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爾朱榮、宇文護和長孫無忌三位權臣的厲害程度排名及分析

要說起爾朱榮、宇文護和長孫無忌這三個人,他們都是我國北方的胡人,但是除了爾朱榮的身上還保持著胡人的習性,宇文護和長孫無忌已經漢化了。他們生活的年代也相近,從最早的爾朱榮出生開場,到最後的長孫無忌辭世落幕,前後總共不過167年時間,這放在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裡,其實也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是在那漫漫歷史長河的一瞬間裏,在當年的現實世界裡,我們現在要談的這三位主人公經歷了我國北方的北魏末年、北方西部的西魏、北周、以及統一南北的隋朝和唐朝初年5個朝代,我們古老的中華民族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統,由大亂世轉到大治世,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曾經走過了一段頗不尋常的道路。

回到主題,說一說爾朱榮、宇文護和長孫無忌的厲害程度。那麼,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呢?現在,我擬從時間的跨度、權力的掌控、影響的大小、八卦的話題以及歷史的貢獻這五個方面談起。

首先,我們從時間這個維度看:

爾朱榮,生於公元493年,卒於公元530年,是北魏的權臣,他是在當權兩年後,被自己親手扶立起來的傀儡皇帝元子攸一刀結果了性命,享年38歲。當初,我讀史讀到爾朱榮的時候,覺得他彷彿西楚霸王項羽,項羽進入鹹陽後,焚燒秦宮室,殺掉秦王子嬰,後來又弒殺義帝,掌天下權柄,分封諸侯;楚漢相爭之際,項羽經常追得劉邦狼狽逃竄,真可謂是一時之雄,然而沒過了幾年,竟遭遇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這下輪到項羽逃跑了,他一路跑到烏江亭,本來還可以逃過江的,他決定不再跑了,李清照說他「不肯過江東」,其實依我看,他是「自知心力竭,不敢過江東。」回到爾朱榮,尤其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在舉世皆知皇帝早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宰了他的時候,他還神一般自信,直截了當問皇帝:「我聽說你想殺了我,是真的嗎?」皇帝故作輕鬆地說:「我還聽說你想殺了我呢,該不是真的吧?」兩個人哈哈一笑,這場「誤會」就像風一樣過去了。這個時候的爾朱榮,就像《三國演義》裏的魏延,死到臨頭了,還在那兒趾高氣揚大聲嘶喊:「呔!誰敢殺我!」

宇文護,是西魏、北周的權臣,生於公元513年,卒於公元572年,他是在當權十六年後,被自己親手扶立起的第三位兄弟皇帝設計殺害,享年60歲。我覺得宇文護很像清朝初年的多爾袞,他們一樣實力最雄厚,但稱帝改元的事情與他們是無緣的,他們只能做輔佐弱帝的強臣。事實上,從宇文泰臨終託孤開始,宇文護已經處於必死的境地:不篡西魏,屬下將士離心,元氏也會反撲,是其死地之一;篡位自立,宇文泰留下的那些驕兵悍將個個都不是喫素的,是其死地之二;任聽十來歲的兄弟皇帝自主,北面而謹事之,周室主幼臣強,元氏窺伺,覆巢之下無完卵,是其死地之三;名義上尊奉天子,實際上攝行國政,位於九五之尊的小兄弟們心裡不平,總想著搞些幺蛾子,是其死地之四。在四死之境,他能強撐十五六年,也算是個奇蹟罷。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高宗時期掌權的大臣,生於公元594年,卒於公元659年,他是在身居高位三十二年後,被自己親手扶上皇帝寶座的外甥小子迫令自殺,享年66歲。唐高祖武德年間,長孫無忌的命運,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他本身,而是取決於李世民的進退。我們可以假想,在唐高祖之後,如果李建成嗣位,李世民的結局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被逼而死或者鬱鬱而終,逃不脫一個「死」字,一種是反戈相向最終鼎定天下,逃不脫一個「篡」字。屆時,李世民沒有第三條路可供選擇,因為他的功勞太高,已經到了不能再封賞的地步,他的勢力太大,必須時刻加以禁錮。而長孫無忌,由於他和李世民的姻親兼密友的關係,他的結果會很不美妙,李世民若被逼「死」,他作為左膀右臂,政治生命是不消說了,肯定是沒有了的,恐怕連肉體也會首當其衝被消滅;再者,李世民若被逼「反」,因之前君臣名分已定,會處於更加被動的地步。正是基於此種原因,遲不如早,早不如快,長孫無忌力主提前發動,極力促成玄武門事變,成功地扭轉了人生的頹勢。事成之後,他謹守臣子的本分,退避禍患而讓高位,踐行實事而辭虛榮。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君臣二人,終貞觀一朝二十三年,恩遇如初,屬實不易,長孫無忌的處世功夫,從這裡可以管窺一二。

