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林的好感来源于那只叫1969的播放器,在拿到之后,一方面感慨它声音之迷人,推力之巨大----这个货是少有能完全推开自然声NS2耳机的便携之一。在之前我自己都没想到NS2可以推出如此迷人的效果出来。

为此,小编专门在头条上发了一篇叫做「把声音做到极致,把操作做到S13----记学林1969便携播放器」,评了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便携播放器,如乐之邦08mp,花花(即flowermini)和学林1969。相对来说,1969其实算操作人性化的了(别打我),如果兼容性好一点的话(这个货居然不支持分轨),我都想拿一只了(价格真不算贵)。

不过,私下找过学林几次,都告诉我1969没货。倒是向我推荐了这个货……没错,就是今天的调音师。

不过,一开始我真很抗拒,首先是外观真的让人觉得有点怪,不知道那个手柄是干嘛的。另外是功能不说还好,一说自己就有些怕了。学林调音师居然可以用模块的方式实现从解码(4497或9028pro,目前9028pro模块还没有出来)、运放(有opa1642和MUSE8920可选择)、耦合方式(电容耦合和直接耦合两种)、耳放(A类、平衡、6120和8397四种),以及输出阻抗(0欧到30欧4档)可以自由选择组合。这个功能真是史无前例了,这也是学林调音师的命名的由来。如果是玩排列组合,那得有2x2x2x4共32种组合,你完全可以拥有一只独属自己喜欢的声音的调音师的了。

没法,我就一懒人!平时公司的事一堆,那有心情玩排列组合……

不过,大佬DC推荐我试一试,加上自己需要去上海参加上海耳机展,也就拿了巡回的1969和调师音,一方面自己听听,一方面当便携给网友听耳机时用(省钱之大妙招)。

到手之后,我就傻了,因为,某些人寄了一堆的替换模块给我,总共有5个,但却没有给说明书。如果说这个不打紧的话,某人连螺丝刀都没有给我,我原本以为自己家的可以了,结果人家要钟表用的那种才行,汗!

不管了,先听著吧。调音师这回操作比原来的1969舒服多了,仅管还是不能跟手机比,但起码分分钟掌握不是问题,而且支持分轨了。虽然一些APE文件还是不支持(这个是便携都有的大难题,除非用安卓)。上回1969那台我可是电源键都没找到的。

插上俺家的NSX,一耳朵,很舒服的声音了。当时里面装的是默认的A类模块,直通和AK4497,运放也是推荐那个。不过,我是后面才知道的。

听了一曲弗兰明戈吉他,那个吉它声很柔和细腻,一听就有1969的味。换了首我最喜欢的柏格尼尼与小提琴,确实,调音师的这个组合音色是走柔和的路线,偏甜而柔美,相当耐听。小提琴的高频听著真的很舒服。

当然当然,这个也是有俺家NSX的功劳,NSX对乐器音色表现一流。方岽清听了后都赞叹它的表现,说他领导--钢琴家李美彦也觉得NSX的音色非常正。

换人声听了听自己这段时间经常听的小娟和夏韶声,人声非常干净,清晰,同时不乏甜味。

试试交响,听了一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动态和层次完全可以了,跟我常用的LG G6手机(别打我,呵呵)比相比还是强上很远了。

等等,这个不是交响来著。我赶紧奏出了绝招---老柴的胡桃夹子,开了大音量试了试。问题来了,大动态时感觉学林调音师还是压缩了。

不过,由于没有钟表起子,我也就只能这样听了。总体,除了大动态交响,就声音而言,也没啥不满意的了。

过了几天,钟表起子买回来了,我赶紧换成平衡的模块,再试。

这回换了只黑色的NSX,呵呵,自已做耳机就是好处多。谁说咱没钱的,俺有100亿呢,哈哈

第一首又是小提琴,柏格尼尼和吉它。一耳朵,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平衡模块的声音虽然没有A类那种味,更为中正,但一样好听。我似乎感觉解析也明显增强了,细节比甲类似乎多了些。

