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脸书上成立了一个《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讨论社团,欢迎大家加入!

前言: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的续集,《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2》(Busting Loose from The Business Game)终于出了中文版!(是简体中文版本)。

  之前其实在阅读完《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后,知道这本书有续集,就毫不犹豫买了英文版。但是因为自己英文程度只能略微了解大意,所以很简单的翻阅过去后,觉得跟第一部真的差不多,第一部似乎已经包括大部分的重点了,所以没有在部落格和社团多做介绍。现在有中文版后,我想可以再细细发深入享受,并能体会作者的观点,更深入运用流程!

  在这个部落格和脸书社团的讨论中,我发现,有许多踏上第二阶段的朋友遇到了「灵魂暗夜」(或我称之为「转换实相挫折期」),事情看起来似乎比原先的更艰难了,全像图似乎没有变化,以致于到后来就没有动力再继续使用流程。我给的建议其实和作者一样,就是一直运用流程--在我的经验中,真的一切事都能迎刃而解!不过,我并没有很有系统的说明为什么要这样的理由。而作者在这章中,运运许多比喻,把灵魂暗夜的原因写得更详细,也更能唤起继续进行流程的动力,也回答了很多大家心中的疑问,所以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P.S.我在阅读《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2》英文版时,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想要分享这章给大家。只是自己一直有好多事、好多彩蛋要取回能力(而且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翻译的好:P)。所以把这件事就一直悬在心里~
  如今,在我的全像图里出现这本书的中文版,就迫不及待分享这章给大家啦(本来以为这本书中文版不会问世的,没想到扩展的自我带给我这样的惊喜!深深感谢和赞赏我自己创造了这一切^_^)!

 

第14章 当事情难以进展时

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我和问题同在的时间比别人更长。
(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
                                                                                                 --爱因斯坦

   有一句第一阶段的古老格言是这么说的:「当事情难以进展时,难事就变容易了。」(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我总是这样解释那句格言的意思:当生活中的事情变得真正困难时,如果你强壮有力、意志坚强,那么你深入事情本身,会发现你并不知道自己具有的某种形式的内在力量,真的发现你由什么组成的,并使自己继续前进,直到你最终克服那个困难。

    在第一阶段,这句格言经常被用来加强第一阶段的原动力──通过激励人们在一条难走的路上坚持不懈。那条路从未改善,而且只是带来无尽的痛苦。尽管如此,玩第二阶段的游戏时,你却可能遇到一种相似的体验。我在自己第二阶段的游戏旅程中曾不止一次体验过。除了我在上一章讨论过的挑战以外,在第二阶段的游戏的路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候,即你的游戏旅程好像极具挑战性、极其强烈、压倒一切,以致你想要认输并放弃──尽管你知道,一旦你穿越云层,不寻常的机会还是可能有的。我称那些体验为「灵魂的暗夜」(dark nights of the soul)。

  具有讽剌意味的是,恰恰就是在这样黑暗的时刻,你常常最为接近在云层中钻出一个洞,并感受最大程度的扩展和转变的时刻。当我体验那样的暗夜时,我常常跟「扩展的自我」进行只有我一人说话的单向谈话,这样的时候,我会生气地说:「我的第一阶段真是太难了。这第二阶段的游戏旅程更是太难了。如果这就是预料会发生的事,那么让我离开这里吧。我已经受够了。我再也不要这样做了。」

   在我第二阶段的游戏旅程中,我一定不下百次地深切感受过像那样的无助和无望的感受。然而,在我坚持使用「流程」工具并从中扩展自己之后,我开始看到、感受到了某种迷人的东西。我开始看到、感受到了那样的无助和无望的感受并不是对此时此刻的反应(were not real-time)。我开始看到、感觉到那样的感受是我自出生到三岁时感受的重现(在之后的日子这些模式一直自我复制),当我所创造用来实现第一阶段的奇迹的最大模式,正被创造和锁定的时候。我发现当一出即时上演的第二阶段游戏戏剧情节慢慢展开时,那些情节就会在我心里触发与以前同样的感受。这出即时上演的戏剧是原来那出戏剧的重演,而那被触发的感受也是以前感受的重现,伪装得很巧妙,所以很长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它的「真相」。

   当我挖出一个足够深的隧道,想要在那个模式的云层里钻出一个洞(现在我称之为「章鱼模式」),并且当我能够感受其中的「真相」的时候,我对自己作为「那么令人惊异、那么巧妙地伪装起来的感受(原本的和重现的)的创造者以及那些感受本身」的赞赏和感谢,扩展到了如此巨大的程度,让我震撼不已。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这个感受的情况,即我现在称作「章鱼模式」的感受,请访问我的网站上下面的网页,下载我专为你创作的语音档:www.bustingloose.com/octopus