時間是試金石,項羽曾經打得劉邦滿世界逃跑,他和劉邦對戰勝多負少,但是劉邦一旦翻起身來,對他是一擊致命,說到底還是漢高祖比他更厲害一些。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天所說的三個人中,無論是看壽命還是看掌握大權的年限,長孫無忌都是第一,他進退有據,很聰明;宇文護都是第二,他穩紮穩打,很穩健;爾朱榮都是第三,他兇殘暴虐,很強勢。

其次,我們從權力這個維度看:

爾朱榮憑藉軍威,以替北魏孝明皇帝報仇為名,往黃河裡沉殺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釗,另立了孝莊皇帝元子攸。他曾經擁有無尚的榮光,一時風光無兩,但是隨後便聽信沒腦子人的建議,不分良莠,濫殺立威,在河陰屠戮宗室和百官近兩千人,使北魏朝堂為之一空。他對待天子和公卿百官的暴行,比漢末的董卓更霸道,更沒有人性,對當時的社會和民生,更具破壞性,堪稱北魏的掘墓人。

宇文護上承其叔宇文泰的威權,逼迫西魏恭帝禪讓給宇文泰的世子——時年16歲的宇文覺,開創了北周皇朝,不久即廢殺,又立宇文泰的庶長子——時年24歲的宇文毓為帝,三年後又毒殺,再立宇文泰第四子——時年18歲的宇文邕為帝。其實如果沒有他,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宇文氏的大周,但他的處境不為諸位當皇帝的兄弟們所體諒,為了自保,他三年之間接二連三廢殺了三位皇帝,是古往今來殺皇帝專業第一人。他本來是北周皇室的大護法,在當時的天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北周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可惜的是,連他自己事先也沒想到,他最後竟然成了北周皇帝的頭號大殺星。

長孫無忌身為後戚,但是並非以皇親而顯貴,是因為生逢明主,定策有大功,因此得以在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一。他兩次參與定儲事件,在波譎雲詭的武德年間,他一力推戴秦王李世民為主,最終促成玄武門之事;在暗流洶湧的貞觀晚期,他力薦晉王李治為儲貳,唐太宗原本就害怕兒子們重蹈自己當年的覆轍,擔心魏王李泰和太子承乾同室操戈手足相殘,長孫無忌的建議解決了唐太宗的後顧之憂。毫無疑問,唐太宗對長孫無忌一直是滿意的,一直到臨終託孤,仍然委其以輔政重任。長孫無忌這個人,在玄武門事變時,他是謀主,是執行者,在太宗晚年易儲時,他是進諫者,是分析師。在高祖和太宗兩朝,他在多次歷史事件中都站在了正確無誤的位置上,給太宗指出了明確清晰的方向,提供了準確有效的方法,但他從來只是李世民集團的2號人物,而不是手握生殺大權的1號人物。

因此,如果從權力這個層面講,毋庸置疑,總攝北周國政長達十五年的屠龍手宇文護宜居首位,雖然曇花一現,畢竟生殺全憑一己之意的爾朱榮應列第二,而大名鼎鼎的貞觀名臣長孫無忌面對這兩位前輩高人,只好謙恭地說:「小子我忝居末座了!」只能排在第三席。

再次,我們從影響這個維度看:

