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業大道,印刻了廣州重要的工業記憶,至今仍保留了“工業大道”之名,在不同廣州人心中也呈現出不同的模樣。



對於50、60後,這裏的日與夜可能是機器轟鳴聲,是爭創全國第一的崢嶸歲月。


對於70、80後,這裏可能是不斷崛起的商住區,是享受現代都市生活的安居樂業。


對於90、00後,這裏可能是工業style的網紅打卡點,是創新創業的好去處,或許還有一絲疑惑:這裏爲什麼叫工業大道?


工業大道的過去與現在


對於海珠,這裏是其老工業區歷史的見證,現在承擔着“海珠創新灣”建設的新使命,是其實現創新島的西引擎。


對於廣州,這裏是其工業發展的記憶,是走向現代都市的縮影,也可能是其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動力。


如今,這條工業大道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新的故事該如何書寫?




“好多將入駐的企業反覆強調,舊廠房一磚一瓦一定都不要動,等他們來微改造。”不久前,O2PARK創客公園(簡稱O2PARK)正式開園迎客,O2PARK的負責人之一彭新光表示,該園區由廣州化學試劑廠的舊廠房改建而成,2.8萬平方米的園區目前還有一半多的面積處於改造入駐階段,保留原有的工廠管道、瓶罐等成爲不少企業的要求。



目前需要特別叮囑保留的工業味道,在幾十年前,卻是工業大道最爲常見的景象。



南石頭街紙北社區居委會的文化牆上記錄了當時的工業故事:在當時“把廣州市建設成爲社會主義工業城市”的政策指導下,1952年開始廣州“河南”郊區被作爲廣州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加以建設。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器廠、廣州造船廠等30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陸續在此紮根。


▲廣州造紙廠


▲廣州重型機器廠區(1980年)


當時,“把燃料、動力、原材料工業搞上去”也成爲我國第五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在數十年的時間裏,這條5.5公里長的工業大道處於其鼎盛時期,生產出了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等當時風靡全國的產品,廣州第一條萬噸巨輪、中國第一臺離心機、世界上第一件鈦制潛水服等也成爲工業大道的“代表作”。



“根據1990年不完全統計數據,區外駐南石頭街單位近80家,大部分爲工廠、生產類30餘項。”南石頭街文化站站長樑志剛說。


當時流行着一個說法,工業大道上的每個工廠幾乎都有自己的“全國第一”。“那是真真正正的工業大道呀!”原廣州造紙廠第九支部書記、設備部部長樑灝泉對當時的記憶依舊鮮明。


其中,作爲代表的是廣州造紙廠(現爲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作爲中國第一家生產新聞紙和第一家採用全廢紙生產新聞紙企業。其鼎盛時期,全廠有約7000名員工,周邊近百萬平方米的社區當時被稱爲“紙城”。



根據《紙城春秋——廣州造紙廠的前世今生》記載,1957年,廣紙的新聞紙年產量達到將近5萬噸,是1954年的286%,一躍成爲我國生產新聞紙的重點企業之一。“南國紙城”進而全國聞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因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環境污染、經營不善等問題,特別是2007年開始實行“退二進三”戰略後,工業大道沿線的廠房面臨搬遷。2011年1月,廣州造紙廠基本完成環保搬遷工作,結束了其在工業大道的70餘年的歷程,也爲工業大道曾經的工業輝煌畫下了句號。


從1992年開始,工業大道所在的海珠區,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佔比首次被第三產業超過。從1978年到2007年,三次產業結構從1.5:69.7:28.8調整爲0.5:22.5:77.0。2018年,海珠三次產業結構爲0.1:15.1:84.8。



隨着曾經作爲工業大道“地標”的煙囪逐漸被拆除,工業大道的回憶逐漸變成歷史。2016年公佈的廣州第三批歷史建築名單中, 位於廣紙路40號內的廣紙舊址大煙囪赫然在列,其作爲工業大道的最後一批記憶,被保留下來。


