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看成了"克強"!嚇了一跳 ! 李克用是唐末的梟雄--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父親 ----後唐基業的真正奠基人! 他其實並不是姓李--也不是漢人----沙陀人----我並不瞭解"沙陀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 -----也不知道是如今哪個民族的祖先---只知道是古代中國邊疆的少數民族 ---是驍勇善戰冷酷嗜血的遊牧民族! 當然擋不住我們漢民族的文明同化 -到今天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了!"李克用"父親"李國昌"都是梟雄!李姓是因為有功於唐王朝被唐僖宗御賜的國姓!在唐末的風雲變幻--血雨腥風中李克用算是能幹且進步正義正常的!他起碼宣傳和執行著保衛唐室的忠誠!勢力越來越大成了那個時代的主要軍事政治勢力!戰朱梁 --劉漢 ---各個少數民族勢力!最後死前把未競事業交給了兒子"李存勖"囑咐兒子好自為之!兒子最後戰勝對手建功立業!李克用名垂青史!


,唐朝末年的少數民族將領,驍勇善射,曾一箭射中兩鴉,因而李鴉兒之稱,又因作戰勇猛,軍中稱「飛虎子」。御下不嚴,所過劫掠如草寇,賞罰失公,招致李存孝叛變。與朱溫的數次交鋒,互有勝負,略處下風。不過能在紛亂的五代打下半壁江山,也不失為一代英豪!有詩為贊: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要評價李克用,簡單說四局話吧:大唐之叛臣,大唐之忠臣。朱溫之恩人,朱溫之仇人。這四句話,基本已經可以概括「獨眼龍」李克用的一生了。星火辰再簡單說說李克用的故事。

一、李克用的來歷

李克用及其驍勇善戰的沙陀部,原本屬於突厥的一支。安史之亂後,吐蕃趁唐朝隴右、河西防禦空虛,完全佔領了這些地方。此時的沙陀處於吐蕃的控制和奴役之下。因為受不了吐蕃的暴虐,沙陀部艱苦跋涉,向東投降了唐朝,被唐朝安置在北部邊境一帶。他們的首領本姓朱邪,這就是李克用的爺爺和太爺爺了。

到李克用父親李國昌時代,沙陀部因為幫助唐朝平定徐州的龐勛叛亂立下大功,朱邪家被賜姓李,成為唐朝認可的宗室,李國昌被任命為大同節度使,後改任振武節度使(都在北邊)。

二、李克用的青年時代,他叛唐的經歷

李克用從小驍勇,善戰無前,沙陀人的軍隊習慣穿著黑衣黑甲,戰鬥力十分驚人,被人稱為鴉軍。此時的大同防禦使已經是朝廷任命的段文楚,段替唐政府著想,想削減大同武將和軍隊的軍耗,導致大同軍內嚴重不滿。其中,多有李國昌父子的堅定支持者,因此,他們引誘李克用前來,殺了段文楚,佔領了大同軍鎮。

朝廷本來想息事寧人,只想李家父子撤出大同鎮了事,但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卻想父子各佔一鎮,於是招到了朝廷的討伐。後來,李家父子不敵,逃入沙漠,此時是李克用最落魄之時,為了震懾收留他的部族,避免被他們殺掉,李克用一箭落雙鵰,勇武之名天下皆知。

三、黃巢勢力大盛,李克用為唐平叛,最先攻入長安

黃巢起義後,幾年間勢力大盛,後攻陷長安,唐僖宗逃亡蜀地。此時,唐僖宗政府經過一些平叛將領的懇求,原諒了李克用父子,讓他們率軍平叛。李克用的部隊果然善戰,他與唐朝的忠武軍、投降唐朝的朱溫部隊、以及其他軍鎮相配合,第一個攻入了長安,趕走了黃巢,成為唐朝的大功臣。不久後,李克用因為軍功,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基地在太原。此時的唐朝,為了籠絡李克用,不得不把其起家的北都(太原)都交給了李家父子。與此同時,朱溫也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在汴州(開封)開啟了其霸王生涯。

四、從朱溫的救命大恩人變作其終身大仇

朱溫初到宣武,被黃巢和投降黃巢的蔡州軍圍攻,十分危急,被迫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大破黃巢大軍,將朱溫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朱溫為李克用設宴慶功,卻因為李克用言語上侮辱他而心懷怨恨。是夜,李克用醉酒夜宿上源驛,便發生了內情頗為複雜的上源驛事件,朱溫派軍圍殺李克用。李克用酒醉不能作戰,且身邊只有幾十個親信將領,只得趁著大雨雷電逃跑,其手下多位大將死於此次事件。從此,李克用和朱溫仇深不共戴天。

五、和朱溫對抗一生,幾乎瀕於滅亡

李克用比朱溫稍小,但卻先於朱溫而死。他們的一生,都在對抗中度過。最初,李克用的勢力大於朱溫,且其軍隊的戰鬥力遠比朱溫強悍。他又收了許多的義子,都是驍勇能戰之人,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李存孝。但李克用這人,顯然在搞政治、搞策略上,比朱溫相差太遠。因此勢力日削,還因為幾次因為與唐朝政府鬥氣的類似於叛亂的事件,得不到輿論的支持。他還一時氣憤殺掉了李存孝,導致其部隊戰鬥力的損失。到李克用後期,朱溫的軍隊居然兩次攻到他太原城下,幾乎陷入滅亡。還好,他最終守住了太原,為其子李存勖的復仇保留了火種。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勵精圖治,終於在朱溫死後,後梁末帝當政時期攻滅後梁,建立了後唐。後唐又攻滅前蜀,幾乎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因為李存勖死於一場莫名其妙的判亂,這個過程戛然而止。直到後周柴榮繼位,天下才再次看到統一的可能。

星火辰評論

李克用的一生,論驍勇無人能敵,因此能夠立下奇功。但其政治智謀方面,和其對手朱溫卻完全沒法相比。偉人曾說過,朱溫的狡猾比曹操還過之。李克用從最初反唐,到唐滅亡後還借用唐的名號,至少證明這人在政治上逐漸的成熟。上源驛事件中,朱溫暴起圍殺其救命恩人,其實不光是朱溫一時衝動的行為,他是深刻看清了當時的形勢,此舉若是成功,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李克用能夠僥倖逃脫,實在是運氣,他對這個事件的處理,看得出他根本沒看清這事件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他對人心、形勢的判斷,甚至沒有達到當時軍閥中中等偏上的水平。憑藉其軍隊的強悍戰鬥力,李克用這才堅持了下來,否則,只怕做了又一個項羽式的人物。

(本文為星火辰原創,圖片來自網路,更多內容請關注星火辰頭條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