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官網公佈的《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擬抽檢博士學位論文約6000篇,抽檢比例爲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學位數的10%左右。媒體報道後,引起廣泛關注,人們紛紛感慨:研究生畢業難度更大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也關注研究生培養問題。

事實上,學位論文抽檢一直是教育部門管控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開展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抽檢比例逐年提高,抽檢工作整體比較成熟。爲何此次新聞引發熱議?這和研究生培養質量與社會期待不完全匹配、學術腐敗與造假消息頻傳不無關係。在高校自主辦學權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研究生特別是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數量迅速擴張,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入口關、培養考覈關、畢業出口關是否下足了功夫、是否深化了公開、是否加強了監督等,都引人關注。頻現的學術論文造假不禁讓人關注高校自身論文查重、外檢、答辯體系是否嚴密。作爲高層次學歷教育,確保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嚴格把好入口、過程和出口“三關”。

嚴把招生入口關。研究生招生中,高校獲得了招生計劃之外的多數自主權,培養單位在目錄設置、專業考試命題、閱卷上獲得了較大的自主空間,博士研究生招生還被賦予更多自主的“申請—審覈”制。這種情況下,考驗的是高校是否制定了科學、嚴密的選人考覈關口。近年來,博研延畢不斷增加,試行多年的“申請—審覈”制是否發揮了招生入口擇優功能機制有待考驗。所以,從源頭上保障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首先應織牢招生入口關。無論是統一考試還是“申請—審覈”,重點在於優化機制使其在人才選拔、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中發揮篩選作用。構建科學攬才機制,應從源頭上促使報考學生實現分流。注重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對招生過程的監督,防止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努力避免統一招考“一刀切”造成某些拔尖人才被埋沒,在擴大自主招生的同時防止學術近親繁殖、學術階層固化。

嚴把培養過程關。近年來,網上不時出現研究生學習“放養式”管理、導師與研究生關係異化的報道,研究生教育培養與管理是否嚴格,直接決定其培養質量。在賦予導師爲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同時,要統籌處理好招生數量與招生質量的關係,明確導師培養權利與義務,保障統一要求與專業特色。導師招生人數過多,必然導致“放養式”管理,應建立招生計劃與培養質量掛鉤機制,引導導師向注重培養質量轉變,確定立德樹人的核心任務,使其在享受培養權利與權益的同時對培養質量守責負責。建立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專業特色的培養體系,從機制上保障培養過程可管可控,讓追求質量成爲師生的共識和行動,切實改變“放養式”管理,形成導師適度監管、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嚴把畢業出口關。在嚴進嚴管基礎上構建嚴出的把控機制,從而在源頭上、過程上自然生成考生分流機制。加大對以學位論文爲重點的審覈力度,通過嚴格的自查、他查機制,從程序上確保學術規範與論文質量。加強對以學位論文爲重點的核準尺度,在源頭、過程中加強指導,對學術創新和問題解決無所增益的論文、對學術不規範的論文實行一票否決。拓寬對研究生綜合素質考察的廣度,建立針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研究生有所差異的考覈標準,科學開展對除學位論文以外的其他可表徵水準成果准入與考覈,提升培養質量。

在“雙一流”建設大背景下,研究生培養質量水準越來越受到重視。建立嚴進、嚴管與嚴出“三關齊嚴”的培養機制,實施學位論文以外的多元考察,保障辦學自主空間與統一規範要求協調,既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發展方向,也是當務之急。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