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是準隱身梟龍更厲害了,雖然這款號稱準隱身的梟龍還沒有造出來,只存在於設想之中,但是梟龍戰鬥機的BLOCK 3型卻是真的實打實的存在,而且已經首飛,BLOCK 3型雖然沒有隱身設計,但是他各方面的能力已經很接近殲10C了,不過還不是殲10C的對手,如果給BLOCK 3型梟龍加上隱身修型設計,那他真就能夠打敗殲10C了。

梟龍BLOCK 3型戰鬥機對比如今的梟龍BLOCK 2型戰鬥機,主要改進在於,把國產的KLJ-7型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換成了KLJ-7A型機載有源相控陣三面式雷達,同時把烏克蘭的RD-33發動機換成了WS13發動機,增加了飛機尺寸,擴大了內油容量和掛載能力,增加了電子對抗設備,具備一定的電子攻防能力,已經成為一種四代半級別的輕型戰鬥機。

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後,梟龍BLOCK 3戰鬥機的中距離空戰能力大大加強,這也是殲10C戰鬥機對梟龍戰鬥機前幾個型號的最大優勢,現在梟龍的雷達探測範圍、距離都因為採用了三面式雷達和有源相控陣體制,和殲10C基本相同,導彈方面,殲10C可以憑藉PL12導彈獲得更大的射程,但是梟龍的SD10導彈也是一種高精度、高靈敏的中距離主導制導空空導彈,也不好惹。

如果我們給現在的梟龍BLOCK 3戰鬥機進行隱身修型設計,那麼殲10C對梟龍隱身型的發現距離會大大降低,但是梟龍又可以遠程發現殲10C,此時就能獲得攻擊的先機,一個隱身相當於把敵人的雷達發現距離打幾個折扣,實戰中很有價值。當然了,殲10C也可以做隱身修型,任何飛機都可以基於其目前的氣動佈局進行隱身修型,但是給殲10C做隱身設計毫無必要。

首先從任務來看,殲10系列戰鬥機偏重於前線作戰,而且更加側重於短時間和短距離的作戰,殲10系列戰鬥機是和殲11B系列及殲16等上一代高端重型戰鬥機搭檔的低端型飛機,雖然其作戰能力非常強大,但是也改變不了他主要以量取勝,用以填補我國廣闊空域的國土防空間隙的作用,至於攻防兼備作戰體系中的攻勢作戰,則和殲10系列戰鬥機的任務沒什麼太大聯繫。

與其給殲10C做一個隱身設計,倒不如實打實的開發一種單發的中型/輕型五代機,直接以五代機的理念和底子開始設計,遠比這種小修小補來的實在,從能夠獲得的戰鬥機性能來說,也比改進殲10C更有性價比。因此我們完全沒必要改進殲10C隱身型,至於改進梟龍戰鬥機的隱身型,那就要看巴基斯坦的需求了。


既不會有準隱形梟龍,也不會有準隱形殲10,將傳統三代機進行隱形化改進的效費比很低,還不如研製一款全新的隱形戰機。

自我國研製了殲20和鶻鷹兩型隱身戰鬥機之後,尤其是殲20列裝後在模擬空戰中對傳統三代機形成單方面的屠殺,很對軍迷暢想將隱形技術「白菜化」,用於改進傳統的非隱形戰機。這樣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獲得很好的效果,是一條提升戰鬥力的捷徑。

於是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消息:中國將利用自己掌握的隱身技術研製一款隱身梟龍,既能獲得四代機級別的空戰能力,還能有效控制成本,是窮國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空軍的完美選擇。

這些軍迷搬出上圖這種傳說是成飛方面製作的模型,這使得所謂隱身梟龍的消息似乎板上釘釘。其實,這些模型是2016年珠海航展期間一個中國民間軍迷團體向巴基斯坦代表團贈送的禮物,並不是出自成飛之手。如果真的是成飛的作品,那麼其編號應該是FC-X,而不是巴基斯坦機型編號JF20(梟龍在巴基斯坦空軍的編號是JF17)。

