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竊符救趙是虛構的

原因很簡單,這個故事有個自相矛盾的說法。信陵君需要兩塊虎符才能取得魏軍的領軍權,所以不得已去偷魏王的虎符。

矛盾就矛盾在這裡。信陵君需要兩塊虎符,難道領軍已經出征的晉鄙不需要嗎?

所以只有兩種情況沒辦法解釋

一、信陵君真偷了魏王的虎符,如何解釋晉鄙在沒有兩塊虎符的情況下率軍出征?

二、兩塊虎符都在晉鄙手裡,晉鄙合法代表出征,信陵君又是去哪偷的虎符?在魏王那偷的是什麼?偷的是王妃嗎?

所以這自相矛盾的說法我認為竊符救趙是虛構的,不合理的東西還很多。

1、軍隊的核心就是糧草,魏王在知軍隊「叛變」的情況下為何不採取行動?切斷糧草供應,從而奪回軍權。章邯投降項羽就是因為趙高切斷了章邯的糧草供應

2、作為一軍統帥的晉鄙,護衛怎麼何其薄弱?居然讓人帶兵器入營,還讓人靠近主帥?

無論如何,繳械是基本常識。魏軍近衛會犯這種低等錯誤?綜上所述,我認為竊符救趙是虛構的。實際情況是,魏軍救趙,就是魏王的下令,魏王被黑2000年啊


這件事情咱們先放在一邊,我接下來會詳細描述,但是在這兒之前,我得先說一件事情,就是這個故事曾經我拿過來論證過,就是古代將軍在外統兵打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此時此刻虎符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這個虎符究竟是有什麼樣的用處,恰巧這個故事給我們一種最直觀的理解,就是虎符和軍隊裡面的主帥究竟擔任著什麼樣的職務?

在魏國的主帥晉鄙拿到虎符以後,曾經針對這個虎符產生過疑問,因此選擇停留信陵君幾日,親自去向魏國的國君去請求一下到底是什麼意思?

從這件事情上來講,每一隻軍隊的主帥沒有虎符,當然調動不了軍隊,但是與此同時,這個主帥肯定是要明白國君究竟是什麼意思,大致的用兵方向是什麼,接下來該幹什麼事情,也就是說國君和主帥兩個人是一夥,主帥是替國君最後把關的,如果出現了有人盜取虎符,假裝宣佈國君命令,主帥是有權利對這個命令產生質疑,並不是象演義上面說的那樣,盜取虎符以後直接可以命令軍隊直接行動。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說到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盜符救趙,信陵君和趙國的平原君,事實上是親戚關係的,再加上信陵君魏無忌對於趙,魏兩國之間的處境是有著清晰的認識,認為趙國梅了,魏國也跟著一起沒了,所以主張這魏國軍隊出兵拯救趙國,魏國的國君一開始是同意的,派出大軍準備要出發的時候,秦國派人過來支了個消息說如果誰敢幫助趙國,我滅了趙國以後第二個就滅了他。

國君慫了,就命令軍隊駐紮原地觀望動向,這個時候信陵君當然是坐不住了,一方面平原君那邊催的比較急,另一個方面自己國家有問題,想要率領自己的門客去直接死諫,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門客棧出來對他說你如果這麼做不僅你幫助不了趙國,而且你自己還要死於非命,你認為你的死有意義嗎?

信陵君說那我不這麼做,我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這個門客就告訴信陵君,說你看你和魏王身邊的一個寵妃關係比較近,只有這個寵妃能夠無壓力的一直進出魏王的臥室,將藏在枕頭底下的虎符給盜取出來,這個寵妃和信陵君是什麼關係呢?原先這個妃子他父親被人給殺了,如果沒有人替他去報仇,這個時候信陵君站出來幫她殺了她的殺父仇人,對於這件事情,這個妃子自然就是感恩,戴得聽到這件事以後,立刻去照辦。

信陵君急匆匆的拿著虎符想要去命令魏國軍隊趕緊出發,這時候這個門客就站出來說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你雖然拿了虎符,但是主帥和國軍之間肯定是有消息聯通的,(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萬一被他驗證出來,這件事情是假的,你還是沒有辦法,你去見我的一個朋友。我這個朋友呢,是一個大力士,如果說這個主帥不同意你命令,我這朋友直接把他給擊殺了,然後直接用虎符嚇唬手底下的士兵,讓他們跟著你一起去趙國。

