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控制三板斧」之加擔保

來自專欄實戰信貸經驗分享7 人贊了文章

擔保的話題說的太多了。

這裡的擔保包括抵押、質押和法人擔保、自然人擔保。

當審批人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沒有信心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想到通過第二還款來源來增加貸款資金的安全性。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把資金安全放在依靠擔保上面,說明這個出發點就搞錯了,我們遇到太多的案例,優質抵押物完全覆蓋,最後搞到貸款被核銷。

案例上來。

客戶做的是化肥農藥批發,上年銷售600多萬元,他行貸款110萬元。

客戶在當地的農資市場幹了十多年,資產積累、下游渠道、經營穩定性都沒問題,就是負債率偏高——其他金融機構已經把這塊地深耕細作了好幾遍,該給的貸款都給過了,顯然,再給就有風險了。

客戶說簽訂了新的下遊客戶,需要貸款50萬元,客戶經理十分看好這個客戶,資金需求、額度測算都像那回事兒,自認為短期內不會有風險,便極力向風險審批人推薦。

猶豫糾結了半天,審批人給了意見,要做可以,拿房。

這就是風險控制人另一個手段,降額分期加擔保的最後一板斧,有優質抵押物就貸,沒有就別談。

(版權歸作者米斯湯所有,轉載請註明來自知乎專欄《實戰信貸經驗分享》)

憑心而論,這個客戶並不是很差,要不,其他同行也不會進去。

可是,如果真的介入,感覺又有點哪裡不對勁兒。

對了,授信過度。

這與前面那一板斧有點關係,為了控制風險,現在不是降額度可以解決的,本來申請的金額就不多。設計為分期還款,也太小家子氣,好像審批人別無選擇,加擔保(押房)是最穩妥的策略。

我們來分析一下基本面,農資行業。墊資嚴重,應收賬款多,很有炒房炒成了房東的感覺。

借款人的下游除了農業承包大戶以外,主要是村鎮的農資門市,或小超市附帶的零售點,不願意墊錢,有生意就做,沒生意不做,大年三十打了只兔子,有它沒它都過年。

本案,借款用途呢,驗證起來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新訂單增加銷量,呵呵。

綜合一下,所謂的加擔保(押房)也是不靠譜的事兒,當一筆貸款依靠抵押物來保障安全的時候,已經走偏了。

本筆貸款雖然是商貿類,搞批發的,但是,很有點製造類企業的特性。什麼情況?

製造類企業的產能不容易擴大,或不大會大幅波動,而商貿類客戶則不同,擴大規模跟品牌有關,跟銷售政策有關,跟資金實力有關,跟,還有很多跟。

本案不同,借款人是做農資的,超遠距離、跨區域營銷不大可能。當地的終端客戶同樣被深耕細作多少遍,基本格局已確定,你要增加銷量,一定是別人減少了銷量,你增加了客戶,別人就減少了客戶,總量基本不變。

關於非製造類客戶的資金需求測算,我們將在後續專題討論,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拋開企業特點說毛利率都是耍流氓!

看不透的不做

假報表真分析

你要控制誰,就先伺候誰

不關心周轉率的老闆不是好財務

不能當孫子的老闆不是好老闆

真的假流水與假的真流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