爾朱榮的麾下,有高歡、宇文泰、楊忠、李虎,這幾位後來都是有故事的人。爾朱榮死後,他的小兄弟高歡和宇文泰分割了北魏,高歡另立元善見為東魏皇帝,宇文泰隨後也殺掉魏帝另立元寶炬為西魏皇帝,過了十大幾二十來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廢東魏建北齊,宇文泰的侄子本文另一位主人公宇文護扶立幼帝廢西魏建北周。再經過二十四年,楊忠的兒子楊堅廢北周建立隋朝,並於八年後消滅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天下。後來又過了三十七年,李虎的孫子李淵廢隋建立唐朝。高歡、宇文泰、楊忠和李虎,都出自爾朱榮的軍中,死後分別被追尊為北齊、北周、大隋、大唐的祖皇帝。爾朱榮的手下越牛B,越顯示出他自己的悲哀來,他死後沒過了幾年,爾朱氏就灰飛煙滅了。

宇文護是北周皇室的保護神。宇文泰死後,諸子年幼,諸將彪悍,如無宇文護坐陣,很可能會出現像爾朱榮死後爾朱氏勢衰的情形,再從中分化出張歡、王泰也是極有可能的。後周建國共歷二十四年,宇文護就以一己之力支撐了十五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後六年,英年早逝,傳位給他的兒子——那位立了5位皇后的花花公子周宣帝宇文贇,在那個時候,宇文護若還健在,也不過才66歲,一定會廢掉那個活寶,另擇賢能之君以延續周祚,楊堅篡位就不會那麼輕而易舉,而且在宇文護的鐵腕下,楊堅作為廢帝的國丈,甚至不會有一絲機會。歷史不能假設,但是通過假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一些弔詭之處。正是因為宇文護的強力保護,北周才熬過了嬰幼兒時期,但是同樣是因為他的強勢,使得三位坐上皇帝寶座的弟弟都如芒刺在背,一心要擺脫他的控制,孝閔帝和明帝這兩位前皇帝性子急了一些,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最後一位是周武帝,周武帝耐得住性子,整整隱忍了十二年才發作,果然一擊即中,輕輕鬆鬆要了他的老命。但是最終,周武帝實際上也算是在自掘墳墓,親自敲響了北周帝國的喪鐘。

長孫無忌在貞觀之世,知道太宗皇帝的厲害,又顧忌自己外戚的身份,所以時時警惕,堅辭相位,請辭世爵,推功於君,攬過於己,是明君之下第一賢良能士,太宗臨終之時託孤,他是顧命輔政的重臣。但是到了唐高宗之時,他和皇帝相處,一面端著自己是舅舅的身份,拿皇帝當外甥,一面倚仗當初在太宗立儲時為高宗美言的恩情,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漸漸便百無禁忌了。長孫無忌做的最過分的事情,是借房遺愛案冤殺吳王李恪,他的本意可能是要替高宗除刺,但是當時的吳王,已經不是根刺了,而且他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當初太宗之所以打了N回主意最終還是決定立了高宗,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要借著高宗的「仁」來保存骨血,李恪是高宗的哥哥,反跡未萌,唐高宗本來是不想殺的。

臣子對君主,不僅僅要有臣心臣行,還要時時刻刻讓君主感覺到他的臣心臣行,甚至不僅僅要讓君主時時刻刻感覺到他的臣心臣行,還要讓天下人都明白君重臣輕,君為主臣為從,只有讓君主的心裡不感到憋屈,臣子才能過得安穩,要是撩惹得讓君主心裡不舒服,臣子離死路也就不遠了。從他們自身的影響力來說,宇文護一身系天下安危,排在第一位,長孫無忌在太宗朝謙退,在高宗朝專權,以兩種面目展現兩種能力,排在第二位,爾朱榮一介武夫,排在第三位。

第四,我們從貢獻這個維度看:

爾朱榮是貴族出身,他的家族世為魏將。北魏晚期,流民四起,他打著為朝廷效力的旗號,賣馬徵兵,招降納叛,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他靠著剿滅流民起義起家,滅葛榮,定河北,平關隴,挾天子之威,逐步統一北方,成就霸業,乍一看很美,一如東漢末年的曹操。和曹操不同的是,曹操終其一生為漢臣,不參與廢立皇帝,而他殺舊帝立新皇,屠戮王公大臣,連新皇帝的親兄弟也不放過;曹操自己標榜說:「我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他對天子說:「我就挾你了,你能咋地?」這種強人行徑,比董卓還更過分,董卓對王公大臣只是欺凌,而他是直接消滅,消滅就消滅哇,乾脆學袁術自己幹,也當幾天皇帝過過癮,可他卻又不那樣做。不作不會死,爾朱榮軍事才能可追項羽,起家路徑堪比曹操,政治見識比董卓還差,那顆撲通撲通胡亂跳動的野心又不如袁術大,為人真的太作了,只能是自置死地。在我眼中,爾朱榮就是一個著名的破壞者,北魏本來已經千瘡百孔不堪重負了,他又撲上去連捅幾刀子,太后和皇帝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像小雞一樣被拋入水中淹死,王公貴冑可以像牛羊一樣被成羣趕殺,北魏過了他的手,已經奄奄一息,只比死人多出一口氣了。