换成人声再听,确实是,人声的感情比甲类下降了,但从厚润走向中性了不少。由于推力大了,NSX的声场表现进一步的提升了。NSX的声场表现一直让我非常的满意,非常的棒。

再换成交响试试,这回我加了音量。感觉就是不一样,比A类那个模块更宽广的声场,更为从容的动态,以及更高的解析和层次,hifi性确实好太多了。推动NSX听大编制,也完全不在话下了。虽然味道略降了一点,但并不是不可接受了。

拿出自己的最新的耳机,自然声NS3。想看看这只新耳机在学林调音师下面有什么表现(嵌入式广告,呵呵)。

插上去后的第一感受是-----音量太大了,到70左右已经很大声了。

应该说,ns3跟调音师平衡模块还是很合拍的。柔化的高频消除了平衡模块的火气,高频变得更为好听。调音师无染的中频也让ns3厚润的中频得到了良好的表现。虽然hifi味略有下降,但味道却更足。

ns3在换成纳米复合生物振膜,加上进口特斯拉磁芯的加持,素质提高了好多。这让它不仅能表现中小编制的古典音乐。甚至大型的一些音乐也有良好的表现,虽然比起NS5和NSX来差距仍然存在。

不过,我还是很快换成了人声流行。毕竟刚听过NSX嘛,呵呵

NS3在调音师的驱动下,人声非常的漂亮,柔和的高频让乐器也不再那么的抢戏。人声的厚润让它的夏韶声和小娟变得极为迷人,连蔡阿姨也柔美了起来。而恰到好处的低频也相当舒服的烘托出了流行的氛围。反正,我对NS3的人声真的好满意!

再换成柏格尼尼的小提琴和吉它,NS3的高频明显比NS5和NSX更为暗一点,吉它和小提琴都没有那么嘹亮,而变得更有木味。

然后我换成了NS2pro听了下。没问题,平衡下卡的NS2pro的声音完全OK。对比1969,一样是推开了的。但是1969那种甜美,则是没有的。平衡止下更为中性,干净,通透。这两种驱动对我都完全没有问题。

在戴上NS2pro后,耳朵会很快适应NS2pro的那种稍暗而温润的高频,以及厚实的中低频。由于NS2pro的高频极为准确,同样会非常舒服。

但换成1969后,NS2pro表现更为出色,细节充分,也更甜美。就这点而言,1969推动NS2pro是占据优势的。

一耳朵换成NS5,通透、干净、明亮的高频顿时充满了我的耳朵。尤其是刚换上的时候,感觉更为明显。NS5pro的高频量明显增多,通透感也更好,高频顺滑细腻,这让柏格尼尼的小提琴成了让人心醉的神曲。

换成大动态交响,没问题,驱动充分的NS5充分发挥,一样能驾驭。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那怕是在大动态时也能不变色的对付过去。

对于学林这款调音师,可以写的东西是比较多的,不过实在懒得玩。所以也简单总结下。

学林调音师这个便携准确的说是一个平台,方便学林的设计师们试验各种组合的效果。我后面翻了他们的手册,那简直就是一个各种运放、耳放的数据和特点大全了。

这个平台对喜欢玩的玩家来说,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可以组出符合自己风格的便携,这种诱惑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无法抵档。而对学林来说,这个卖点也能吸引相当多的用户。

虽然造型稍显突兀,但调音师的操作界面比1969好实在太多了,这点是要点个赞的。

对我而言,4497加平衡,0欧,直耦的输出,足够了。对付自己家的所有耳机都不在话下,推力不亚于1969了。除了没有1969上的甜味外。

缺点的话,一方面像我这种懒人,实在不想玩排列组合。如果这样的话,感觉这个平台的意义少了好多。

另一方面,感觉这样可以组合的平台是不是没法把一些组合玩到极致呢,毕竟那个小个电路板,周边电路恐怕没法做到位的。

不过,我还是挺期待9028解码模块的,这个加上平衡和0欧,直耦,没准就可以满足我了。也希望学林能在调音师的基础上推出个周边更极致,但内置一些开关可以选择的顶级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