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前後有五名妻子,最開始在紫禁城裡面娶了皇后婉容和文綉,可是婚後溥儀給不了婉容和文綉幸福,夫妻關係有名無實,於是敢於衝破牢籠的溥儀淑妃大膽提出和溥儀離婚,可是同時期的思想觀念更為前衛的婉容卻一直拖著有名無實的婚姻,得過且過,造成了後來自己的悲劇,這是為何呢?

其實只要分析當時婉容的處境和心理,就會發現,如果很多人處在那個境地,都不會選擇和溥儀離婚的。

第一:婉容的出身和家族關係決定她不能放棄皇后之位

婉容是溥儀明媒正娶從大清門抬進來的中宮皇后,出身高貴,滿洲正白旗,父親是內務府大臣,母親是皇族,儀態雍容華貴,有沉魚落雁之容,英語鋼琴與棋琴書畫樣樣精通,在那是就是個西派摩登女郎,當時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了,可是溥儀還住在紫禁城,很多滿清遺老們還妄想著復闢,因此當時的婉容父親榮源花了幾十萬兩白銀賄賂了宮裡的親貴和太妃們,婉容才得以成為皇后。

可見這個皇后當的並不容易,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很多人都認為當皇后是光宗耀祖,在榮源以及家族知道婉容當皇后那一刻,幾乎都高興得暈過去,大家都以家族出皇后為榮,這種情況下,婉容考慮到家族對自己的期望,也是不可能和溥儀離婚的。

第二:婉容剛進宮的時候和溥儀關係很好

婉容剛當皇后的時候,因為自己姿色貌美,溥儀對她還是挺好的,即使沒有夫妻之實,也是對她有很多陪伴的,在紫禁城兩個人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至少比文綉要好的多,文綉才真正是獨守空房,這點可以說明,婉容還沒有被逼的過不下去,沒必要非得和溥儀離婚,至於到了後面和溥儀去了偽滿洲國,自身安全都受到日本人監控,身不由己,能夠保住命就不錯了,還談什麼離婚!

第三:婉容缺少離婚的勇氣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婉容只不過是個封建制度的犧牲品,她雖然和文綉一樣,接受了西方的先進思想,可是卻沒有文綉那樣衝破封建牢籠的勇氣,文綉是因為信仰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度,認為自己呆在婉容和溥儀之間是個多餘,所以毅然離婚,尋找自己的幸福了,可是婉容不是,他是溥儀的正牌皇后,後宮女主人,溥儀的合法妻子,她是割捨不掉這份責任感的。

另一方面婉容本身也缺乏成為普通人的勇氣,任何女生都是有點虛榮的,而婉容的虛榮來自於自己是皇后,她不願意拋棄皇后的尊榮,因為她覺得從古到今,只有皇上廢皇后,卻沒有皇后和皇上離婚的,況且自己也不知道離開了溥儀,自己會何去何從。

綜上所述,因為婉容的出身和家族影響以及婉容本身自己缺少離婚的勇氣,才導致婉容寧願出軌侍衛,也和溥儀得過且過,這就必然釀成她自身的悲劇,最後卻病逝在監獄,屍體被扔到了荒山野嶺,一代佳人,本是如花年齡,卻淪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不禁讓人惋惜!

我是小聰歷史客棧,本文章首發於悟空問答,堅持原創,每日更新,喜歡請關注我哦!


1922年,溥儀娶了婉容和文秀兩位妻子。這兩個人一個是陽光燦爛,另一個則是恬靜優雅,倒也是相得益彰。

二女共侍一夫,必然少不了矛盾。但是婉容和文秀都是大家閨秀,在相互的容忍之下,溥儀的日子也算是過得平靜。溥儀和婉容兩人恩恩愛愛,和文秀之間的關係也還可以,似乎家庭就會這樣和睦的相處下去了。

