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出行資金模式很「現代」,有點像今天的「窮遊客」。

資金來源有以下幾種:

1.家中積蓄

徐霞客祖上曾富庶過,是「江陰望族」,祖父時家道中落。其父徐有勉勤勉務農,耕讀持家,家境有所恢復;徐霞客十九歲,父親去世;徐霞客繼續「力耕奉母」至母親去世。徐霞客家有田二十畝左右,這算是徐霞客的資金基礎。據《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估計,每明畝生產2.31明石原糧,明代的一石相當於現在的1.0225市石,每市石原糧按照134市斤計算,則平均每明畝生產原糧316.5市斤,則徐霞客二十畝明畝年產6300斤原糧(明一畝相當於現在的0.9216市畝,則明代的畝產量是平均每市畝生產原糧343.424市斤。)這是徐霞客旅遊的基本支撐。

2.借債過度:崇禎九年九月三十日徐霞客(徐當時五十一歲)出行至杭州記到:「是日復借湛融師銀十兩,以益遊資。」崇禎十年二月十一日遇盜後,二月二十六日,徐從朋友金祥甫處借銀二十兩,代價是徐家20畝田的田租。「是日忽鬮一會。得百餘金,予在寓知之,金難再辭,許假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畝立券付之。」。

3.賣物救急:崇禎十年二月十一日,徐霞客途至湘江遇盜,徐霞客將行李拋入江中,赤身跳水逃走。強盜走後,徐霞客幾乎一無所有,「鄰州客戴姓者,甚憐餘,從身分裡衣、單褲各一以畀餘。餘周身無一物,摸髻中猶存銀耳挖一事,遂以酬之,匆匆問其姓名而別」。

4.藉助官方:崇禎十年十月初十,中軍唐玉屏給了徐霞客一塊馬牌,馬牌是明代軍事人員給驛站出示的信物。在明初驛站管理非常嚴格,非軍事人員使用驛站是重罪。到晚明制度廢馳,徐霞客利用馬牌解決了食宿問題。沿途驛站開始為他徵用民夫抬轎子,喫飯也有人供應。

5.IP變現,朋友資助:徐霞客旅行日記傳播,成了名人,IP效應顯現。徐入滇之後認識了昆明名士唐大來,唐大來資助了他旅費,還為他寫了不少「介紹信」,找朋友一路資助。徐霞客在旅行最後一站雞足山,全身發疹塊,兩足俱廢,由仰慕他的麗江木土官資助路費並派人護送回家。

徐霞客人生是在明晚期,社會逐步動蕩;當時朝政腐敗,不過江南地方尚富庶安定,經濟系統還發揮作用,民風基本良好,這都是徐霞客能窮遊天下的外部環境。


徐霞客家是有錢的,但也只是有點錢,沒有太多錢,按現在的標準,一年出去旅遊一次也就夠了。

但徐霞客是長年旅行,一年只休息一次,他的經費從哪裡來呢?

先看看花費項目:

  1. 餐飲費:基本不需要,徐霞客去的地方,也沒什麼餐館,每次出發都是自帶乾糧,喝的水都是山裡的天然礦泉水,他還很扛餓,據記載能餓七八天沒事,當然不排除喫野果的可能性。

  2. 住宿費:基本不需要,徐霞客去的地方,當年都沒人去,別說快捷酒店了,連黑店都沒有,樹林裏,懸崖上,打個地鋪就睡了。

  3. 門票費:也沒有,當年,如果有人在徐霞客去的地方收門票,只能說明他水徐霞客還厲害。

  4. 挨宰費:也沒有,有可能遇見強盜,但他的穿著不會比強盜更可憐,怎麼好意思再搶他。

  5. 導遊費:這是省不了的,對於旅行家來說,這一筆費用是省不了的。

徐霞客是徒步旅行,邊走邊問,路就在鼻子下面,問個路一般是不要錢的。

徐霞客在當時並不是名人,是死後纔出名的,得到資助的可能性比較小,經費還是從家裡出的。

雖然家境不富裕,但徐霞客也只有導遊費的支出,他會付給別人錢,也會幫別人忙,讓別人當個免費導遊,能省則省。

於是他穿著儉樸的衣服出發了,沒有隨從,帶著乾糧,獨自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喫苦,不怕挨餓,一年只回家一次,只是因為山就在那裡。