宇文護廢西魏建北周之初,仍沿襲西魏舊制,軍隊分屬各大柱國及將軍。西魏的八大柱國,宇文泰可以算是全軍總司令,元欣可以算是皇族老元家派駐的政委,其餘如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六位各領一軍。宇文泰之後,宇文護驟以後輩執掌大權,在世的各位老柱國心裡是不服氣的,他們也都有和宇文護分庭抗禮的實力。所以說,宇文泰之後,如果沒有宇文護,單憑宇文覺、宇文毓幾個黃口小兒,根本彈壓不住那些如狼似虎的老一輩領軍的柱國們。其實,宇文泰在世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逐步收回分散在柱國們手裡的軍權了,如李虎死後,他那支軍隊就沒有再設新的柱國大將軍領軍。宇文泰死的不是時候,除了李虎死在他的前面,其餘五位手握重兵的柱國,他統統留給了宇文護。宇文護從宇文泰手裡接過來的天下,其實是個燙手的山芋,上有西魏皇室壓著,下有五大柱國盯著,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可能。那個時候正是考驗宇文護政治智慧的時候,他借著叔父的餘威,火速篡魏建周,隨後開始分化清理各大柱國。他首先獲得自己的老上司於謹的支持,趙貴聯繫那位號稱「史上最牛老丈人」的獨孤信,要除掉宇文護,獨孤信稍一遲疑,宇文護就先下手為強,殺了趙貴,緊接著又調轉頭逼迫獨孤信自殺,過了幾年,侯莫陳崇妄議皇室家事,宇文護逮著藉口,又逼侯莫陳崇自殺。至此,北周分散在各柱國手中的軍權統統收歸朝廷,為此後周武帝獨掌朝綱創造了條件,後來周武帝出兵滅掉北齊,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完成的。說到底,宇文護就是一個開創者,是他建立了北周,並在北周初年收兵權、立規矩,穩定了朝局,成功地撐起了宇文氏的天下,正因如此,周武帝在殺了宇文護兩年之後,又下詔恢復其爵位,並重新安葬。

長孫無忌出生時,隋朝已經消滅了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全國,後來隋朝雖然二世而亡,隋末又有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但是相對於五胡十六國時期以及本文另兩位主人公爾朱榮和宇文護所處的年代來說,他生活的大環境還是以和平、統一為主基調的。長孫無忌是個文武全才,不過因為當年的秦王帳下能拿得出手的武將實在太多,稱得上是猛將如雲,這影響了他後來在武功方面的發展,在歷史上,他主要是以文官的角色出現的。長孫無忌歷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他身為長孫皇后的同母兄,屬貴重外戚,但他終太宗之世,識大體,顧大局,不專權,不營私,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稱得上是一代良相。長孫無忌還主持修定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唐律疏議》,奠定了唐朝兩百多年的律法根本,對後世的宋、元、明、清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我國古代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卓越貢獻。可以說,長孫無忌是一個建設者和維護者,在國家架構、體系的建設與維護方面,他功不可沒。也正是這個原因,在他死後十五年,唐高宗追念他的功勞,下詔恢復他的官爵,命其孫承襲爵位,並將他陪葬在太宗的昭陵。

我們都知道,馬上打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治天下要難於打天下。我們還知道,不破不立,沒有破就沒有立,破與立是相輔相成的,破壞也是有一定貢獻的,但是,我們寧願不要這種以慘痛代價換來的貢獻。據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一個結論,若論歷史貢獻,長孫無忌第一,宇文護第二,爾朱榮第三。同樣,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側面驗證這個結論,那就是他們後來的哀榮,長孫無忌復爵有後,宇文護復爵無後,爾朱榮什麼也沒有。