但是猜忌,矛盾總是有的,一次兩次,問題越積越多,婉容和文秀之間自然也不會永遠那麼的平靜,再加上教育的不同,思想的差距,她們兩個不只一次的鬧到了溥儀身邊。一碗水端平哪有那麼容易,久而久之,溥儀也採取了逃避政策,他越來越少的去文秀那裡了。後來,溥儀開始越來越傾向婉容。他自己也說自己差不多都和婉容呆在一起。

文秀呢?漸漸的她感受到了溥儀的絕情,於是就選擇了和溥儀離婚。

溥儀和文秀離婚這件事情使得溥儀顏面大失。他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離婚了的皇帝了。於是他很生氣,而且他也不反思自己,直接就將過錯推到了婉容的身上,認為是因為她爭風喫醋,所以才使得文秀選擇了離婚這一條道路。

文秀的離開,也使得婉容漸漸的失去了溥儀。溥儀離她越來越遠,慢慢的她心力憔悴,開始消極度日。婉容開始抽鴉片,而且越來越狠。後來她甚至也開始了自己的私生活,什麼大家閨秀,仁義禮智等等的都被她給扔到了一邊。她開始得過且過了。

溥儀這位末代皇帝算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了,先是被離了婚,後來又是皇后給他戴綠帽子,這樣的皇帝也是獨此一家了。

那麼為什麼文秀在不幸的時候選擇了離婚,婉容卻沒有這麼做呢?

她可是皇后,即使溥儀不在是皇帝了,但是她依舊是前朝的皇后,封建禮儀的束縛或許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擺脫。而溥儀和婉容這一生都被束縛在了這個上面。而且婉容的這個皇后更是她的責任,她的家族離不開她的這個皇后。


確實,連傳統的文綉都敢於同溥儀離婚,接受過西式教育,外向活潑的婉容卻沒有和溥儀離婚,即便後來遭到溥儀的軟禁,她似乎也沒有像文綉一樣向溥儀提出離婚,她似乎連這個念頭都沒有,那麼她究竟是虛榮還是因為性格中的軟弱呢?

婉容和文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婉容性格大方開朗,這得益於她的父親給她提供了優質的西方教育,所以在思想觀念上她比文綉要更開放,而文綉接受的是傳統的中國教育,所以當兩個秉性完全不同的女人都成為溥儀的妃子時,婉容憑藉活潑的性格迅速獲得了溥儀的歡心。

文綉為什麼會和溥儀離婚呢?其實內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溥儀對她的冷落,眾所周知溥儀因為小時候被宮女玩弄所以失去了性功能,導致他已經無法行使正常的男女生活,而溥儀給予文繡的不僅是身體,還是精神上的雙重冷落。

無論是在紫禁城裡,還是在天津的寓所,溥儀都習慣和活潑的婉容成天膩在一起,他們一起出門購物,參加聚會活動,而這一切都把文綉排斥在外,文綉對他們來說彷彿就是一個透明人一樣。有一年,當溥儀在婉容的房間裏和她嬉戲時,下人來報告說淑妃文綉正在拿剪刀捅自己的肚子,溥儀聽說後冷淡的說這是文綉拿來嚇人的小伎倆。

可見,文綉出於對婉容的嫉妒,也出於對溥儀的憤怒,在身心受到雙重冷落的情況下,文綉堅定的向溥儀提出了離婚,無論滿清遺老和家族如何反對,文綉都堅定的要和溥儀離婚,這是中國女權和代表中國最高男權的皇帝之間發生的碰撞,文繡的勝利讓溥儀顏面掃地,這個大清國最後一任皇帝走下了神壇。

而反觀婉容在失去了文綉這個情敵以後,她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第一個原因是溥儀成為日本人在滿洲的偽皇帝,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起初,婉容曾想過逃到日本,但是被溥儀身在日本的妹妹三格格知道後,就寫信告訴了溥儀,於是婉容受到更加嚴密的監視,不僅是日本人,還有溥儀。

換句話來說,婉容就像住進了冷宮裡一樣,溥儀對她也漸漸冷落,那麼這時候的婉容為什麼不向溥儀提出離婚呢?我想是因為現實情況並不允許她這麼做,因為日本人需要他們這對「中國人的皇帝和皇后」的金字招牌,所以婉容即便想離婚,溥儀即使同意,可能日本人也不會答應他們。

