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唯一上榜的青年女科學家

從事“天使與魔鬼”的研究

在224位青年女科學家中

脫穎而出

↓↓↓


日前,由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及歐萊雅中國共同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10位在醫學、生物學、地球科學、航天科學等科研領域中表現卓越的女性獲得這一獎項,其中,來自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的劉小華教授是四川省唯一一名上榜者。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有多牛?

據瞭解,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由39位來自全國的院士、專家組成,經過嚴格的評審,10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者從116個單位提名的224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迄今爲止,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已評選表彰了15屆,共有134名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獲獎,已成爲我國發現和舉薦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

那咱們劉小華教授是憑藉怎樣的研究拿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呢?


到底研究啥?

“天使與魔鬼”的較量?


據說劉小華教授的研究

是一場“天使與魔鬼”的較量!

或能“點石成金”的寶貴研究

到底有多厲害?

一起往下看☟


劉小華與其團隊的主要工作是做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什麼是“手性化合物”?

是不是不明覺厲?

來科普一下知識點

劉小華解釋,“許多化合物分子就如同我們的左右手,雖然在化學組成上完全相同,卻在空間結構上互爲鏡像,因此我們形象地稱之爲‘手性分子’,並依據其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發生旋轉的方向,來區分左旋異構體(l型)和右旋異構體(d型)。別看左和右只是一字之差,在生理、藥理活性上卻可能是天使與魔鬼。”


20世紀60年代,在現代醫學史上造成災難性後果的藥物“反應停”便與手性分子有關。這種用於緩解孕婦妊娠反應的藥,卻隱藏着魔鬼的另一面(沙利度胺的右旋異構體具有鎮靜作用,而左旋異構體對胚胎有強烈致畸性),從而導致全球12000名“海豹畸形兒”的出生。劉小華說:“從那以後,手性藥物的立體異構體必須單獨測定藥效和毒理。”


選擇性合成單一異構體不僅是醫藥領域的熱潮,也是化學家長期追逐的夢想,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手性催化劑。隨着人們對手性藥物的研究越發深入,尤其是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日三位在手性催化領域貢獻頗豐的科學家後,單一異構體藥物從此迎來了春天,市場規模也隨之以驚人的速度膨脹,至2015年已達4000億美元。另有數據表明,世界上在研的1200種新藥中有820種是手性藥,整體佔比約七成。


劉小華說,“如果手性催化劑的效率和選擇性夠高,就可以‘點石成金’,將大量潛手性的原料轉化成單一構型的產物,這也正是我們研製手性催化劑的目的。”


女科學家這樣“秀恩愛”

愛她,就爲她開發一套程序


看完上面,大家是不是“腦補”出了一位醉心實驗不苟言笑的女科學家形象,然鵝事實究竟怎樣呢?


搞得一手好研究不算啥

撒得一手好狗糧纔是最厲害的

青年女科學家

單身狗警報!

即將遭受一萬點甜蜜暴擊 


做有機化學研究必須長時間“泡”在實驗室裏,否則很難出成果。劉小華說,“大多數女性可能都要更多地承擔來自家庭等方面的壓力,這會對她們從事科研工作形成幹擾,所以女科學家若要達到同樣的科研高度,要比男性付出和犧牲更多。”


幸運的是,劉小華的丈夫同在四川大學任教,主攻人工智能。這對伉儷的研究領域似乎毫無交集,但毫無疑問他們能在思想上相互理解,在生活中相互扶持。“他還說要給我開發一套程序,幫我處理化學實驗中那些繁瑣、複雜的工作呢。”猝不及防,這對科學家伉儷給大家撒了一大把“狗糧”。


▲劉小華教授

劉小華,1977年11月出生,湖北隨州人,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不對稱合成方法學及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目前研究工作集中在新型手性雙功能胍-酰胺和胺類配體及催化劑的設計合成、高效高選擇性的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2011 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資助,2012 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3 年入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獲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資助,2015 年獲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資助、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6 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 2017 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作爲第二完成人獲 2009 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 2012 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2014年四川大學 “唐立新青年科技之星獎”一等獎、2016 年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2018年榮獲第六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 薛歡

綜合川大官網、中國科協

圖據川大官網

編輯 小程序

心動不如行動,“在看”點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