筆者很早之前在一篇問答中就說過,像梟龍這樣的輕型機根本沒有條件做成隱身戰機,因為隱身必然要求有內置彈艙,梟龍這麼纖細、輕薄的機身不可能再擠出有效的空間來設置內部彈艙,除非大幅度犧牲載荷航程性能。而輕型機本身載荷航程性能就比較差,實在沒有再犧牲的空間。

內置彈艙的要求使得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四代無輕型。目前世界上列裝的4種隱身戰鬥機F22、F35、殲20、蘇57全部都是30噸以上的重型機,這不是巧合。

瑞典前幾年也有在JAS-39的基礎上發展輕型四代機的方案,與隱身梟龍的思路一致。但是這款飛機在造出一個小比例模型後就死翹翹了,瑞典目前加入了英國主導的下一代戰機項目。

所以,從實用性角度來說,輕型隱身四代機可行性微乎其微。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因為內置彈艙問題無法研製一款輕型四代機,那麼可不可以研製一款外形隱身、但是武器、副油箱外掛的準隱身戰機?

答案是:技術上可行,但是效費比太低,所以也沒前途。

通過引入隱身技術進行改進,可以是戰機本身的RCS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起碼前向0.5平方米沒問題。但是武器及副油箱外掛還會造成很大的雷達信號源,使得戰鬥狀態下戰機的RCS很難降低到1平方米以下,這樣的隱身效果在實戰中帶來的優勢很小。一般來說,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有效反射面積的4次方成正比,如果隱身梟龍的RCS從傳統梟龍的3平米降低到1平米,那麼被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將下降24%。打個比方,傳統梟龍被殲10探測到的距離為200公里,那麼隱身梟龍被探測到的距離是152公里,隱身想過相當有限。所以,即便是準隱身梟龍被研製出來,它也不能有效壓制殲10C。

正是因為這些由傳統戰機改進而來的所謂準隱形戰機隱身性能有限,但是價格卻與隱身戰機相差無幾,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型準隱身戰機修成正果(蘇57除外,呵呵)。美國也研製過」沉默鷹「、」沉默大黃蜂「等準隱身戰機,但是見識了F22、F35的美國軍方直到這些貨色的成色,沒有上當。

所以也不會有這樣的準隱形殲10。但是未來渦扇15成熟後,以殲20為基礎研製一款單發隱形戰機,就像F22之於F35,應該可以。


在飛行員素質相當、戰術使用得當的情況下,準隱身梟龍也是比不過殲10C的,一是準隱身雖然與隱身只多了一個字,但是性能完全不一樣。準隱身的確能夠大幅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隱身效果比四代機好得多,但與F-22、F-35、殲20、蘇-57這些五代機相比卻是數量級的差別,在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面前仍然能夠在很遠距離發現。殲10C的機頭尺寸比梟龍大,所裝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功能也更強,探測距離更遠,在對準隱身梟龍時還是具備信息優勢的。

梟龍是款輕型戰機,這種輕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戰鬥力不足,不僅是雷達天線直徑小,機內的航電系統、火控計算機等能力也要比個頭更大的同水平戰鬥機差。在氣動外形上,梟龍也沒有達到F-16的水平,其底子還是三代的殲7,所以才會被很多人稱為「終極魔改殲7」,因此其機動性與殲10C這樣的四代機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美國也試圖通過發展隱身版的F-15、F/A-18E/F來繼續擴大其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份額,但是「沉默鷹」、「沉默超級大黃蜂」都沒有多少客戶感興趣。因為在真正的隱身機面前,這些半吊子準隱身機沒有多少對抗的能力。