因為這時候的他們幾乎已經完全變成了受日本人操控的傀儡,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在極度的絕望下,婉容過上了像文綉一樣身心都遭到冷落的境遇,於是她開始採取自我毀滅的方式來面對生活,她染上了鴉片癮,人越發消瘦和瘋癲,她和溥儀的侍衛私通,還生下了一個夭折的女嬰。

婉容無力反抗對生活的不滿以及絕望,只好通過自賤自輕的方式來面對生活。


謝悟空邀請!

兩年前看了《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溥儀的兩個妻子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綉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文文氣氣,不喜歡主動說話,古代大家閨秀的典範;而婉容則是妖嬈多姿,能說會道。兩個人各有特色,但是在婚姻上,兩個人卻走了和性格相反的道路。下邊咱們來分析一下三位主人公。

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被迫退位,清朝結束統治。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的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日本投降後被抓,帶到蘇聯,1950年被押解回國,後來在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因為特赦令釋放,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一生娶過五個女人,大家所熟知就是婉容和文綉了。

婉容:清朝最後一個皇后,也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后。他的名字來自於《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1922年,年滿十六歲的婉容不僅長得好看,還博學多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被選入宮,成為了最後一位皇后。1924年,婉容隨著溥儀離開皇宮前往天津,在天津的時候婉容染上了鴉片。出宮後的婉容,猶如一隻出了牢籠的小鳥,精神煥發,瞬間從一個家庭主婦變成了一位都市女郎,隨後溥儀在滿洲做了傀儡皇帝,相應的婉容也做了傀儡皇后;最後在「八月風暴」行動中被捕,死於獄中。

文綉:溥儀的妃子,她是被溥儀相中照片選入皇宮的,比婉容早了一天進宮,為了在大婚時跪拜皇后。初期,與溥儀關係尚好。文綉是那種問一句答一句的女孩子,所以沒有婉容討得皇帝的歡心。1924年被逐出宮之際,自盡殉情,未果。後來,溥儀要投靠日本人,文綉反對未果,後又加之後妃爭寵,與溥儀的感情出了間隙。1931年伺機脫出天津,登報公開表示與溥儀離婚,「刀妃革命」一夜之間上了頭條;10月正式官宣離婚。後過上了隱居的平淡生活,解放後因病去世。

通過對上邊三人的分析,可以得出文靜的文綉為什麼跟溥儀離婚,一是溥儀獨寵婉容,對文綉很是冷淡,這種冷暴力文綉雖嘴上不提,心裡很是介意。二是溥儀再也不是以前的溥儀了,他為了能夠復闢居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文綉不想做傀儡妃子。三是文綉受到了新文化的衝擊,思想上得到了釋放。所以文綉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跟皇帝離婚的「刀妃」。

那麼前衛的婉容卻得過且過呢?一是溥儀對婉容很是寵愛,不高興的時候可以買買買,反正溥儀的家底比較厚實。二是不管怎麼說,她還是皇后,雖然這個皇后名存實亡,但是頭銜在那放著,也可以讓人虛榮起來。三是婉容染上了鴉片,整個人的精神氣都沒有了,還談什麼離婚呢,能過一天是一天吧。

不管文綉還是婉容,兩個女人都是時代的犧牲品,好在文綉退出的早,沒有被傷的那麼重!

