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曾經告誡我們凡事要懂得居安思危,要未雨綢繆。你根本不知道未來究竟是平坦的大道,還是一個大坑。

前幾天跟一個中年朋友聊天,他在自己的行業從業多年,看人來人往,從沒想過會失業,但是兩個月前他確實失業了。從他的眼神中,我已經看不出曾經的自信和對未來的無限嚮往,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中年男人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這應該是最近一兩年,很多中年朋友最怕碰到的事情。一但失業就會讓整個家庭承受很大的壓力,如果不能馬上找到新的工作,那未來將無法想像。

剛失業的時候他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自己這麼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怕找不到新的工作。休息幾天後,就自信滿滿的開始給各大公司投簡歷,筆試、面試、複試,通過層層闖關,最後用人單位口頭上答應發Offer給他。結果沒幾天就被刷了,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大公司的競爭是多麼激烈。現實就是這樣,一但到了這個年齡段,要不就很厲害,要不就很不厲害。而這兩種人都不太受用人企業待見。太牛的角色企業怕待不長久,開不起工資;太差勁的又相當於是在養閑人。

大公司正常渠道進不去,他就叫熟人幫忙內推,熟人推薦的好處是知根知底,往往被錄取的幾率會更高,重要的是不用像普通應聘那樣面對重重關卡,可以直接跟企業負責人談。但對於一個失業的中年人而言,現實中找工作的難度往往比他想像中來得更大。就比如內推這件事,面試的時候聊得倒是熱火朝天,一到實際要不要去或者要不要錄用就面臨各種糾結。他糾結的在於工資福利、崗位高低、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對方糾結的在於年齡、付出工資與產出能否成正比、會不會沒做多久又跳槽了。聊到最後的結果基本都是先加個微信,然後看看有無可能從項目合作開始。如果項目有得賺,就按照比例分紅。這就像「改天請你喫飯」一樣,基本屬於遙遙無期的事情。

從那以後他的信心深受打擊,無奈之下,放下身段投了一家之前壓根就看不上的小企業,沒曾想面試的時候,被HR各種挑刺,嫌棄他年齡太大,沒辦法像年輕人那樣天天加班。對於這些小企業,需要的是的有激情有活力能加班的年輕人,而不是經驗豐富的中年人。

經過兩個多月面試無果,他開始了各種自我厭棄和否定,越來越不自信了。家裡人的不理解也開始來了,父母開始勸說他要踏實點,真不行就降低要求,工資低點也行,要不然就轉行做其他的行業。都說中年男人的苦是無處訴說,對別人說別人會看不起,對父母說會讓父母難過,對愛的人說會顯得自己不夠堅強,到最後就只能自己嚥下去。

之前也會有公司願意給他提供工作機會,但是開出來的薪酬基本達不到他家庭每個月開支的水平。這些企業的說辭如出一轍:「以你的資歷、工作經驗以及技術實力,遠遠不止我們給出的這個價錢,但是沒辦法,這幾年大家都不太好過,實在給不出太高薪酬,要不你先幹著?」他說他不是不想降低薪酬要求,而是明明知道入不敷出,每個月固定開支擺在那邊,做沒多久必定還是得換的,對他和公司都不好,何必呢。

失業兩個多月後,從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每天都心驚膽戰,惶恐不安。車貸房貸以及一家老小的各種開銷像山一樣壓在他胸口,喘不過氣來。所有在之前他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問題都被放大,情緒暴躁易怒,動不動就發脾氣。

相信很多中年失業的朋友,肯定也經歷過類似的種種,此時肯定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人到中年了,失業了該怎麼辦?」

既然老天爺不賞飯喫,再急也是無濟於事。何不靜下心來,好好調整心態,認真分析下兩個多月的求職經歷,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和現實環境能不能滿足自己的所需,不要被外部環境和不瞭解的人左右,重新恢復自信心是最重要的,畢竟只有你自己纔是最懂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同時在還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之前,壓縮不必要的開支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經濟負擔減少了,心中就不會慌,壓力就沒那麼大。

如果是追求穩定工作的人,那麼適當降低薪酬期望,先找個差不多的工作度過難關再說,同時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或許在你之前的行業裏,年齡是一道砍,換個相關的行業說不定之前的經驗反而是優勢。老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已經沒有多少可選,那還不如換個方式選擇,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同時要懂得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財務,平時量入為出,適當儲蓄和理財,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哪天再失業了還有飯喫、還能養家人,畢竟未雨綢繆總不是壞事。至於如果邊工作邊增加被動收入,規劃自己的財務後面的文章會講到,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

對於手握資源和技術的人來說,換種思維走創業這條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許年輕的時候你嘗試過創業,結果卻以失敗告終;亦或許你從來就沒有創過業,覺得創業風險太大。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之前積累的經驗、地位、習慣、還有一家老小要養,這些都可能是阻礙你去創業的因素。人到中年的你越來越害怕失敗,此時你會感覺自己是輸不起的,花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試錯不值得。但是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放下之前的包袱,又怎麼能發現新的道路。誰的人生會是一路順風的呢?沖一把,闖一下,很可能就會發現原來你其實更適合當老闆。溫柔鄉固然好,但只有你自己創造的溫柔鄉別人才拿不走。

小明曾經是一個媒體人,自從一年前失業後,跑去深山老家散心。一次偶然的機會,把在深山裡利用原始的方式煮飯的短視頻發到網路上,馬上就獲得大量的關注。從此做起了美食媒體創業者,把自己在深山利用各種原始方式製作美食拍成短視頻發到網路上。短短一年時間,已經收穫了50幾萬的粉絲,也組成了自己的小團隊,靠給粉絲推薦美食產品和接美食廣告創造收益,目前的收益已經大大超過了之前打工的收入。

善於利用你之前的工作經驗,敏銳的抓住目標客戶的需求點,借用移動互聯網平臺來進行低成本的創業,風險會更小,成功的概率會更高。

土豆曾經是某大型互聯網公司的部門技術主管,去年快過年的時候被裁了。整個年都不好過,年後找了3個月的工作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失望之餘,索性把自己平生所學和積累的技術經驗,做成視頻和音頻,在知識付費平臺進行銷售。沒想效果非常好,那些剛入社會的小年輕技術員非常渴望,老一輩的知識傳授。短短几個月收入已經能達到他之前工資的水平,現在他找了幾個之前技術同事一起來分享知識,打算當成一個項目團隊來運作。

換個思維,把你之前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用到另外一個行業去,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此時你的年齡就不是一道坎,反而是一個優勢。

香玉曾經是廣告銷售經理,手裡掌握著一定的互聯網廣告銷售渠道。不幸的是去年也被裁了,在這個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投廣告的企業越來越少,他總歸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無奈之下,回到農村老家。看到老家到處都是櫻桃,職業敏感的他通過手上的互聯網廣告渠道資源,跟櫻桃種植戶合作,幫他們銷售櫻桃,從此做起來互聯網櫻桃銷售生意,目前有幾十戶果農跟他合作。

利用手上的資源,換種換個地方可能會打出一片新天地。

有些時候,我們遇到壞運氣,也許不是我們的原因,而是大時代震蕩造成的結果。此時的我們無力改變環境,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我。人到中年,比年輕人擁有更多的經驗、人脈跟技術積累。大部分人失業後的處境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更多是職場空窗期的心理和情緒管理的問題。冷靜下來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利用自己優勢來解決問題纔是正道。

至於是接著找工作,還是去創業,等你真正冷靜思考後,自然就有答案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