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海三大亨,我個人認為,從道行輩分說和年齡說,黃當之無愧為老大,對於張走的早點,沒有達到一定勢力,但有一點,張是亡於自己的部下,這就有點不好解釋了,姑且不論了。

黃杜各領一世風光,尤其是杜晚一輩分,在黃騰達時杜只能說是一個跟蟲,但杜當時就能做到忍,並且做的很好,只以一事為例,如黃大妻病了,杜能做到誠心誠意照顧,這一事不但感動了黃,也感動了黃的大妻,正是這一樁小事,杜就墊了個底。

但黃杜雖然是青幫起家,但他倆也為當時的國共兩黨,為上海的金融市場,社會秩序也做了些有益之事,如,剛解放的上海,國內外勢力很複雜,我完也通過黃當年的餘威,也起到了穩定作用,再一是,黃在上海雖然也做過不盡人意的事,但黃既隨蔣去臺灣也沒去香港做寓公,並能在上海如同普通市民一樣生活,這又說明黃在上到當局政法下到百姓平民中,按現在說法還是有很好的口杯,否則他也不敢這樣,也會有人加害他於死地。

杜更是道高一籌了,杜也是如同黃的共同點是,不是單一的為財,而取財於民用之於國,如杜在松滬之戰中還出一財力,配合兩黨穩定上海做了很大貢獻,並杜是全方位做事,黨政軍商話語界全力所為。

總的說,對這三人,也應用歷史的,辨證的唯物地看,如同現在評定李鴻章,慈禧太后等大人是非功過,都是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吧。


黃金榮夫人讓杜月笙贏錢,隨後讓他拿錢娶媳婦、買房,信任程度非比尋常;杜月笙將錢花在還債、幫朋友了願、請朋友喫飯上,可見黃金榮所託不負所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