歡迎關注「剛剛才說」,一起來評論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這是《洛神賦》裏的美句,可很多人不知道,末代皇后婉容的字「慕鴻」也來源於此。

婉容,頂著末代皇后的皇冠,卻一生悽苦,最後喪命於鴉片之下。

她,是溥儀的正妻,紫禁城裡坤寧宮的「正主」,儘管當時大清王朝已經不存在,但她依然是宮裡的皇后。

婉容從小家境優越,父親是內務府大臣,思想開明,良好的家庭環境和中西式的教育讓婉容知書達理,外向活潑。

1922年,16歲的她被選進了宮嫁給溥儀。我想,她當時是「期待+害怕+驚恐」。

期待著宮裡的皇帝是她的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害怕的是深宮寂寞,一入宮門深似海。

驚恐的是自己尚未享受夠自由,卻要身為人妻。

不管怎樣,她成了中國最後一任皇后。

婚後的她,和溥儀還是挺合拍的,因為兩人都嚮往西方式的自由和生活,他們取了英文名,騎上了自行車,還喫上了西餐。

雖然被禁錮宮中,但我相信二人是真的相愛。

也許因為這段美好的「初戀時光」潛藏在她的內心深處,讓她始終割捨不下與溥儀的夫妻之情。

而文秀,在溥儀心中只能算作是妾,和婉容比起來,他們的感情淡的多,且沒有共同話題,這也是最後她能夠那麼堅決離婚的一個原因。

婉容過的很苦,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日本人監視下的傀儡困境,再加上在溥儀那裡也得不到身為人妻應有的「滿足」和愛,但她依然不敢離婚,因為她不能,皇后的名號壓著她。

雖然受過西式教育,自己也是個燙著捲髮,穿著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但那個時代的封建禮教思想仍是她的精神主導之一,她不能背叛愛新覺羅家族,因為,她是皇后。

她的家族要保留這份「卑微」的榮耀,也不能讓她離婚。

在顧維鈞的回憶錄中,婉容曾求他幫忙逃出偽滿洲國,她說自己被監視、折磨,她想走。

1933年,她又要求當時偽滿立法院趙欣伯準備赴日的妻子幫她逃走。

她想逃,可始終沒有提出離婚的要求。

哎。。。每次寫到婉容,我心裡都有些惆悵,這個美麗的皇后如果不是郭布羅 婉容,而是李婉容,張婉容該多好。。。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民國,但在北京的紫禁城之中,溥儀依然是皇宮的主人,依然可以對宮中的所有人發號施令,宮中一切的日常開銷也全部由民國政府來提供,可以說在歷代亡國之君中,溥儀算得上是命運極好的一位。

1922年,溥儀在兩天之內連續娶了兩位女子,前一天因為「相片識人」娶了文綉,以方便文綉在第二天跪迎正宮之主——婉容。

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了皇宮,溥儀帶著一家人來到了天津,過起了平民般的生活。但面對兩位妻子,溥儀的態度卻是迥然不同的,相比較於文綉,他則更寵愛婉容。

文綉因為受不了後宮間的爭風喫醋,以及自身從宮中出來後,接受了許多新思想,明白了一些新道理,而且他對即將前往東北接受日本人傀儡生活的溥儀失望透頂,毅然決然與溥儀離了婚,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而面對無生育能力的溥儀,婉容雖然也較為前衛,卻始終沒能走出「末代皇后」的束縛,晚景悽慘,最終死在了蘇聯的監獄之中。

首先,從宮中出來後,婉容雖然打扮前衛,學會了喫西餐、喝咖啡,過上了西方人的日子,但在她的骨子裡,他卻是一個極其封建的人,自始至終她都放不下她「皇后」的名號,雖然這個名號給她帶來不了實質性的利益,但她的確很享受被人稱作「皇后」的待遇。

其次,從宮中被趕出後,婉容就染上了吸大煙的毛病,尤其面對性無能的溥儀,一直處於生理壓抑狀態的婉容對毒品的依賴性更強。在與侍衛私通過後生下一女,被溥儀扔進了鍋爐之中後,婉容就已經處於半瘋癲狀態,每日把感情寄託在鴉片上面,無法自拔。如果與溥儀離婚,誰來支付她龐大的日常開銷,煙癮犯了,買不到鴉片的滋味可是相當不好受的。