第五,我們從八卦這個維度看:

爾朱榮很了不起,前文說他的帳下有四位被四個朝代追認的祖皇帝。在這點上,爾朱榮又類似於唐末五代時期的李克用,後唐、後晉、後漢這三朝的帝王,都曾在李克用的軍中效力。但爾朱榮與李克用兩個系統相比,又各有千秋,後唐本來就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建立的,李克用本人也被尊為太祖武皇帝,但是爾朱榮麾下李虎的子孫所建的大唐前後延綿近三百年,就連後唐本身也可以算是大唐的餘韻,緊隨後唐之後,與後唐無關的,在江南又出現了盛產詞人皇帝的南唐,也是借著大唐的名號。寫到這裡,忽然覺得不得不提提爾朱榮手下另外一個強人——「宇宙大將軍」侯景,和高歡、宇文泰、楊忠、李虎四位追尊的皇帝相比,其實侯景纔是真正建過號改過元的皇帝,只是不被世人認可,是個「偽皇帝」。爾朱榮死後,侯景跟了高歡,高歡死後,他又投了南方的梁朝,梁武帝還以為撿到了寶貝,高興地合不攏嘴,誰知道就是這個寶貝,徹底攪翻了南梁,他起兵作亂,挾偽帝蕭正德圍困建康,將一代「菩薩」皇帝困餓至死。另外,他殺文武官員三千餘人,殺偽帝蕭正德,後弒梁簡文帝蕭綱而立蕭棟,又廢蕭棟而自立,終被梁元帝所敗,身首異處,百姓爭食其肉,子孫都被殺死。南梁因侯景之亂而死者數以萬計,大好的江南十室九空。偌大一個華夏,二十年間,爾朱榮禍害其北,侯景禍害其南,南北一同敗壞,事實上為此後的大一統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宇文護在北周的地位彷彿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西周立國不久,周武王崩逝,周成王幼弱,於是周公踞君位,南面而總攝國政,平武庚之亂,誅殺管叔鮮,流放蔡叔度,一時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周成王也曾對周公的忠誠度產生過懷疑,等到周成王能夠親政了,周公便放手歸政,回到臣子的行列,北面而事之。但是,宇文護的行事方式距離周公那就太遠了,反倒又似乎是西漢時期的霍光,年輕的漢昭帝駕崩之後,沒有兒子,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史書上說,劉賀在位27天,就做了1127件壞事,於是霍光又廢其為海昏侯,另立戾太子之孫劉病已,是為漢宣帝。在周公恐懼流言之日,他堅守臣子的本分,仍然恭敬地侍奉著自己那個做天子的侄兒,他生前顯耀,身後榮名,傳國二十餘世,流芳千古;霍光不學無術,在迎奉昌邑王之前,沒有仔細的考察,等到君臣名分已定,他又亁綱獨斷,擅行廢立,後來的漢宣帝對他是敬畏多於信賴,所以,雖然他在世時大權獨攬,去世多年以後仍然榮登漢宣帝的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但其時他的子孫已經被族滅很久了;至於宇文護,威福日隆之時,因爾朱榮前鑒不遠,他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心性多疑,行事狠辣,蛛絲不彰馬跡未顯之際,只要偶犯狐疑,即能痛下殺手,三年之中,三行廢弒,他使出霹靂手段,冀圖保全身家性命,而最終還是不能倖免於難。在我看來,跟著老大混,服老子不服小子,在歷史上有許多例子,往遠了說,如西漢的淮南王劉安,他說:「皇上對我不錯,我還能忍一忍,等他死了,我怎麼能再伺候那些小兔崽子呢?」比宇文護稍早,宇文護應該見識過的,如高歡,是爾朱榮的小弟,曾經力勸爾朱榮稱帝,等爾朱榮死後沒過了幾年,高歡把爾朱氏一族「殺他個乾乾淨淨」。與宇文護差不多同一時期的,又如前面所說的侯景,高歡死後,高澄一上臺,侯景就扯起大旗反了。往近了說,就像張作霖在世的時候,奉系那些人個個都跟孫子似的,唯老張馬首是瞻,等他死了,張學良坐上位子,楊宇霆首先就不服管了,處處以元老自居,反過來時不時要經常指點指點「小六子」。

