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年,割據於江淮地區的楊行密去世,其長子楊渥嗣位,而由左、右牙指揮使張顥、徐溫共同輔政。然而,楊渥素無德行、驕侈淫逸,嗣位不足三年,即被張顥、徐溫弒殺。其後,徐溫又在軍中將卒的擁護下,殺了張顥,繼而獨柄國政。

徐溫爲建立一套完全效忠於自己的朝政班底,便自請出鎮潤州(今鎮江。後又遷至升州,即今南京),並設立了大都督府。而以其長子徐知訓在廣陵(揚州)輔佐楊氏,但大事皆由徐溫遙爲決定。

而在廣陵城還有一位名將,此人叫朱瑾。朱瑾爲鄆州節度使朱瑄之堂弟,因作戰驍勇而受到兗州節度使齊克讓的喜愛。齊克讓便想招朱瑾爲婿,不曾想朱瑾假意允諾婚事,卻趁齊克讓不備,而襲取了兗州,而自爲兗州節度使。起初,朱溫討伐秦宗權,卻被秦宗權打得大敗。朱溫便向朱瑄、朱瑾求援,可待朱瑄、朱瑾幫助朱溫擊敗秦宗權之後,朱溫不思報恩卻反圖謀鄆州、兗州之地,而與朱瑄、朱瑾反目。

雖然朱瑄、朱瑾都極爲驍勇,但終不敵朱溫實力雄厚。最終,朱溫奪取了鄆州、兗州之地,朱瑄被殺,朱瑾率殘部投靠了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幫助楊行密抵抗北方的朱溫勢力,屢有大功。而徐知訓跟隨朱瑾學習軍事,並執弟子禮,兩人有通家之好。但隨着徐氏父子想謀取楊氏江山,朱瑾便成了障礙。

曾有一次,朱瑾派知客拜謁徐知訓,徐知訓趁機勾結知客,並取知客所佩綃巾爲信。知客回來後,很害怕,便將事情告訴了朱瑾。一日,楊氏會集諸將於廣場蹴鞠,朱瑾與徐知訓兩人馬首交接時,朱瑾對徐知訓說道:“那日我的知客去拜訪您,他的綃巾希望能見還。”徐知訓知道事情泄露後,並擔憂朱瑾兵變。

第二日,徐知訓便讓楊氏出調朱瑾爲靜淮軍節度使(鎮泗州),朱瑾知道是受到徐知訓的排擠猜忌,便密謀除掉徐知訓。而待徐知訓向朱瑾告別時,其時正值盛夏,客廳被朱瑾令人曬滿了水,無法插足。徐知訓只得進入內廳,朱瑾設宴款待,還令愛妾姚氏敬酒,並獻名馬。正當徐知訓拜謝朱瑾之際,朱瑾以手板擊殺之,並割下了徐知訓的腦袋。

朱瑾想趁機擁立楊氏,可楊氏聞變、畏懼徐溫,下令關閉諸城門。於是,朱瑾逾城逃走,卻摔折了腿。朱瑾見不能逃脫,便自盡而死。而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即後來的南唐建立者李昪)鎮守潤州,離廣陵很近,當天就聽聞了廣陵動亂,便與謀士宋齊丘商議。宋齊丘勸諫道:請明公立即率領州兵渡江平亂,待平定動亂之後,再稟告您的父親,如此,國之政事將歸明公了。否則,您的父親派遣其他諸子入廣陵平亂,您就沒希望了。

徐知誥聽從了宋齊丘的勸諫,隨即率州兵渡江入廣陵平亂,而穩定了局勢。徐溫聽聞養子徐知誥已平定了動亂,並得以輔政,雖心中有點不是滋味,但還是默許了。其後,徐溫雖然也想以親子代替徐知誥,但終因徐知誥表現出來的謙恭孝順而遲疑未決。至徐溫死後,徐溫諸子皆不能與徐知誥相爭,楊吳的軍政大權便皆歸徐知誥。後來,徐知誥廢楊氏之吳,而建立了唐政權,史稱南唐,恢復原姓,改名爲李昪,是爲南唐烈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