最後,作為滿清貴族郭布羅氏,婉容的家族也不會支持她離婚。當年文綉與溥儀離婚,她的哥哥甚至登報罵過她,說自己家族受清朝大恩,妹妹做出這種事真是辱沒了祖宗,使自己一族無顏活在世上。在滿清遺民看來,即使溥儀不是皇帝了,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絕不能做,並且頂著「皇后」的光環,也是給家族爭光添彩的好事情,他們哪裡去管一個女人過得幸不幸福。

婉容的一生是極其悲涼的,他沒有感受過作為人妻的「快樂」,生活異常壓抑,後期在「偽滿洲國」受盡了凌辱、監視,幾次逃跑都沒有成功,自始至終她都沒有活出自己的模樣,她和溥儀一樣,都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和陪葬品。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小油瓶認為,是出於傳統思想的桎梏,捨不得皇后的名號是最重要的原因

郭布羅.婉容出身高貴,受家族影響巨大

婉容出生在內務府大臣榮源府內,滿洲正白旗人,從小生活在富裕寵愛的生活環境下,開明的父親,給了婉容最好的教育,她不經讀書習字,琴棋書畫, 還會說英語,顯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對她影響非常大。

隨著婉容的入宮,嫁給了不能生育的末代皇帝,就開始了她的悲劇生活

一開始婉容剛嫁給溥儀時,由於思想開放,舉止大膽,溥儀非常寵愛,最後成為了溥儀的皇后,在外人看來,一生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但是皇帝溥儀卻有個不能生育的隱疾,心中滋味這讓婉容有苦說不出。

後來溥儀被趕出皇宮,溥儀只帶了她和文秀進了天津的靜園,不久由於婉容的爭寵,溥儀不待見文秀,最後文秀從靜園逃走,並公然與溥儀離婚,溥儀由於此事就不待見婉容了。自此婉容開始了寂寞,孤苦的生活。

與追求自由的文秀相比,婉容卻受制於家族受制於傳統思想

在文秀的思想裏,又一個比封建身份和禮教更被看重的東西,這就是要求自由,要求有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的思想,

婉容的思想,她更看重皇后的身份,她寧願做個掛名的妻子,也不肯丟掉皇后的身份

再一個,婉容的父親、兄長、師傅都不會支持她,反而會給她施加壓力。

於是又想要正常生活,又不能丟掉皇后的尊號的婉容,逐漸走向了私通和吸食鴉片這條不歸路,在自己的孩子被溥儀扔進銅爐之後,婉容就發了瘋,早早地就死掉了。


1911年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幾千年來的帝制到此終結,但紫禁城的皇帝-溥儀依然享受著皇帝稱號同時享受國民政府優待,做一個紫金城內的小皇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溥儀依然享受奢侈生活和應有的尊位,還是紫金城的老大,八旗子弟和滿族最受尊重的人。

1922年文綉和婉容先後被迎娶到皇宮成為了溥儀的皇妃和皇后,享受著的被眾人景仰和尊重的生活,物質上的大肆揮霍,享受著尊貴的對待,之前從來沒有過的尊貴,身邊的親人也會一人得道,雞犬昇天,周邊的變化也會使她得到滿足和虛榮。由一個普通人到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肯定會更加珍惜現在的榮耀。

文綉和婉容同時都是從滿族迎娶的皇妃和皇后,婉容從自己家族地位相比紋綉要高,自然從骨子裡面,享受別人的尊敬要多,而不願看別人的臉色,兩個女人一臺戲,彼此之間是為一個人男人爭風喫醋在所難免,不免會出現一些風波,文秀最終因為不堪忍受這樣的生活,離開溥儀,尋找自己的新生活,好不容易把一個競爭對手比下去,難道不珍惜自己是溥儀的女人和皇后的地位嗎?婉容自然會把皇后的位子看得很重,珍惜溥儀給自己帶來的榮華富貴。