對於工業大道的這段歷史,廣州市人大代表林淑菁非常珍視,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她提出了《關於廣州工業博物館在工業大道舊廠房改建的建議》,希望可以將工業大道附近的昌崗西路、沙渡路一帶的舊廠房、舊油庫改建成廣州工業博物館。


“城市的工業文明史承載着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建設工業博物館可以將城市工業歷史文化凝固起來,讓城市留下記憶,煥發新活力!”林淑菁說。





廣紙路、紙北社區、工業大道中小區……當年的工業回憶還是印刻在當地街名、社區名等生活日常中,但人們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工廠裏“三班倒”的生活早已經成爲了當年藍領工人們的青春記憶,如今徜徉在工業大道上,目之所及是一片車水馬龍,各類寫字樓、商住區鱗次櫛比。



在當時林立的工廠煙囪倒下後,最先豎起的可能是各類住宅小區。199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在工業大道,以廣州氣體廠、第十一橡膠廠、廣州鍋爐廠等爲代表的舊廠房逐漸被住宅小區取代。


曾經機器轟鳴聲變得寂靜,工業大道似乎變成了安居樂業之處,獨特的區位條件也被房地產商看中,走出了地產界的商業傳奇。1997年,剛成立不久的恆大集團,其開發的第一個樓盤金碧花園兩個小時內搶購一空,實現銷售額8000萬,該集團官網對該事件的評價是“獲得了起步發展極其寶貴的第一桶金”。無獨有偶,1995年,保利成功打造首個房地產項目——廣州保利紅棉花園,也是在工業大道。



“區域發展需要持續的後勁。”在樑志剛看來,房地產產業能帶來可觀的短期利益,但是長期來說,更需要發展產業,以帶動新活力的持續注入。“母雞殺了後就沒蛋撿了。”樑志剛說。


如今,工業大道所在的海珠區已經定位爲創新島,大趨勢是其存量空間不再單獨用作房地產用地,房地產業在工業大道上的春天已然過去。


另一條道路是走向科技創新園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廣州,最負盛名的可能是紅專廠、廣州T.I.T創意園(簡稱T.I.T)這兩處,前者憑文創成爲藝術家、設計師的理想之所,後者憑藉微信這一龍頭企業一舉成名。



以同樣在海珠區的T.I.T爲例,其前身爲創建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廣州紡織機械廠,2010年正式開園後經過幾年探索,最終主題定位爲“時尚、創意、科技”,並集聚了以微信、MO&CO爲代表的龍頭企業。其效益也非常顯著,由改造前的連年虧損到2018年園區運營收入近1.1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產業鏈年產值超170億元,稅收超過10億元。


微信的成功不易複製,但隨着“創意園熱”遍地開花,在工業大道,這條道路也日益走俏。走得較早的有東方紅印刷廠,作爲全國第一張即開型福利獎券印刷廠,目前已經改造成爲東方紅創意園。但是,存在的問題可能是成爲了衆多“紅專廠們”中的一個,特色並不突出。



像T.I.T一樣稅收過億並不容易,2018年,海珠區億元稅收園區僅5家。其中,保利·1918智能網聯產業園(簡稱保利·1918)正是來自於工業大道的“後浪”。截至2018年底,該園區產值就超過80億元,產值密度超過81000元/平方米。難能可貴的是,其正式開園是2018年9月,成爲一匹“黑馬”。


▲保利·1918引進了衆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產值企業。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目標是做有價值的、有產值的產業園。”該產業園負責人分享其“成功經”時表示,該園區定位精準,籌備之時就瞄準了人工智能新興產業,並引進廣東紫光、萬城萬充等高附加值的、高產值的企業,如今該園區初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的產業生態。


工業大道上,更多的新秀已經出現,後生可畏。




“小船好掉頭,大船好衝浪。現在小船太多,工業大道可能需要新的大船。”對於工業大道沿線漸成百舸爭流之勢的科技創新園區,樑志剛有着自己的思考。


如今,科技創新園區在廣州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類似的概念還有孵化器、衆創空間、加速器等,儘管各個概念有所區別,但放到實際,各有各的叫法,多有混用。


百舸爭流之下,競爭日趨激烈,創意園的定位雷同日益顯著,多年來深陷於“拆與不拆”的困境中。那麼,工業大道的科技創新園機會何在?


