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已久的中醫外治法

外治這一名詞的出現由來已久,早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便有了“內者內治,外者外治”的說法,其後歷代醫家著作中多有涉及,至清中葉,《急救廣生集》、《理論駢文》相繼刊行,至此外治理論趨向成熟,中醫外治的發展也達到一個鼎盛時期。

1

中醫外治的起源

在原始人類中,出於動物本能利用自然界的原始物質對某些病痛施行自發的治療,以緩解痛苦爲主,如冷水澆洗退熱,用冰雪止血、止痛、消腫等,用樹葉、草莖等塗敷傷口,這些原始的方法,可以說是醫學的萌始,也可以說是外治的萌芽。

後來隨着火的應用,遠古人類利用火的能量進行有目的的治療,比如用烘烤、熱熨止疼痛,用泥灰外敷傷口等,在使用火的過程中又出現了艾灸法等,晉代崔豹《古今注》說:“陽燧,以銅爲之,形如鏡,向日則火生,以艾炷承之,得火也。”

火之外,砭石可以說是遠古人類最早的外治醫療工具,《說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近人從考古發掘和文獻考記,認爲砭石形狀不一,其作用也不單純是刺血、排膿,還有利於割、切、按摩、熱熨等。可以說外治法的起源與火和石密切相關。

2

中醫外治的基本特點

①“外治”與“外治法”不同。

“外治”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研究範圍內既有外治理論,又有外治臨牀;既有外治相關的藥物,也有相關的材料、器械和工具

“外治法”概念較單一,僅是從治療方法而言。從另外方面來說,“外治”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但是“外治法”僅是這一學科的組成部分。

②外治的“外”是一個相對概念,而不是絕對概念。

並非是從外治療即爲外治,單純注射給藥雖從外治療,但不屬於外治,穴位注射療法雖與其類似,但因治療機理不同而屬於外治。廣義中醫外治的概念是十分寬泛的,囊括了除口服、單純注射給藥外的所有治療方法。

③中醫外治的前提是必須遵循中醫學基本原理,或者可爲遵循中醫學基本原理的科研或醫療活動所用。

比如聲、光、電、磁等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被引人中醫外治領域,則這些內容也屬於中醫外治研究的範圍。

④臟腑經絡學說是中醫外治的理論基礎。

離開臟腑經絡談中醫外治,則中醫外治爲“空中樓閣”,難以立足。

⑤中醫外治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開放的。

可以隨着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補充和修正,從而可以保持其生命力。

⑥中醫外治多涉及劑型和所應用的器械。

因此,中醫外治與現代醫學、藥物製劑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多有交叉,這些學科的進展往往給中醫外治的發展帶來突破,這種學科交叉是中醫外治獲得新的生命力的重要來源。

3

歷代典籍中關於中醫外治的論述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用火薰法發汗、豬膽汁蜜煎導便、赤小豆納鼻法、出汗過多還有用溫粉外撲法;

《金匱要略》痙溼篇“病有頭中寒溼,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婦人病篇:“用蛇牀子散作坐藥治婦人陰寒”。

名醫華佗:“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爲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不但善於手術療法,還創五禽戲,爲後世體育療法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收集醫方4500多首,其中有1200餘首外治方,運用了50多種外治法,涉及到內、外、婦、兒各種病症。該書載有許胤宗治柳太后中風不語,用大劑黃芪防風湯燻蒸而甦醒是治療內科重病的例證。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吳尚先將棄儒從醫,編撰成《外治醫說》,由於正文用“駢文”形式撰寫,又名爲《理瀹駢文》。書中強調:“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又說:“外治必如內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陰陽,識臟腑也。”

中醫外治療法

推拿療法

推拿可舒筋活絡、宜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散風除溼、緩解痙攣、消腫止痛、滑利關節、調和氣血、調理臟腑、增強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泄,強身健體、整脊利節、防病治病,恢復活力。

牽引療法

牽引,康復方法之一。用特製的牽引帶和裝置,對人體某部位進行牽拉練習。目的是增大椎體間隙和椎間孔,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和椎動脈的扭曲,緩解肌肉痙攣,使凸出的椎間盤復位。常用的有治療頸椎病的頸椎牽引、腰椎間盤突症的骨盆(腰椎)牽引以及改善和增進四肢關節功能的功能牽引。

艾灸療法

艾灸貴在堅持

長期艾灸,能夠調理人體臟腑陰陽平衡,調和氣血,提拔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身體健康無憂!

一般來說,艾灸1周或幾周後,身體已經在發生改善,主要是內在感覺會越來舒適,體內氣血循環逐漸通暢,身體輕鬆,精力逐漸好轉。

艾灸1個月或幾個月,隨着艾灸不斷地發揮作用,五臟六腑功能改善,身體由內而外開始變化,從外表已經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臉上眼袋黑眼圈淡了甚至消失,皮膚飽滿紅潤,人看起來充滿精神,氣色足,身體的一些症狀如失眠,消化不良,呼吸不暢等等,會逐漸減少。

艾灸一年或幾年,作用大範圍的發揮出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好像很長時間都沒感冒了,以前的各種小毛病也彷彿都不見了,每天都輕輕鬆鬆,充滿動力與活力,也沒有任何衰老的跡象。

艾灸10年,此時艾灸已經融入你的生活,不用化妝,你看起來可能會比同齡人年輕5-10歲。體能狀態不輸年輕人,氣血充足,眼神明亮、神采奕奕,精氣神十足!

督灸療法

督脈可以溝通全身經絡。通過艾灸督脈的綜合作用激發協調諸經,發揮經絡內連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抗禦病邪,調整虛實的功效,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中藥燻蒸療法

中藥燻蒸是中藥外治療法的分支。是以熱藥蒸汽爲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於臨牀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後世不乏其術。中藥燻蒸的過程也是人體肌肉筋骨放鬆的過程,是一個舒緩享受的過程。比起打針疼痛、輸液不便、中藥苦口等方式,實在是要愜意許多。

拔罐療法

中醫拔罐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之一,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拔火罐與鍼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拔罐通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人爲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穴位貼敷療法

穴位貼敷依據經絡學說,選取一定的穴位貼敷某些藥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藥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發揮治療作用。三門峽武強中醫院中醫外治中心所用藥方來自於臨牀經驗,經過了漫長歲月和歷史的驗證,療效顯著,且無創傷無痛苦,對懼針者,老幼虛弱之體,或不肯服藥之人,不能服藥之症,尤爲適宜。其適應證遍及臨牀各科。

更多療法歡迎撥打0398--2888666諮詢

不論是現代醫學還是中醫學,不論是內治還是外治,其根本目的是在有效治療或預防疾病的同時,使治療方法簡便,以及減輕治療本身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論何種療法,人民大衆認可的是療效,人民大衆希望在治療的同時儘量治療簡便,儘量減少治療帶來痛苦。這也就是具有“簡、便、廉、驗”特點的外治法發展的內在動力。

發揮中醫特長,致力人民健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