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羣書,尤其喜愛閱讀地經圖志一類書籍,對外面浩瀚玄奇是世界無限嚮往。

少年時,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因為有年邁的母親,不忍成行。徐母心胸豁達,通情達理,與父親的「志行純潔 」比起來,母親的「勤勉達觀」對徐霞客的影響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 」,積極鼓勵徐霞客放心遠遊。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歲的徐霞客終於正式出遊。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鄉。

從此,直到五十四歲逝世,大半的光陰他都在跋山涉水,披星戴月。

尤為令人敬佩的是,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困苦,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他都堅持把自己的見聞,考察的收穫記錄下來,整理成冊。

正是這樣的堅持與執著,一天一天的丁點涓流,日積月累,終於彙集成河,成就了我國歷史上的汪洋鴻章,亦正是他執拗的一筆一劃,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

了不起的徐霞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