Image1

 

   我们并不需要「灵魂的暗夜」以获得解脱或者穿越云层,但是许多游戏玩家感受过「灵魂的暗夜」,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花时间来讨论它们的本质和意义,为什么我要给你提供支援,以防你把自己带往那样的境地的原因。

   如果你有一个灵魂暗夜的体验,那么到底在发生什么呢?一个巨大的谎言正在起作用。而当巨大的谎言起作用时,就有一个使这些大谎言现形的巨大储存室,就有一个钻探并在云层中钻出洞来不寻常的机会,因而还有一个在全像图上体验非凡扩展和转变的机会。

   「灵魂的暗夜」还有一个表现方式,即你想要放弃的原因,不是因为它那么艰难,而是因为你对我个人、对「解脱模式」,或对这两者都存有严重的怀疑。你还记得我们讨论史恩•康纳莱主演的电影《将计就计》(Entrapment),目的是说明我们安装于第一阶段的保安系统,使我们远离「真相」和我们的力晕、智慧、丰盛以及「真正的喜悦」吗?如果不记得了,你可以在第四章结尾处回顾一下。

   好了,继续说那个比喻吧。想像你已经建造了一个精密的保安系统,像那部电影里的一样,来保护存放在你的博物馆里的一块宝石。再想像一个手段高明的窃贼,能够突破你所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手里拿著那块宝石,就离开博物馆了。如果你有保护那块宝石免于被偷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那个窃贼说什么呢?「那块宝石是赝品!那不是真宝石!」对不对?那是你最后一招,最后的努力,因为别的所有措施都失败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以一种投入的、尽责的方式,玩第二阶段的游戏一段时间后,而且你也体验了对我个人和对「解脱模式」本身的怀疑的话,这其实是你的「扩展的自我」在你面前向你显示,你的保安系统多有效(或能多有效),你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幻想家,通过最后的努力──最后一把努力往往极为有效!只管使用「流程」工具吧,坚持使用下去,那么那些感觉会弱化并离开的。那些感觉有可能还会回来,有可能不会再来。如果那些感觉回来,就再用「流程」工具,尽可能多地使用,那么它们会自行解决──一劳永逸地。

   要想使我们第一阶段奇迹的幻象显得真实,而且误认为我们正处于「真实的我们」反面,这些幻象就得制造得极其复杂、细节丰富、有多个层面。如果你窥视一下,那个使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或任何令人惊异的特效)显得真实的电脑软体及其所有层面,你将会大吃一惊。

     我喜欢使用洋葱的比喻来说明这么一个关于某个物体的概念:该物体有著许多层面,合并起来创造成一个看起来坚实的物体。为了拆解或解剖你「扩展的自我」在第二阶段里带你去的主要幻象,你就得一直不断地回到那个幻象的中心,并窥视那个幻象的更多层面。

 

1289185636

在第二阶段,我们不断回到幻象当中去,直到剥开「扩展的自我」要我们检查的所有层面

 

   为什么你的「扩展的自我」想要你剥开那样一个幻象的许多(甚至所有)层面呢?因为每当你穿越一层,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构造(那些信念、判断、结果、在你的生意和个人生活里的重复,等等)时,你对自己如何创造了这个幻象的赞赏和感谢就会升起,直到你对整个幻象和你的创造者角色的全然的赞赏和感谢(像火箭般)迅速升起。

   这里有一个例子,说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喜欢基佛•苏德兰主演的那部叫《24》的电视影集。在开播两年之后,我发现了该部影集所有能买到的两季的DVD。我买了我错过未看的两季的DVD,观赏,并喜爱这个节目。然后,我在盒子里另外的DVD上发现了附赠的特别附录。在附赠的特别附录里面,有一些对节目的制作者、演员以及全体制片人的访谈影片。他们给你看了用于这个节目的设备的实际情形,他们也给你看了几个特逼真的幻象和特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在我看过影集之后,我给予这个节目的赞赏和感谢已经很高了,但在我看过附赠的附录之后,我给予这个节目的赞赏和感谢更加高涨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慢慢剥开内层」,看到了越来越多有关我所大为赞赏和感谢的幻象是如何被创造的情况。如果你有类似体验,那么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你没有类似体验,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个想法。

