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犹豫,绝对超值五颗星,是伽利略系列里,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本!

 

更多有关 真夏方程式 的事情

 

认真说来,若不是福山雅治演红了伽利略,我是不会认识东野圭吾这位大作家的。

「嫌疑犯X的献身」,是第一本阅读东野大师的作品,接著又回头看了关于伽利略系列所有的书,不得不说,如果是先接触原著,汤川学这位物理学家,其实并不讨我喜欢吔!

特别是短篇集侦探伽利略预知梦伽利略的苦恼,总被那些利用科学犯案的手法和专有名词,给弄得头晕,短篇系列中的汤川学,在读者的想像空间里,不容易想像出他的形貌,感受不出他的温度,反正就是个聪颖心细的学者罢了。

当然,我很幸运的是,先看了福山大神的日剧,在阅读过程里,至少能想像汤川学的样子和个性,也可见福山雅治在诠释,不,应该说是塑造汤川学这个角色,是多么深刻和成功。

不过在长篇故事嫌疑犯X的献身圣女的救赎,汤川学就比较有血有肉了,不过我觉得在这两个故事里,东野大师主要想讲的事并不是汤川学这个人,而是关于人性和爱的纯粹本质。

一个人为了爱能犠牲自己到什么程度?

为了爱做这样的事值不值得?

为爱犠牲之后拥有的满足到底多珍贵?

因为是这样的思考,所以读完那两本长篇的感想,总是不胜唏嘘,心情沉重冰冷,心疼凶手,无法苛责。

而第三部长篇「真夏方程式」,探讨的仍是人性与爱,但写法和故事发展与前两本完全不同,每个人物都很鲜明,故事很顺畅,就算有出现科学性的内容,也一点不枯燥,读完后,我很惊讶的发现,这次,我几乎不曾在脑海里浮现演员们的形象,书中角色不管是汤川学、草薙或内海,他们都各自独特的存在,不必隐身于福山雅治、北村一辉或柴崎幸的背后。

这也是我觉得东野大师很厉害的地方,尽管戏剧改拍成功,福山伽利略的印象如此深入人心,但大师在持续创作的过程里,应该是一心朝著自己所创造的汤川学世界里前进,虽然内海薰是日剧创造出来的人物,作家之后也顺势在书里放了这个角色,但书里的内海薰,和日剧里的薰,并非一模一样。

或许每个人物对作家来说,就像自己生的孩子,有作家心里期盼的样子,代表著作家想说的话,完成作家心里想描绘的世界,我想作家对书里人物,都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吧!当然这些人物在书以外的世界红了,我想作家一定比谁都高兴!

汤川学应某海底资源开发公司之邀,前往美丽的海边小镇,进行实验及公开说明会,旅途中认识了恭平,一位国小五年级的男孩,恭平要前往小镇里开旅馆的姑姑家,度过暑假的最后几天。虽然公司有为汤川学准备了住宿饭店,但最后汤川学因个人原则问题,自行决定投宿恭平姑姑的旅馆。而当晚,另一位投宿客人失踪,隔天在海岸岩场发现了尸体,死因究竟是意外、自杀还是他杀?

这回汤川学终于像个侦探了,为什么呢?因为侦探就是要出现在凶案现场的嘛(毛利小五郎和柯南XDDD),以往总是草薙和内海去实验室里请求协助,这回汤川学亲身在犯案现场,他会怎么看待这个事件,又如何一点一点还原事件样貌,由汤川学视角出发的「真夏方程式」,可以预见,我们会发掘更多汤川学属于”人”的一面。

死亡的投宿客人,原是警视厅一课的退休刑警,客死异乡引起了东京警视厅、曾是死者下属的管理官的注意,要求草薙在不压过地方警察的情况下进行调查,于是故事分两处进行,案发地点的美丽小镇有汤川学,与死者相关的东京,有草薙和内海,东野圭吾在空间和时间的掌握上,非常流畅,不会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是我读任何长篇故事最怕遇到的事,但这本完全没这种障碍。

我觉得东野圭吾这次很好心(这样形容对吗?),他会适时给读者一点线索,让读者心里猜想情节可能的发展,会很想印证自己想的对不对,越读越不想停,想赶快知道真相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样,我想好看的小说就该如此,故事有吸引力,读者有参与感。

对汤川学熟悉的人,一定会想,和小孩在一起会浑身不自在,还会长出荨麻疹的教授,这次竟能和小孩相处了那么久。我想是因为恭平,有某些和教授相同的特质,所以教授并没把恭平当做小孩看,才能发展这段温暖感人的忘年交吧!书中最后汤川学对恭平说的那段话,让人好感动,喉头都哽咽了。

之前伽利略系列中的汤川学,虽然学有专精,仪表堂堂,但绝对不会是女生想要相处的对象,但在「真夏方程式」里,汤川学散发出的温暖特质,不得不想,原来教授也是个温柔好男人啊!

书里也提到了开发与环保的问题,从汤川学与环保人士间的对话中,也让我们能比较客观的看待开发这件事,就如汤川学所说,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截至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找到完美无缺的科学方法,进行毫无破坏的开发或者科技,我们能做的,只能去衡量所有利害,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式。

这让我想去看东野圭吾的「天空之蜂」,故事内容是关于核电,在「大概是最后的招呼」中,作家提到「天空之峰」是他写作生涯里,花费最多心力的得意之作,但评论家却都静默不语。核电也是最近我们这个小岛上吵得火热的议题,虽然我自己是不太关心啦,住在这里久了,别说政客的话不能信,我是连专家学者的话都不信的,谁知道这些专家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啊?反倒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大师,他的话我还比较愿意听听,作家花了很多时间亲身参与核电的说明会,正反两方的意见都搜集了才写完「天空之蜂」,我想是值得阅读的。

「真夏方程式」被改篇为第二部伽利略电影版,接在第二季日剧后的夏天放映,所以电影版里也没有内海薰,而是岸谷美砂。这次我真有点小担心,原著这么好看,电影不知会成什么样?而且在原著里,草薙的份量比薰还多,他和汤川学的默契也让人欣赏,希望电影版里北村一辉不要再被小姑娘抢走了风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