O2青創社希望共創新青年生態圈,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目標是面向大灣區,因目標市場選擇佈局到工業大道,發現這裏是非常適合創新創業的地方,對年輕人來說性價比高。”今年3月,O2青創社在O2PARK開業,O2青創社的相關負責人表示,O2青創社正是香港青創正在全面開展青創系列項目中的一個,希望與新青年共創一個生態圈。目前香港青創落在廣州的項目中,3個項目通過工業大道的老廠房或村物業改造而成。



香港青創將帶着從工業大道實踐出的經驗走向大灣區,而O2PARK的創立對其運營團隊來說也是一次嘗試,從商鋪、酒店等傳統載體運營到試水創新空間的運營,是挑戰更是一種機遇,他們其中蘊藏着巨大發展空間。


同樣是第一次的,還有廣州中遠海運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周立傑,近來公司給他安排了一個新任務:改造運營好廣州啓迪中海科技園(簡稱“啓迪中海”),而啓迪中海的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廣州造船廠的維修廠。對於做碼頭工程出身的他來說,可以說是重頭再來。



“我們是摸着石頭過河。”周立傑表示,央企背景給與了他們相對充足的試錯空間,也讓他們能放手做更多有情懷、對當地發展有意義的東西,他們的目標是將啓迪中海打造成華南海洋與智能科技標杆園區。


▲B.I.G如今已成爲網紅打卡點,受訪者供圖


與啓迪中海緊鄰的B.I.G的優勢是科班出身的投資及運營團隊,合富輝煌和邦華都有着多年房地產的管理服務經驗,B.I.G的負責人丘麗芳表示,按照行業標準,這類型的改造項目一般3-5年回本,如何個性生存及突破是許多園區面臨的實際挑戰。


此前,積優創始人、建築師慎重波成功運營了爲設計者量身定做的積優鳳凰倉,今年他又把潔銀牙膏廠改造成爲積優石榴倉。與積優鳳凰倉專業定位不同,在他看來,積優石榴倉身在鬧區,其需要與居民、行人形成互動,並影響周邊氛圍,把創新創業、共建共享、共融發展的新社區模式帶給當地。

改造後的積優石榴倉希望能夠影響整個社區的創新氛圍,受訪者供圖


“整條街的氣質變化,單靠我們並不夠。”慎重波的另一個角色是海珠區龍鳳創意產業聯盟的副會長,該組織把各個創新載體聯合起來,共同營造整個社區的創新氛圍。慎重波表示,從工業大道的創新演變到未來海珠創新灣的孕育,可能就是這樣一個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程。


“目前,科技創新園區需解決土地性質、二次消防審批等實際難題,往往通過當地街道特事特辦解決,耗時較長,我們亟需方便基層執行的可落地政策。”B.I.G運營經理雷超說。


工業大道精神的延續可能也是這些科技創新園區的使命。與曾經爭創全國第一的工人們一樣,如今在工業大道各個科技創新園區的創新創業者們也在追求着自己夢想。



如在啓迪中海,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的博士白天翔創辦的廣州德擎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剛剛開業,他希望能通過激光製造檢測及控制尖端技術的研發推動工業信息化。再如在保利·1918,萬城萬充的員工們刻苦研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的最新技術,希望成爲新能源網約車市場的引領者。


新的故事正在書寫,幾經沉浮的工業大道也正在新生中。


編輯 | 戚樂怡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田心君、文森藍、土土兔
來源 | 南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