信陵君照做了,也就救了趙國,在拯救了趙國以後,平原君自己背著箭袋,引導信陵君入邯鄲城,如此可見趙國對於信陵君的感激。


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但也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只敢派大將將軍晉鄙率領十萬軍隊駐兵扎守在鄴觀望(如圖所示),不敢出兵救趙。信陵君魏無忌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殺了大將晉鄙奪取了魏國兵權,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讓當時的戰事暫時緩解,鞏固了魏國在當時的地位。


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胞弟,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為牽制孟嘗君田文,封弟公子無忌為信陵君。田文失勢後他的許多門客都投奔了信陵君。公子無忌做人仁德,能夠委屈自己結交賢士。招納在門下的食客有三千人,諸侯因為公子無忌的賢能,手下賓客眾多的緣故,在十幾年的時間不敢出兵圖謀魏國。一日公子無忌正和魏安釐王下棋,有人來報說趙國進犯的軍隊到了,將要進入魏國邊界。魏王放下棋子。想召大臣商量對策,公子無忌手拿一枚棋子看著棋盤說「趙王是在打獵,

並不是要侵犯魏國,還像之前那樣繼續下棋,魏王很驚慌,心思不在下棋上,過了一會兒,又有人來報說「趙王只是打獵罷了,不是要侵犯魏國,魏王很是喫驚問公子無忌,您怎麼知道這件事的,無忌說「我的門客中有潛伏在趙國探聽趙王祕密的人,趙王有什麼行動,那門客會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這件事說明信陵君的能力有多大,它國的事情都瞭如指掌,何況自己本國之事。(公元前257年)秦軍圍攻邯鄲,無忌的姐姐是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給魏王和無忌寫信,請求魏國出兵救趙。魏王派大將晉鄙率領十萬大軍救援趙國,

秦王派使者對魏王說「我攻打趙國,早晚之間就能攻下,如果誰敢救趙,等滅了趙國一定先派兵攻打他,魏王害怕,派人阻止晉鄙,在鄴縣安營駐紮軍隊,採取觀望態勢。戰事緊急平原君一再寫信給無忌讓他趕快救趙,無忌多次請求魏王,但魏王懼怕秦國,不聽無忌的意見。無忌的門客分析了此事的厲害關係,認為必須救趙,門客侯生獻策說「我聽說調動晉鄙兵馬的虎符常放在魏王的臥室裡面,而如姬是最受大王寵幸的妃子,經常進出大王的臥室,如果儘力,一定能夠偷到手,您曾經幫助如姬報了殺父之仇,如果您開口向如姬請求幫忙,如姬一定會答應,那麼就可以得到虎符,奪取晉鄙手下的軍隊救援趙國。無忌聽從了侯生的計策,請求如姬幫忙,如姬果然偷出調動晉鄙軍隊的兵符,交給無忌。無忌拿到兵符將要出發,侯生對他說「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即便您手中兵符與晉鄙手中的兵符相合,但晉鄙也可能不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您,而是再次向魏王請示,那麼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和您一起去,這哥們是大力士,如果晉鄙不聽您的號令,就讓朱亥秒殺他。到了鄴縣,無忌假傳魏王的命令要代替晉鄙,晉鄙見兵符相合,心裡卻懷疑,

就抬起手來盯著無忌說「我統領十萬兵馬,駐紮在邊境,擔負著守衛國家的重大責任,現在您乘著一輛馬車來到這裡,想要接替軍隊指揮權,這是什麼道理呢?不想聽無忌的命令,無忌一個眼色,朱亥立即一鐵鎚就錘死了晉鄙。無忌於是成了晉鄙軍隊的統領,底下將領一看主帥也死了,信陵君無忌的威名他們也都知道,就算有事也是魏王自家的事。於是都聽從無忌的命令。無忌率領這些士兵攻打秦國的軍隊,秦國軍隊解除了對趙國的包圍,於是邯鄲得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