殲10未來也不會去發展準隱身版,試想連隱身的FC-31都找不到客戶,誰還願意要準隱身的殲10。尤其是在殲20裝備之後,我軍對於隱身機所帶來的巨大技戰術優勢有了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再加上我們的軍事投入遠遠不及美國,所以沒有必要花費寶貴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弄搞不成、低不就的準隱身殲10。(S)


有關梟龍隱形版本的傳說由來已久,殲-10C與隱形版梟龍對陣結果可想而知,梟龍作為低配版本著實難走建樹。

殲-10C是我國殲-10系列的最新改進型,也是綜合性能趕超美國F-16Block60版本的型號;該型機繼承了殲-10B優異的氣動佈局,具備良好的跨音速機動能力和中低空優異的機動性和敏捷性。

梟龍屬於典型的準三代機,其裝備的機載雷達以及電子設備與殲-10C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兩者之間的差距之前在20年左右,儘管梟龍近年來進行多次現代化改裝,信息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在機動、火力以及戰場感知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

僅靠進行隱形化改裝,對於梟龍戰機整體作戰能力提升可能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傳統戰機進行準隱形化改裝只是一個概念,目前還沒有一款真正實用的準隱形改進版本服役。

最早嘗試傳統戰機準隱形化改裝的是美國F-15E沉默鷹戰機,可謂是轟動一時,甚至有人分析認為,其可以取代專用隱形戰機,提出的理由是物美價廉,但實際測試發現,沉默鷹為了達到一定隱形性能,塗裝的雷達吸波材料大幅度增加機重,嚴重影響戰機的機動能力,同時改裝代價也並不低,洛馬公司預計的採購價格快接近美國F-35的採購價格。

通過實際改裝測試發現,準隱形設計並未達到預想的實際效果,反而出現了一種雞肋效應,性能僅僅是看著高端,這並不是一種合適的途徑,沉默鷹最終只能黯然退場。

有關殲-10系列進行隱形化改裝或者具備一定隱形性能的爭論近兩年一直持續不斷,但依照目前公開信息來看,包括最新的殲-10C官方稱使用了大量我國四代機技術,但僅限於航電設備領域,沒有可靠證據實錘殲10C使用了隱形材料,僅由DIS進氣道系統帶來的隱身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未來,殲-10系列在無法保證隱形性與機動性平衡的情況下,著實沒有必要進行隱形化改裝,從公開內部講座信息顯示,我國殲-10B在基於體系作戰下,遂行國土防空任務時可以與美國F-35相抗衡;由此可見,技術未達到需求前,與其進行隱形改裝,倒不如加大空防體系建設更實在一些。

梟龍作為一款中巴聯合研製的外貿型戰機,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價格優勢,一旦進行隱形化改裝,其價格可能會成倍增長,其外貿之路將更加舉步維艱。


我們不打馬虎眼,「梟龍」沒有隱身版,所謂隱身「梟龍」只是網友們的CG,道理在於輕型版「梟龍」,作為三代機,重在突出一個使用,一是用得起,二是用得好,弄成隱身的,就不再是「梟龍」,第三世界的空軍主力,沒有必要高大尚,能用就好。所以假設的前提不能成立,這樣的假設就沒有意義。關於殲-10C是否準隱身版本,是的,要達到四代的水平,必具一定隱身能力。如果二者對陣,誰的勝算更大的問題,答案是,凡形成空戰體系的國家,再差的裝備也是好裝備,否則結論相反。不必把隱身過於神祕化,對隱身飛機作戰,伊朗用自產的防空導彈,即可輕鬆將美國有一定隱身能力的「全球鷹」給打下來,隱身飛機未來面臨的不只是空中的飛機,還有地面的防空導彈。如果把諸多作戰因素把考慮在內,可以想想擁有空戰體系的一方該有多大的威風。