隨著溥儀成為日本的傀儡皇帝,婉容的虛榮生活,也會進一步鞏固,畢竟是皇后,在滿洲國裡面母儀天下,即使內心過得很苦悶,但是外表的虛榮把內心的苦悶比下去了,不願意撕開外表的面紗。溥儀的男人生理缺陷問題,婉容只會放在心裡去忍受,逼不得已據說跟下屬私通,寧可偷偷違背社會道德,也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女人如果走到為物質而放棄內心掙扎,只會走到崩潰的邊緣,所以出現了後來婉容的精神問題不正常,以及婉容吸食鴉片,但溥儀也是一個男人和一個有社會地位的人,婉容的背叛只能忍受,維護好皇家面子。溥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個皇帝不僅有尊貴的地位,盡量不要把自己的污點展現給世人,成為社會的笑料,自然不遺餘力地保住婉容的皇后地位,所以婉容的形婚有她自己的考慮也有溥儀原因。


「紅牆碧瓦初相見,雕欄畫棟誤終生!」婉容的一生大概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1922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在盛大的禮儀下被抬入了紫禁皇城中。然而熱鬧的吹吹打打卻難以掩蓋偌大皇宮的落寞,一如既往的鋪張與奢華卻再也沒有了天家的排場。唯我獨尊的紫禁城,早已不在屬於愛新覺羅家了,皇帝大婚也再是天下頭等大事,因為現在已經是民國了。

16歲的前朝貴族之女郭布羅.婉容,被選進了皇宮嫁給最後的君主,此時已然是遜帝的愛新覺羅.溥儀,對於這個女孩而言,她有些好奇也有些憧憬和擔心,因為她並不知道未來等著她的會是什麼。

一開始的時候,籠中的兩個鳥兒還對彼此充滿了新鮮感。你是皇帝,我是皇后,同樣的年紀,讓他們成為這個皇城中的彼此依靠,他們倆加上另一個小女孩也就是皇妃文秀,既是夫妻,又是沒有代溝的玩伴。

人是羣居動物,誰都害怕孤獨,在沒有手機和互聯網的時代,他們在狹小而密封的宮裡,他們便是彼此緊緊抓住的稻草,過著相依為命的脆弱幸福。本來大家都以為,皇室的生活也就是這種一眼可以看到未來的樣子了。

可是後來,這種看似穩定的局面被馮玉祥打破了。馮玉祥率軍來了北京,覺得皇室太過蛀蟲,便將溥儀一家逐出皇宮,十倍縮減每年的優待費。

憤憤不已的溥儀覺得受到了侮辱,「蝸居」生父載灃的府邸更讓他覺得人生有了很大的落差,他還做著復國的夢,於是他和找到他的日本人一拍即合,隨即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從天津輾轉去了東北,建立了滿洲國。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兩位妻子也發生了兩件故事,而這兩件故事似乎有著一些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是文秀,文秀的故事震驚中外,當然最感羞辱的是溥儀。文秀因為種種原因,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溥儀個人能力的缺陷,導致文秀不堪忍受,最終性格大膽的文秀在報紙上公然與溥儀宣佈離婚,要做一個新社會的女性,此事震驚中外,無奈的溥儀還給她一筆錢,讓她不要提起有關溥儀的隱私之事。

而婉容呢?婉容在文秀離開之後便遭到了溥儀的冷遇,原因是溥儀認為文秀的離開正是婉容所造成的,因此對其態度非常惡劣,在此期間極其冷淡。

據傳讓這個忍受孤獨的「皇后」心裡更為痛苦是無能的溥儀還把自己作為禮物獻給一位日本軍官。但是即便如此,軟弱的婉容依舊沒有離開「皇帝」溥儀的決心和魄力。

後來更是得過且過,以沉淪作為報復溥儀的方式,不僅染上了鴉片,還與溥儀的侍衛進行私通誕生了下一個孩子。最後可憐的婉容活在孤獨和監禁之中!此事被記錄在溥儀所寫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

在婉容的悲劇裏,她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不懂去為自己抗爭,人生既然如此艱難,像文秀一樣衝出去也許很難,但是衝過去了也就是碧海藍天。本來就是無邊深淵,為何還要苦苦站在原地等待苦難呢?

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相比較婉容和文秀,似乎一點也不假!

小皇帝正妻的名號可是很難得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