長孫無忌是一代能人,但是他最終死在親手扶在帝位上的親外甥唐高宗手上。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看《大秦帝國》裏演繹秦惠文王和商鞅那種微妙的關係,刻畫的非常透徹,秦惠文王明白新法的好處,決意要繼續貫徹執行,但新法的那些骨幹要人在秦王面前,言必稱「商君」,動輒說「商君如何如何」,只要商鞅在,秦王在秦國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這是商鞅被殺的根本所在,至於所謂甘龍杜摯之流的逼宮,以及公子嬴虔所說的「棟樑拆」,只不過是促成迅速解決商鞅問題的原因之一,反倒都是些次之又次的東西了。還有,範睢去見秦昭襄王,說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不知有秦王」,於是秦昭襄王收宣太后權,貶逐穰侯,專任範睢,宣太后是秦王的生母,穰侯是秦王的親舅舅,但一個王若想要而且自己能掌握王權的時候,連生母、親舅舅都是得統統乖乖地讓路的。西漢的薄昭,是漢文帝的舅舅,從漢文帝做代王的時候起就一直隨侍左右,先前一直謹小慎微,後來不知怎麼膨脹了,殺了漢文帝的使者,大家都知道,漢文帝是千古仁君,又是二十四孝裏的大孝子,不能明目張膽去殺舅舅,就派遣使者去勸薄昭自殺,薄昭不從,漢文帝便派人去他家裡搞「活哭喪」,逼著他自殺了事。長孫無忌於國有功,功在商鞅之下,於帝有親,親若魏冉薄昭,太宗朝自有所忌,得為賢臣良輔,高宗朝坦然無忌,終以自盡落幕。

在八卦的世界裡,爾朱榮的軍營,是帝王的孵化室,其部下高歡、宇文泰、楊忠、李虎都是生前叱吒風雲,死後被後世子孫追尊為皇帝的人物,侯景還親自當過幾天「皇帝」,在這方面,歷史上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只有李克用。宇文護是北周的保護神,應該把他歸為周公、霍光、伊尹一類的人物。長孫無忌是集功臣、國舅身份於一身,說功臣,他大概和蕭望之、張居正差不多,說國舅,他又和薄昭、隆科多相類似。因此,如果從八卦的角度來說,爾朱榮可列第一,宇文護可列第二,長孫無忌只能再次屈居第三了。

最後,我的結論:

綜上所述,如果每一方面第一名積3分,第二名積2分,第三名積1分,我們可以得出:

宇文護,時間2分,權力3分,影響3分,貢獻2分,八卦2分,總計12分,應排第一位。

長孫無忌,時間3分,權力1分,影響2分,貢獻3分,八卦1分,總計10分,應排第二位。

爾朱榮,時間1分,權力2分,影響1分,貢獻1分,八卦3分,總計8分,應排第三位。


宇文護 長孫無忌 爾朱榮。

宇文護不簡單,不能簡單算是權臣了,幕後皇帝了。長孫無忌主要是李世民太厲害。爾朱榮一般,他的手下高歡比他厲害。


宇文護最厲害,殺三天子,立三皇帝,但是宇文護軍事實力不行,對外戰爭幾乎全是敗績,這也大大損害了他的威信,宇文護應當是有要當皇帝的心思的,只是還沒有建功立業,就被反殺了。

長孫無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文武雙全應該說,但是碰上李世民這個老闆只能是打工的,後來遇上高宗李治命都沒了,我為什麼不說是武則天殺了長孫無忌,因為當時掌權的還是高宗,武后還沒殺宰相的能力。

至於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起兵之時勢不可擋,三年就被不能忍受的孝莊帝所殺,其本事怎麼樣大家自己想


宇文護最厲害連殺三位北周天子又殺害另一外戚大將獨孤信風光一時,長孫無忌國戚開國功臣輔政重臣於一身歷仕兩鑰功高權重位極人臣利用高陽公主謀逆大案害死大批皇族子弟、駙馬同僚排第二,爾朱榮軍閥悍將、權臣國丈,指使軍隊將胡太后及上萬朝臣投入黃河身死,手毒心狠佔第三。


宇文護 爾朱榮 長孫無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