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嫡長子名伯邑考,次子姬發,三子姬鮮,四子姬旦,五子姬度……姬昌二弟、三弟名不詳,史稱虢仲、虢叔。

周伯姬昌被囚於羑里同時,長子伯邑考被帝辛扣留作為人質,後被做成肉醬。周人在姬昌弟弟們的帶頭下,立姬發主理國政,呂尚(姜子牙)及姬發眾弟為輔佐。其中姬旦最為賢能,地位尚在呂尚之上。呂尚相當於高級顧問。

所以在姬發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公侯伯子封建各國,除炎黃堯舜禹等後裔封公國外,只封了4個公國,分別是西虢東虢(虢仲虢叔)、齊國(呂尚)、魯國(姬旦)。姬旦始稱周公旦,呂尚始稱呂公尚或呂公望(望為姬昌對子牙敬稱)。

周武王滅商後在位四年,身體一直不好。周公並未赴封國,而是一直留在鎬京輔佐武王。武王崩成王繼位,周公攝政。

姬鮮被封管侯,姬度被封蔡侯。成王時分稱管叔、蔡叔。管叔鮮對爵位不滿,更對四弟周公攝政不滿,派人散佈流言(周公將要篡位),並聯合蔡叔度、霍叔處(武王八弟)及商紂王兒子武庚作亂(史稱三監之亂),目的不是推翻周朝,而是趕走周公旦。

周公平粄,殺武庚、管叔,流放霍叔,囚禁蔡叔。因蔡叔度認罪態度良好,蔡國並未被剝奪爵位及封地,春秋時仍為大國。管國被廢。立紂王長兄微子啟統殷商遺民,立公爵國宋國。營造洛邑(今洛陽),遷殷商暴民於洛邑。

周王朝建立後,姜子牙便不受重用,魯國的位置本來就是隔離齊國,屏護王朝。包括周成王時封的康叔衛公國,魯、衛、東虢、蔡姬姓公候國佔據中原,拱護周室。北部姬姓燕國、西部姬姓晉國後來也加封為公爵國。

周宣王時封同母弟姬友為公爵立鄭國,原在陝西榆林。不料鄭國卻葬送了東周王朝。鄭國於周幽王時遷往中原,史稱新鄭,滅東虢等宗親國,稱霸中原。鄭莊公曾割王畿麥田、箭射天子周桓王,孔子極其鄙視,認為禮崩樂壞的最大推手是鄭莊公。《春秋》將鄭莊公貶稱鄭伯,《春秋左氏傳》中《鄭伯克段於鄢》寫得極為精彩,深刻地刻畫於鄭伯奸雄本色,被後人收為《古文觀止》第一篇。


文王姬昌被囚,豐鎬之政由老大姬發主持,老四姬旦輔佐,並來回羑里,以易卦爻辭為通信密碼,互商軍國大計。後來才請到姜太公,為之謀劃,終成大業!


伯邑考,周文王的長子,後被紂王和妲己騙到朝歌殺害,做成肉丸子給不知情的周文王喫。這也是周文王復仇的起因之一。


文王被拘羑里7年,後棄商奔程,宅程3年,始實施剪商大業,於帝辛30年崩。

武王立,次年孟津觀兵。又二年,即帝辛33年正月甲子成牧野之戰。


只能是未來的武王。文王還未被囚時,就心向武王,我們的封神榜中的伯邑考(姬考,是老大,所以叫伯,邑,表面身份用的,考纔是名)雖然也優秀,但是還是差了武王一籌,以至於後來只好前往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