殲-10C的作戰對象

諸如此類的問題太多,比如可以對陣F-16V嗎?呵呵,如果買幾架飛機就能成精,大國還傾力打造作戰體系幹什麼!在交戰空域之外,有預警飛機;飛機沒有起飛之前,有天上偵察衛星,早就把對方飛機看得一清二楚。當年海灣戰爭,美國為首的西方,傾刻間把一個中東軍事強國,給打得灰飛煙滅,靠空戰體系支撐,戰場向西方單向透明,因是打了幾天,伊拉克空軍就把自家飛機給悄悄埋到沙漠裏,再也不肯升空升戰。有空戰體系的一方,不只在飛機先進,可以發射更多的先進彈藥,飛機未升空之前,勝負早定。

F-22裝備成軍,與F-16,與EA-18G等均有較量,單打獨鬥F-16是144:1,與EA-18G則敗下陣來,為什麼?空中電磁壓制能力強大的一方,勝。

我軍是建成空戰體系的國家,所以殲-10C自有無限的威風,不論F-16V,還是三代機的各種終極版戰機,殲-10C均可輕鬆面對。

「梟龍」升空

印巴對陣,巴方「梟龍」升空,打下一架印度米格-21,怎樣看待這次戰例?

印度後方多有其它機型,有蘇-30MKI和米格-29等三代機支持,「梟龍」可是單打獨鬥,按照美巴合同規定,F-16動彈不得。「梟龍」上陣,面對眾多機型,即有斬獲,也見航電水平不低,有ZDK03支持,印度不還是A-50EI大型預警機支持嗎?在特定的空域,二者都有一定支援力量,「梟龍」打勝了,贏得印方無話可說,面對媒體,不置一詞,還好說點什麼呢?裝備不只先進程度,也看用在誰的手中。

巴基斯坦「梟龍」,正是符合他最合適的裝備,可見能量並不低。一款飛機行不行,實戰說了算。


殲10C戰鬥機嚴格來說,在性能上領先梟龍戰鬥機差不多一代,即使是對標準隱身版本的梟龍!

為什麼呢?因為梟龍戰鬥機,說到底還是殲7戰鬥機的升級版,源自殲7戰鬥機,雖然已經在外形上面做出了重大的修改,尤其由機頭進氣改為了兩側進氣,但是很多核心技術還是殲7戰鬥機,所以梟龍戰鬥機項目也稱為「超7項目」。而殲7是一款已經服役半個世紀的戰鬥機,而殲7戰鬥機的原型米格21戰鬥機更是服役了超過60年,早已經落後!

所以說梟龍戰鬥機即使是安裝了再先進的雷達和裝備了再先進的武器,它的整個核心設計還是60年之前的設計思想,早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空戰,可以說梟龍戰鬥機算是老式蘇聯戰鬥機的絕唱了。

而殲10戰鬥機,是一款我國研製的全新戰鬥機,不是仿製,也不是哪款戰鬥機的升級版本,是根據現代作戰理專門設計的!它安裝了新式的相控陣雷達、航電系統和國產武器等,最近的升級版本殲10C更是達到了第四代半戰鬥機的水平,未來也可能安裝國產的矢量發動機,機動性更加出色!

綜合來說,梟龍戰鬥機和殲10戰鬥機不算是同一水平的戰鬥機,這也是我們國家沒有裝備梟龍戰鬥機的原因之一。

機體老舊,在我國算是一款要淘汰的機種了,它的推出,完全就是為了滿足巴基斯坦對戰鬥機的需求和第三世界國家對戰鬥機的需求,面向第三世界這樣的國際市場,外銷不自用!

另外不管是梟龍戰鬥機,還是殲10戰鬥機,都不屬於隱身戰鬥機的範疇,甚至再怎麼設計,都不屬於準隱身戰鬥機,只能進行簡單的隱身修改,比如說優化進氣道的設計,外形的設計不會進行大規模修改的。另外隱身塗料也不會在殲10戰鬥機上面使用,因為好馬配好鞍,殲10戰鬥機不是一款適合隱身的戰鬥機!

