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李守力著《周易密鑰》,為文化傳統平台「輕鬆學《易經》」課程推薦的學習資料,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轉載敬請註明出處。

本文創作和修訂記錄如下:

原文:2010年11月17 日22:04:47字數:3795

更新:

2014年1月1日 11:27:16字數:3522

2014年3月12日 11:31:02字數:3559

2015年11月4日 10:24:49字數:3589

一、《周易》經傳涉及「馬」的卦爻辭共有十二條

1.坤卦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彖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解讀:

干寶注《坤》「利牝馬之貞」曰:「行天者莫若龍,行地者莫若馬,故乾以龍繇,坤以馬象也。」《坤·彖》云:「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王弼注曰:「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按:

朱熹《本義》:「陽大陰小,陽得兼陰,陰不得兼陽。故坤之德,常減於乾之半也。」

乾為天、為君,「天子馬曰龍」(《公羊傳》註疏),故乾為龍;坤為地、為母,得乾馬之半,故坤為牝馬。

2.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解讀:

屯六二為震卦中爻。震為馬。六二臨於初九陽爻之上,陰乘陽,陽為馬。

3.屯卦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解讀:

屯卦六四下臨震卦。震為馬。

4.屯卦上六:乘馬班如。

解讀:

屯卦上六處於坎卦,坎為馬。臨於九五陽爻之上,陰乘陽,陽為馬。

5.賁卦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解讀:

賁卦六四為互體震卦中爻。震為馬。

6.大畜卦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解讀:

大畜卦九三即是大畜之損,三爻為互體震卦之中。震為馬。震為輿。

7.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解讀:互坎為馬,坎為三。

8.明夷卦六二: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

解讀:互坎為馬。

9.睽卦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解讀:

初爻動,變為坎卦,坎為美脊馬。

10.渙卦初六:用拯馬壯,吉。

解讀:

渙卦下坎,坎為馬。

11.中孚卦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解讀:

中孚卦六四居於互體艮卦之中,艮反象震,震為馬,取反義「馬匹亡」。

12.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解讀:

隨卦下震,震為馬。

以上十二條,有六條釋震為馬,六條釋坎為馬,一條釋坤為牝馬。基本符合《說卦傳》:

乾為馬,震為龍。

乾為天……為老馬,為良馬,為瘠馬,為駁馬。

震為雷,為龍……其於馬也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

坎為水……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

陽者,健行,馬也。除了艮為止,沒有馬象,其它陽卦都有馬象。

二、《周易》乾坤的「龍」與坤卦的「牝馬」

1.乾卦: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2.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按:

《說卦傳》震為龍,陽卦(艮除外)為馬。《周易》乾坤二卦言龍、言牝馬與《說卦傳》不合。

以前我曾用龍、馬的關係論證:

《周禮·夏官·廋人》云:「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公羊傳·隱公元年》註:「天子馬曰龍,高七尺以上;諸侯曰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駒,高五尺以上。」

漢儒孔安國注《論語》及《尚書洪範》云:「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

《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可見龍與馬總是聯繫在一起。再說,按《說卦傳》震為龍,震為東方蒼龍。

《石氏星經》「房宿:房四星名天府,管四方,一名天旗,二名天駟,三名天龍,四名天馬,五名天衡,六為明堂,是火星。」

《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房、心。……房為府,曰天駟。其陰,右驂。……房南眾星曰騎官。」

駟:讀sì,從馬,四聲(因聲求義,四也)。本義: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駕四馬之車徐鍇曰:「四馬也。」《玉篇》:駟:四馬一乘也。

西周時期房宿(天駟、天龍)成為東方蒼龍的主星,於是震為龍為馬。

三、《周易》「陽九陰六」

然而從乾卦《彖傳》和《文言》可知,乾卦是以九喻龍,描述的是龍在不同時期的活動。

乾《彖》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文言》: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六位時成」與「時乘六龍以御天」連讀,「六爻發揮」與「時乘六龍」連讀,此明言乾卦的六個陽爻為龍、九為龍。

「周人尊夏」,《尚書》之《康誥》、《君奭》、《立政》諸篇每以「區夏」、「有夏」自居。《逸周書·周月解》曰:「夏數得天,百王所同。」「九」為夏數之本,大禹時期「九」成為一切事物的主旋律,天地萬物的垂象無不是九數。

