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見慣”這個成語,意指對某一事物見多了也就不足爲奇了。有趣的是,“見慣”容易理解,“司空”卻不太好解釋。

那麼,“司空見慣”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據說,這個成語和唐朝詩人劉禹錫有關。

劉禹錫在當刺史時,有一位卸任的司空名叫李紳。司空在當時是一個官名,負責管理建築工程。李司空因爲久仰劉禹錫的大名,就邀請劉禹錫到家中赴宴,劉禹錫欣然接受了邀請。

宴席上,李司空從教坊請來一位有名的女歌唱家,這個女子不僅樣貌豔麗,歌聲更是婉轉動聽,她唱起當時的名曲《杜韋娘》,把劉禹錫簡直聽呆了。

劉禹錫的詩興油然而生,當即賦詩一首,贈給李司空。詩云:“高髻雲環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這首詩的意思是:如此美麗的女歌唱家,唱出如此動人的曲調,這樣美妙絕倫的場面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可是對李司空來說,卻並不稀奇,可見他是經常見慣了的。

現在你知道了吧,“司空”其實是一個人。後人於是從這個故事和劉禹錫的詩中,提煉出“司空見慣”這四個字,用得久了,慢慢就變成了一個成語。

(據萬事由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