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嫪毐的生死,並不是他反抗與否,而是他與趙太后私通,秦王贏政認為這是十惡不赦的重罪,所以嫪毐難逃一死。

嫪毐不是真正的宦官,要不然怎麼可能讓趙太后連生兩個孩子。不過他為了入宮倒是裝了一回太監,據說還沒少遭罪。太監都不長鬍子,但嫪毐是個鬚髮茂盛的漢子,為了掩人耳目,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拔」。不止拔鬍子,還拔眉毛,完事之後,整個人紅光滿面,毛孔還往外滲油,臉腫的像個剛烤出來的麵包。

嫪毐進宮後,趙太后特別滿意,如獲至寶。為了回饋嫪毐的辛勤勞動,趙太后不但賜了嫪毐封地,還給了他一個長信侯的爵位。後來趙太后給嫪毐生下了兩個孩子,嫪毐變得更加貪心,甚至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秦國王位。

為了積蓄力量,增強自身實力,嫪毐學呂不韋一樣廣攬天下人才,前來投奔者絡繹不絕,沒多久嫪毐就積聚了能和相國呂不韋抗衡的力量。呂不韋眼見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又擔心嫪毐禍亂朝綱,只好將實情稟報了秦王贏政。

秦政祕密調查嫪毐的不軌行為,也引起了他的警覺,並隨時準備對秦王反戈一擊。

公元前238年,秦王贏政在雍城舉行加冕禮,嫪毐趁機率兵攻佔鹹陽。秦王贏政早有防備,嫪毐集團自投羅網,叛軍被擊潰,嫪毐逃逸。

贏政下令懸賞緝拿嫪毐,沒過幾天嫪毐被抓獲,並處車裂極刑,夷三族。趙太后生的二子被裝入麻袋摔死。

嫪毐本身就是一個志大才疏的人,他的唯一特長就是取悅女人,但是在趙太后的縱容下變得慾壑難填,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賠上了身家性命。

如果嫪毐沒有發兵變,他也難免一死。秦王贏政最痛恨的就是男女媾和之事,更何況主角的另一方是自己的母親,這對贏政來說是個莫大的恥辱。

我們可以從始作俑者呂不韋的結局可見一斑,呂不韋對於贏政來說是再造之恩。如果沒有呂不韋將父親異人推上秦國王太子之位,也沒有把愛妾趙姬送給父親為妻,絕對不可能有孕育出贏政的生命。但是贏政卻對呂不韋步步緊逼,呂不韋無路可走,只好飲鴆自盡。

而嫪毐對贏政沒有一點恩情,更沒有為秦國做出任何貢獻,但是他卻私通自己的生母。不僅如此還大逆不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試想贏政怎麼可能放過這樣一個人。

贏政對恩人呂不韋都可以理直氣壯的質問:「你有何功勞,享受國家賜予你的封地?你與秦王有何血緣關係,竟然以仲父自居!」

對待恩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嫪毐之個居心叵測的仇人了,所以嫪毐起兵與否,不用心存幻想,只有死路一條。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沒有發動兵變,也會被處死。

一個帝王,怎麼會容忍自己的母親和一個人偷情生子?

威脅自己的聲譽地位。

發動兵變,只是在被殺前的奮力反抗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