姜亮夫《楚辭論文集·九歌解題》說:「九乃夏數者,謂夏族之尚九也。蓋夏族中心之人曰禹,禹字從蟲從九,即後虯字之本。九者象龍屬之糾繞,夏人以龍虯為宗神,置之以為主,故禹一生之績,莫不與龍與九有關:鑿龍門(見《墨子》、《呂覽》、《淮南》、《史記》、《吳越春秋》、《屍子》),青龍生於郊(《呂覽》),黃龍負舟(《呂覽》),神龍為御(《山海經》),父有化龍之傳,祖有句龍之名,尊灌用龍句(《禮·明堂位》),簨虡以龍飾(《禮·明堂位》);洪水既治,即宅九州,封崇九山,決汩九州,陂障九澤,豐殖九穀,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國語》、《墨子》),灑九澮(《墨子》),殺九首(《山海經》),命九牧(《新書》),作九鼎(《墨子》、《呂覽》、《史記》、《漢書》),和九功,敘九敘(《偽大禹謨》),親九族(《舜本紀》),詢九德之政,戴九天(《大戴禮記》),為九代舞(《山海經·海外西經》),妻九尾白狐(《吳越春秋》),天錫九疇(書·洪範》),帝告九術(《河圖握矩紀》),以九等定賦則(《禹貢》),以九洛期上皇(《莊子·天運》),東教九夷(《墨子》),飛升九嶷,啟九道(《左·襄公四年》)。諸此傳說,巧曆難盡,雖多後世附會之說,實含先史流傳之影。則歌曰《九歌》,《九辯》,樂曰《九招》,《九夏》,實與其全部傳說脈絡相承。」

可見《周易》乾卦經文是依據夏數撰寫的,尊夏數,預示得乎天命(夏數得天)。

帛書《衷》曰:

《易》有名焉曰鍵(乾)。鍵(乾)也者,八卦之長也。九也者,六爻之大也。為九之狀,浮首頫下,蛇身僂曲,亓為龍類也。

帛書《衷》以九為龍,《清華簡·筮法》有「九象為大獸……為首,為足,為蛇,為曲」,《說文》:「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三者都是沿襲夏《易》。

《易本命》數式以九起始,全部使用九進位演算,這說明《易本命》與《連山》存在密切關係。《易本命》有乾為人、坤為馬,故《周易》九三言「君子」、坤卦卦辭言「牝馬」。(詳見:《周易密鑰》第6-7節發現納甲與《連山易》之謎——以《易本命》為中心)

最後還留有一個疑問,就是坤卦上六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說文》曰:「壬:位北方也,陰極陽生,故《易》曰:"龍戰於野』。戰者,接也,象人裹妊之形。壬承辛,象人脛。」

壬水在北方,為純陰之地,先天坤卦之位,坤為母為腹,故為壬、為妊娠。坤卦上六,處於陰極生陽、陰陽交接之際,陽九為龍,陰六為野,故曰「龍戰於野」。所以坤卦上六仍然是取九為龍之象。

從以上可知,《周易》爻題九、六是與《周易》古經同時誕生的。安陽殷墟發現的「易卦」卜甲是殷末周初周人留在商朝國都的作品,我認為這是文王羑里演易的「手稿」,卜甲上有「阜九阜六」,即「陽九陰六」,可證《周易》創始之初即有九、六爻題(詳見《周易密鑰》第7-7節:發現三千年前「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手稿)。九、六爻題(初、二、三、四、五、上)為《周易》古經專用,而《左傳》、《國語》、帛書《易傳》的「某卦之某卦」是用於卜筮的古法。

疑古派學者基於嚴重的文化自虐傾向,普遍認為《周易》的爻題是後人所加。丁四新先生感嘆道:「兩三代人花了這麼長的時間積累了這麼多有影響力的"或許是』的觀點,到頭來後人卻發現是兜了一個大圈子,好像"噱頭』一般,這是時代的可悲、學者的可悲。」(丁四新:出土早期易學材料與《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12期)

四、從「存象」到「忘象」

王弼《周易略例》云:「是故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征。義苟在健,何必馬乎?類苟在順,何必牛乎?爻苟合順,何必坤乃為牛?義苟應健,何必乾乃為馬?而或者定馬於乾,案文責卦,有馬無乾,則偽說滋漫,難可紀矣。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彌甚。從復或值,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義斯見矣。」

我們當然要接受王弼的精神,不會採用卦變、五行、卦氣、旁通等去「案文責卦」,而是從古聖先賢的經典中找迴文王、周公、孔子諸聖人的原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