一、祖上積蓄

徐霞客出生在江陰的一個富庶家庭,祖上都是讀書人。他從小就受到其父徐有勉的影響,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父親死後,母親更是鼓勵徐霞客出門遠遊。徐霞客旅行前期的經費大多是來自家中積蓄,可家中仍有老母需要贍養,這些積蓄不足以承擔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家中的積蓄只是徐霞客旅途經費的一部分來源。

二、向好友藉資

徐霞客前期經費有家庭資助,可到了後期,家中財產逐漸用完,經濟大不如前。這些都並不能阻止徐霞客繼續出門旅行,他開始向朋友借錢,用來充當旅途經費。曾向地方友人寫信,請求資助些盤纏,幫助徐霞客解決旅途中遇到的困難。

三、變賣衣物

徐霞客遊歷期間曾遭遇過幾次強盜,險些喪命。在他第四次旅行中經過湘江,行李和盤纏都被強盜洗劫,最終跳入江中逃過一劫。脫險後,徐霞客繼續前行,每到一地就變賣身上值錢之物,包括綢巾、夾衣、襪子等。這些衣物雖然變賣不了多少銀兩,但也足以支撐徐霞客到下一目的地。

四、官方驛站

驛站是古代提供給官員途中免費食宿,更換馬匹的地方。徐霞客雖然不是朝中官員,可是明末驛站制度出現很多弊病,吏治腐敗,管理混亂,這間接給予了徐霞客旅途中一定的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徐霞客,又名徐弘祖,是現江蘇省江陰市馬鎮南岐村(馬鎮現已改名為「徐霞客鎮」)人,要知道他的旅行經費來源,就必須介紹一下他的家勢。

徐霞客的父親叫徐有勉,祖上是江陰地區最大的地主,大到什麼程度呢?據江陰市中國徐霞客旅遊博物館講解員說,徐霞客祖父手上,江陰市有三分之一的田地是他家的!他父親也是一個旅遊愛好者,到他父親去世時,雖然用去了一部分,但大部分田地業產還是存在的。那我們就來算一算他家一年的田租收入:江陰有9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就是300平方公里,一平公里1500畝,就算他父親用去一半,他家也擁有田地20萬畝,明朝農民交田租是五五分或四六分,地主得五成或六成,按畝產300斤糧食算,每年田租就有三千萬斤糧食,按一元一斤的糧價算,光田租一年就有三千萬元!

如此巨大的資金來源,夠不夠徐霞客長年在外遊山玩水?!


首先,徐霞客家是江南大地主,在當年的交通和經濟條件下,普通人不要說遊歷名山大川和整天寫遊記了。能讀書的家庭都是有一定經濟支撐的, 徐的祖上曾經和唐伯虎同科考試,因為科場弊案兩人都被取消了科舉資格。導致徐家後人以後對科舉都不很熱心。開始醉心於山水。

其次,徐霞客家畢竟是著名的文化人和旅行家。在明朝那樣的識字率下。雖說文人相輕。但很多人幕於徐霞客的名聲。會提供資助。比如最有名的雲南麗江土司木增,在徐霞客晚年生病,僕人拋棄了他偷偷拿著銀子溜走的情況下派下人把徐霞客從雲南歷經150多天安全送回老家。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沒錢的話,遠方就是個笑話。

徐出門是有僕人的,他家是大地主,富二代一枚。

易中天說過一句話,我特服:「經濟自由是意志自由的前提」。努力吧,騷年!


徐霞客家裡是大財主,給他遊歷天下打好基礎.

徐霞客遊訪四海,基本上是徒步旅行.

徐霞客他開創了世界窮遊的先河,是窮遊的祖師爺.


跟唐伯虎一起趕考的徐經,就是徐霞客的太爺爺,有名的大地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