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胡案的主要案犯都被族誅,也就是全家砍頭了。

真正有不同觀點的,是關於胡惟庸案的案發,有兩種說法。

以《明史紀事本末》為主的一種說法是,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詐稱自家井中湧出甘泉,請朱元璋去觀看。這時候太監雲奇突然衝出來攔著,激動得口齒不清。朱元璋以為這人瘋了,於是下令杖打,胳膊都打斷了還攔在馬前。朱元璋醒悟,返回宮中登高一看,胡惟庸家裡煙塵四起,到處都是隱藏的士兵,於是下令抓捕胡惟庸。

以《明史》為主的另一種說法是,洪武十二年(1379)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使者來朝,胡惟庸膽大包天,居然沒上報朱元璋。朱元璋大怒,意圖追究責任,結果胡惟庸和禮部之間踢皮球打哈哈,就是沒人負責。朱元璋將有關人員統統抓起來,窮究黨羽,結成大案。


癢癢死真是一種奇葩的死法,在朱元璋時代,大臣的死法花樣百出,除了傳統的凌遲還有彈琵琶之類的酷刑出現,而癢癢死更是一種最殘忍的!

胡惟庸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宰相,也是最後一個結局悽慘的宰相,胡藍之獄,也稱胡藍黨案,是胡惟庸黨和藍玉黨案的合稱,其中,民間傳說中胡惟庸被朱元璋下令癢癢死。

自從秦始皇建立封建一統的王朝以來,丞相制度流傳在歷代,但是,隨著丞相制度的發展,相權和皇權的矛盾逐漸顯現,尤其是中央集權的進一步發展,相權已經成了皇權的掣肘。

明太祖朱元璋起於微末,登基後對權力的掌控異常強勁,而胡惟庸在成為丞相以後,權力大了,逐漸驕橫,朱元璋看在眼裡,他擔心野心暴露,內心肯定惶恐不安。

《明史·胡惟庸傳》裏清楚記載著:「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

有一次,胡惟庸的兒子在大街上縱馬踩死了人,朱元璋大怒,要治其死罪,而胡惟庸覺得等死不如反抗,但是他哪是政治老手朱元璋的對手,於是,事情敗露,胡惟庸被抓,此案牽連甚眾。

當然了,這些歷史不能全信,很多人都認為是朱元璋為保住朱家江山,意欲廢除丞相制度,而不知檢點的胡惟庸正好撞在刀口上,於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的死便在所難免了。

明末學者錢謙益曾說:

「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

還有歷史學家潘檉章曾說過關於雲奇案的一句:

「鑿空說鬼,有識者所不道」。

所以癢癢死只是民間說法和野史所記,大概是朱元璋殺戮眾多,使得後人對於他的想像太多了吧!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我是潁州小史官,更多文史野趣可以關注哦!】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癢癢死是一種非常古怪的殺人方式。能不能殺人先不論,但是如果以這種方式來終結一個高級官員,未免太兒戲。會影響大眾人民對於朱皇帝的評價,會覺得這位皇帝很兒戲,會降低朱皇帝執政的權威。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皇帝不會這麼做。

其次就是殺胡惟庸,是為了給太子拔刺,殺胡惟庸會牽出一大波人,這一大波人恰好是朱皇帝想拔掉的刺,恰好這老胡和這波人走的特別近。所以殺老胡是最好的導火線,也是最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所以老胡的死的方式必須要起到最好的震懾作用。從這點看不會是癢癢死。應該是最殘忍的一種死法。個人覺得要麼剝皮實草,要麼五馬分屍。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胡淮庸是中國最後一個宰相,被朱元璋處死,具體怎麼死,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肯定不是癢癢死,電視劇看多了??。

永樂初年撰寫的《紀事錄》是這樣記載的:

是年……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陳寧,擅權壞法,俱伏誅於玄津橋,掘坑丈餘,埋其屍,次日復出之,支解於市,縱犬食之,錄其家資,以妻子分配軍士,子弟悉斬之,連及內外文武官員數萬人……上以應天府所屬上元、江寧二縣之民與胡惟庸為黨,將男婦長幼悉屠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概率是被斬首了。

胡淮庸案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帝權相權之爭,老朱是為了維護和加強自己家族統治。至此後,中國歷史再無宰相,皇權得到空前加強。


我覺得題主是小說或野史看多了!

這怎麼可能呢?朱元璋閑得無聊了?還是你覺得這是酷刑?無論胡惟庸是否造反,只要朱元璋想收拾他,肯定要講求一擊斃命!用撓癢癢的方式,這是小兒所為!如果朱元璋這麼做的話,真叫天下人笑掉大牙!

隋煬帝都不會幹這種事,何況一代明君朱元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