一體化措施。此後,盧卡申科對俄白聯盟的需求就是單方面的索取經濟利益:從俄羅斯得到了廉價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不僅自己用還加價賣給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經濟不景氣時就向俄羅斯索要經濟援助和貸款。盧卡申科就像一個同居的渣女,通過結婚這種空頭支票不停地向俄羅斯大叔要錢,但他應該知道,想長期從北極熊那裡喫白食是不可能的。只是現在合併還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普京需要一個和北約的戰略緩衝區而不是直接對抗。但是盧卡申科已經擺脫不了對俄羅斯的依賴,他遲早會像一個熟透的桃子落到普京的懷中。


這就好比在我們農村時候遇到鄰居,讓一讓到家裡做一做,這只是客氣下。鄰居都沒有當回事兒!這時傻子,妖魔鬼怪出來興風作浪!小便外人你真還把自己當回事?


白螺絲是不是想玩臨陣倒戈一擊這種招式,是北約派來的臥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