這還和兩款戰鬥機的設計定位有關,它們的對手不是裝備隱身戰鬥機的國家或者戰鬥機,只是用於國土防空作戰或者靠近國土的邊緣作戰,不適合遠距離的深入作戰,所以在自己的家裡或者家門口作戰,隱身性能就顯得不太重要了,不需要太考慮隱身性,這樣作不光多餘,而且還不實用,說白了也就是浪費了錢。

所以殲10C戰鬥機和梟龍戰鬥機對決,殲10C勝率更大一下,它們也不需要太追求隱身性,能改就改,不會太刻意修改!


準隱身就是不隱身,怎麼改都是不隱身,只能有點改變,作用並不大,因為並不成正比,是以4次方成正比。比如雷達反射面積5平方米縮減到2.5平方米,距離只減少了1/16,作用很有限。

所謂準隱身,機身時變化不大的。因為三代戰鬥機之前,雷達都是漫反射,到了隱身時代都是有方向反射,要改的是機體,相當於推倒重來,只是吹風洞,工作量就很大,相當於一架新戰機了。

如果不改,基本上已到頭了。進氣道改了,座艙加金屬膜,再有就是設計武器艙了,這也是F15沉默鷹,F18沉默大黃蜂做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人們並沒有看到沉默系列類部隊裝備,應該是遇到了困難,而且是非常大的困難。空對空導彈基本上是不能改的,給他們設計彈倉,掛在飛機身上,不是一般的重,不是一般的阻力。這樣做還不如重做,直接做成機身彈艙,又回到了重新設計做新飛機了。

再有就是隱身飛機不能坐太小,一定設計單層,把導彈裝進去,至少是中型飛機以上,阻力,重力都會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要增加推力。一來二去,設計的輕型飛機到了中型,從中型飛機就做了重型。這其中有很多矛盾,需要各方面的因素來解決,所以,準隱身輕型戰鬥機是不存在的。所以梟龍一直在改進,但改進的都是電子系統,就是這個原因。


這要看具體哪一款了。

如果按照題主所說,只是準隱身梟龍,也就是類似上圖下面那款——進行了一定的隱身修型,但是依然外掛導彈的型號,那麼依然難以對殲10C佔據優勢。

在雷達反射型號中,除了戰機本身,還有其所掛載的武器,以及掛架。而且,後兩者的RCS(雷達反射面積)總和,已經接近了一架小型飛機(看掛載類型和數量)。所以,即使戰機本身隱身修型再好,如果依然外掛武器,那麼依然是不隱身的。所以,內置武器是戰機隱身的關鍵措施。

其實,如果說只是隱身修型,那麼殲10B/C也是進行了一定的隱身修型的。比如其機頭雷達罩由原型變成卵圓形,機頭雷達傾斜佈置(減少雷達天線正面反射),座艙蓋金屬鍍膜(減少座艙RCS)更「乾淨」的機身工藝,進氣道塗覆吸波塗料等。通過這些措施,殲10B/C在「乾淨」(空載)模式下,前向RCS降低到了1平方米左右。

所以,如果只是簡單的隱身修型,梟龍依然難以佔據優勢。但如果是真正的隱身梟龍,那就有希望了,比如這種:

這種內置彈倉的,想必如果進行了這種幅度的改進,其航電、發動機、電子戰系統也會再次升級,會比殲10C更好,導彈也會跟殲10C一樣。這樣的話,勝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可惜的是,這個只是軍迷搞的模型。

實際上,在梟龍這種輕型機上搞這種大改並不划算,因為嚴重限制了其性能增加區間。巴方最好的選擇,還是後面跟成飛再搞一款以WS15發動機為基礎的更大型的單發機,或者等待FC-31的下一步動向。


隱形版梟龍相比殲10C,誰的勝率更高?這取決梟龍的隱形能力能達到何種水平。對殲10C的各項性能,目前應該說還是比較明確的,其裝備了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新型航電系統等,性能較殲10A有了大幅提升,外界認為其整體戰力媲美F-16V。