    当你慢慢剥开你如何创造第一阶段的奇迹的幻象的内层,来赞赏和感谢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如何运作的等,这时候,一个相似的动力就发生了。在我第二阶段的游戏旅程中,每当我感受一次「灵魂的暗夜」时,在我从云层钻出的洞口后,我走出来到另一面,表达不寻常的赞赏和感谢给我自己(作为创造者)及幻象本身(包括故事的具体情节、层面、演员及合起来创造出幻象的特效)。

   为了把这个重点说清楚,现在让我和你分享另外一个比喻。稍微想想钢铁吧,钢铁是一种坚硬、牢固的物质。如果你想把钢铁铸造成具体的形状──车门、桌腿或桌面,你首先必须把钢铁加热到极高的温度,直到它变软。然后你铸造它,再次冷却它,而且把它永久地固定成那个形状。然而,如果你以后还想把它再铸造成一个新形状,你就必须重复上述整个程序──把钢铁再次加热,使它变软,然后重新铸造,并冷却它。

   继续分享这个比喻。实现第一阶段的奇迹,就像把钢铁加热,倒进一个和它本来的形状相反的受限制、受束缚的模具,然后冷却它,固定成那个形状。到第二阶段,当你想把那个形状再铸造成拥有无限力量、智慧、丰盛以及「真正的喜悦」的形状,你就必须再次加热它,以便它变软,可以被铸造成任何形状。你在第二阶段体验的诸如不舒服、压力大或灵魂暗夜的体验,其实就是你必须自己生产出来以便铸造成某种形状的「热量」。

2010817_Global Steel Company[1]

 

    在结束本章之前,我们再分享一个比喻吧。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太阳和乌云的比喻,包括钻探、隧道以及云层里的洞。想像在第二阶段,你的「扩展的自我」带你到一处云层说:「我们从这里开始挖掘吧。」所以他/她用故事情节把游戏模式嵌入「能量场」中,来支持你钻探云层,使你进入那些故事,并让你开始使用那些工具来钻探。

   想像你一直钻探,已有一会儿了,而且你已经钻到了某条隧道3/4的深度了,并且即将从那个隧道挖出一个洞口。然而你并不知道你已经在隧道挖掘了3/4的深度,所以你很可能会感到沮丧,就好像你一直钻呀钻、钻呀钻,却没有丝毫进展,尽管你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对不对?你甚至会想放弃、认输,尽管你已走了这么远,而且即将取得突破,对不对?当事情难以进展时,记住这个景象吧(如果事情真的难以进展)。不管你在任何时候感觉如何,只要你在使用工具,你就处于笼罩著云层的一个隧道里,你在钻探,而且你在朝著在云层里打开洞口的目标前进。

   最后,在第二阶段里有这样的时候:当你钻呀钻、钻呀钻,并且钻开一个洞口,而且当太阳开始照射进来时,你全像图里的某个事物就会发生巨大的转换。你可以说是在舒适地晒著太阳,感受自我的扩展和「真正的喜悦」。但是当你被带到云层的另一处、另一个模式的时候,那就像被人拆了台而失去立足之地,也许也像你根本未曾在云层里钻出一个洞口,或取得任何进展一样。

   在那样的情景里发生的事情就是,你确实钻通了一条隧道,你确实打出了一个洞,而且你确实体验和感受了扩展和转变。这一切都是实在的、真实的,但是然后你的「扩展的自我」说:「好吧,我们到云层的另一处去,开始在那里钻探,以便我们能更多地扩展和转变更多事物。」这就像被人拆了台而失去立足之地,也像你失去某个东西或根本未曾拥有过那个东西,但那并不真实。你只是在钻探一条新的隧道,比起你舒适地晒太阳时感受到的温暖,那条隧道是又暗又冷。尽管有那样的感觉,你却正走在实现更大扩展、更大转变,甚至有更多阳光照进你的全像图里的路上,尽管它在感觉上并不是那样。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想要看这样一部电影,能说清楚我在这一章里提出的观点(以多种感觉并用的方式),有关为什么第二阶段的游戏旅程得那么强烈、无情、艰难,为什么在我们忙于颠覆真正的大幻象、大谎言的时候,那个「热度」得要那么高。请和麦可道格拉斯一起验证《致命游戏 》(The Game)吧。你将会被震撼!

   当你准备好了要从我们一直进行的理论层面的讨论转变,而且发现我在钻探云层时所遇到的事情,以及第二阶段的游戏的其他玩家在钻探云层时所遇事情的具体的、琐碎的、日常的、实际的细节时,请翻页,开始读第十五章吧。

----

 注:1.本译文来自华夏出版社所出版的《你值得过更好得生活2》,部分译名、句子与语气经过我的修饰以更顺畅。

       2.我部落格里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笔记:第十二章-过来人怎么说也和这个主题有关,可以一起阅读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