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高达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是俄罗斯噬土成性特质的最终体现。

从东欧平原上名不见经传的莫斯科大公国到如今恐怖的巨大国土,俄罗斯一直在向四面八方猛烈扩张,所谓的“不像南打,只向北进”的说法,是极端片面的。

17世纪的俄罗斯,诞生了一代雄主彼得大帝,这个立志将俄罗斯推向世界的国王,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为学到欧洲最新技术,甚至乔装打扮混入代表团。而后彼得一世为争夺大西洋出海口与北方强国瑞典进行了长达30年的“大北方战争”,最终夺取圣彼得堡。

而这还不是彼得大帝的最大贡献,他的最大贡献,是为俄罗斯后人确定了“走向四大洋”的宏伟扩张战略,即俄罗斯要努力成为濒临四大洋的国家,而且俄罗斯的土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后世的俄罗斯君主正是在彼得大帝遗嘱的指引下,开始了野蛮而血腥的扩张历程。

但是俄罗斯的扩张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俄罗斯西部的欧洲地区,自大航海时代之后就是强国林立,俄罗斯在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不及西欧各国的情况下,想要向西夺取西欧国家的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西南方向的扩张似乎也并不乐观,虽然国祚数百年的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但俄罗斯彻底击败奥斯曼帝国,夺取巴尔干半岛及夺取黑海出海口的努力,始终未能奏效。特别是第九次俄土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在英法等西方列强的群殴下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完全控制黑海,并夺取土耳其海峡的成功变得遥不可及。

相比之下,俄罗斯在南部的扩张要比西部和西南部简单得多。

因为准噶尔汗国的存在,以及国内反抗势力的风起云涌,清朝始终不能抽出精力对付来自北方的沙俄,而且由于彻底解决蒙古等游牧民族问题的政治需要,清朝还有意引进沙俄的威胁,以使蒙古更加依附清朝。

所以尽管清朝前期对沙俄有较大优势,清朝统治者仍采取了妥协和保守的策略,这让沙俄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1727年《恰克图条约》,清朝承认了沙俄对贝加尔湖以东以南数1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非法占领。

而在清朝由盛转衰后,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19世纪的沙俄不仅侵占了整个中亚地区,还夺取了清朝的外东北和外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为实现向南扩张,夺取温暖出海口的目标,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世纪末制定了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即从新疆乔戈里峰到海参崴之间画一条直线,线北土地全部划归俄罗斯所有。

虽然日俄战争的惨败,让沙俄实践“黄俄罗斯”计划成为泡影,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出东北,但沙俄南下的步伐并未就此打住。因为1911年,沙俄就趁辛亥革命爆发,清朝风雨飘摇之际,煽动漠北喀尔喀蒙古自立,并在1945年彻底实现目标。

可以说俄罗斯一刻也不曾放弃向南扩张的想法,因为俄罗斯本就是中高纬度国家,他们对温暖的南方有着天然的偏爱。

但是即使向南扩张最容易,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在南方的扩张没有阻力,因为很多国家和俄罗斯一样,对温暖的南方同样缺乏免疫力。所以即使南方国家不反制,周边虎视眈眈的列强也不会坐视不理,日俄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向北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在17世纪沙俄向西伯利亚猛烈扩张时,北极还不是战略要地,亚太还不是世界政治的重心之一,再加上天寒地冻的环境,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乌拉尔山以东的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等,在沙俄先进的武器装备下纷纷灭亡,和沙俄达成交易的哥萨克骑兵,有着向东扩张的无穷动力,这使得西伯利亚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彻底成为沙俄的囊中之物,连白令海峡彼岸的阿拉斯加也未能幸免。

所以俄罗斯并不是不向南方扩张,只是向南扩张的阻力越来越大。俄罗斯也不是只向北扩张,因为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同样也不是俄罗斯最青睐的地方。

和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对领土有无穷欲望的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说过,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这意味着俄罗斯的扩张方向注定是四面八方的,向北有之,向南向西向东更有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