殲10C

至於隱形版梟龍,目前外界對其瞭解很有限,關於它的「傳說」,最有名的圖片應該就是下面這張圖了,當年可是狠狠火了一把,但可惜最後被證明是ps的。

談談梟龍的性能。由於定位廉價機,梟龍的配置並不高,早起梟龍的性能應該跟F-16A/B相當。最新量產的blockll版本,性能有一定提升,但還沒達到F-16C/D程度。這種狀態是無法抗衡經過全新升級F-16V的。

F-16V

如果傳說中的隱形版梟龍,僅僅是修型,減少機體雷達反射面積(RCS),而不對關鍵設備進行更新,那整體性能的提升將會很有限。無論是殲10c還是F-16V,都是下了血本改造的,在隱形能力無論怎麼改都達不到4代機的情況下,最後戰力的比拼還是要是依靠雷達、導彈來一決高下。而在這方面,作為「混血」、「私生子」的梟龍,其待遇肯定比不上「親兒子」殲10C和F-16V。那麼,面對殲10C,梟龍還是會被碾壓,幾乎沒有什麼懸念。

隱形版梟龍想像圖

不過目前有傳言稱blocklll版的梟龍並不是簡單修型而已,而是進行深度改進,其改進程度無異於重新研製。內置彈倉、保型油箱、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系統,該有的都有,整體奢華程度堪比美國最新的F-15SE「沉默鷹」。

隱形版梟龍模型,內置彈倉清晰可見

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性不大,但要是真的能達到這種水平,即使面對殲10C/F-16V,又有何懼?


在各國的軍事裝備當中,論及海陸空的各種武器,都有不同的代表。毫無疑問,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空中戰鬥力的一定是這個國家的戰鬥機,戰鬥機是衡量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重要標準,因為戰鬥機是空中作戰的利器,能夠快速穿插敵人的防線。人們也經常會吧一些相近的戰機拿來做一個對比。傳說中的準隱形梟龍與殲10C對戰,誰的勝率高?殲10是否也能發展準隱形版?可成為四代半戰機?梟龍傳說將推出隱身版,這些障礙實在難攻克。

在中國赫赫有名的戰鬥機梟龍,其名字可以縮寫為FC-1戰鬥機,也有一種翻譯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雷電」。可以說梟龍是一款「混血」戰機,因為它是由兩個國家投資合作完成的產品,一個是巴基斯坦,另一個就是中國。梟龍戰鬥機誕生時間已有二十多年了,這個合作是上世紀末的時候兩個國家提出來的。

而另一款也比較有名的戰鬥機殲10C,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北約給它的代號是火鳥,它誕生的時間比梟龍戰鬥機更早,幾乎提前了十年多是一款較老的戰機,其前身是殲9型戰機。這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鬥機,擁有很好的性能。

梟龍戰機的首飛成功時間在2003年中旬,在2007年的時候開始在巴基斯坦開始服役,這個型號的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次對外的特殊出口,在巴基斯坦得到了規模裝備,殲10定型時間在2003年,正式梟龍戰機首飛的時間,2004年的時候殲10已經開始在中國空軍部隊服役了,兩種型號的飛機時間線差別不大。但是作為第四代戰機的殲10和第三代「混血」戰機梟龍相比,到底誰優誰劣呢?

雖然說戰機隔代如隔山,三代機和四代機在很大程度上並不能同日而語,但是放三代機進行改裝升級後,其實力和四代機還是有的一拼的,梟龍戰機在今年就第一次上了戰場,並且擊落了印度的空軍中校駕駛的戰機,如今,梟龍戰機更是升級到了準隱身戰機行列,那麼殲10戰機對它,戰況會如何呢?但是隨著新的戰機研發,殲10型號的戰機似乎被人們遺忘了。

梟龍戰機想要升級的話,那麼它的外形和動力系統,和航電系統都要進行大規模的該動,這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可能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經費投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