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駕仕派」,有輕微改動

雖然北美市場招牌的2.0T+10AT組合缺席了國內市場,但是憑藉著高效的i-MMD,這一代的雅閣

無論是網路上、還是市場上,依然有著很高的呼聲。試過八代凱美瑞混動之後,作為死對頭的十代雅閣混動一定不能錯過。在試駕開篇之前,關於i-MMD所有能夠探討的細節,我都已經儘可能扒了不少了。現在,該是時候把這些用實際體驗驗證的時候了。事不宜遲,我們一起來看看。

動態篇

開篇之前,先給大家回顧一下我之前提到過的一些i-MMD的特性。它在原理結構上相比起THS更加簡單,通過減速齒輪組、離合器,以串並聯的形式整合發動機、電動車/發電機兩個驅動部分,整個系統的性質更傾向於帶有發動機直驅功能的增程式電動車,搭配低馬力、高燃效的阿特金森汽油機和大馬力的電動機,能夠獲得非常低的油耗,但是在平順性、高速表現、成本、可靠性上,它或許會有一些潛在的問題。當然,我們最後還是要用實際體驗結果來說話。

i-MMD系統結構圖及三種不同驅動模式對比

首先給出答案,只有兩個字:真香。

毫不誇張地說,它是我在日常體驗中感受過最棒的本田車,沒有之一。注意,我指的是駕乘體驗,不是它的性能或者駕駛樂趣。一開始上手時,它給我的印象就像是一臺調校非常完美的CVT車型。整套動力的輸出收放自如,猶如行雲流水一般,無論是平順性、還是動力的響應速度都是一流水準。然而,伴隨著儀錶盤上的車速瘋狂飆升,整個加速過程毫無衝擊感,和傳統運動型車帶來的感官差異實在太大了。過了一陣子我才意識到,其實它的駕駛性無限接近於純電動車型。當然,哪怕真的用純電動車的指標來考覈,它的動力體驗也是很棒的。只有大腳給油門時響起的帶有摩托車一般毛躁感的引擎轟鳴聲,才能勾起我對以前的那個以「爆TEC」著稱的本田魂的回憶。

雖然沒有傳統的變速箱,但是它依然保留了方向盤後方帶「左減右加」標記的撥片,只是功能上已經分別改成了動能回收的加強、減弱的調節。熟悉控制邏輯之後,你會發現它們在控制車速時非常好用。整套系統的動能回收帶有四檔不同強度,最弱的第一檔下滑行效率堪稱一流,最強的四檔則非常適合跑高速後下匝道的減速過程。而且四個檔位下,動能回收的介入都非常自然,不會有過於突兀的減速感。而且能量回收的效率,感覺上的確比起單純用剎車更高一點,搭配容量僅有1.3KW.h的小電池,甚至可以實現120km/h掛四檔下高速匝道就充滿過半的電量。無論是偏好單踏板操作的電動車主,還是喜歡傳統燃油車開法的老司機,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操作方式。

NVH的表現更是超班,徹底甩掉了我印象中老本田「顛吵硬」的帽子。低速下靜謐性一流不說,高速的風噪壓制也相當出色。另外,怠速停車時,發動機啟動充電雖然聲音略微明顯,但是震動非常小。為數不多的破綻,在於中高速下路噪略大了點,不過這也和路面狀況有關,也就是說這套輪胎或許也有點「挑」路面。而且它沒有類似凱美瑞混動那樣模擬AT檔位變化的機制,發動機轉速基本只和油門開度大小掛鉤,以至於全油門加速時,單調的發動機嘶吼顯得格外彆扭。但是瑕不掩瑜,這一代的雅閣可以說是脫胎換骨,終於找回了一臺B級車應有的高級感。

當然,這臺混動雅閣也不是沒有軟肋的,那就是跑高速的能力。首先,中高車速下,再加速時的響應性比起日常要稍微慢半拍。其次,正如之前預測的那樣,它的特性更像是一個增程式電動車,但是時速過100km/h後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加速力道的衰竭,超過120km/h之後車速再拉昇就已經有些喫力了,比原本高速就不佔優的凱美瑞混動還要略遜一籌。

雖然它的電動機和發動機是可以同時出力的,但是正如之前說過的那樣,受制於內部的減速齒輪組,以及電動機的轉速限制,發動機能夠配合的「窗口」非常窄。也就是說,看上去賬面上最大馬力有215匹,然而真能全數發揮的機會很有限。

通過觀察儀錶盤的功率流變化,你可以發現發動機直驅車輪的時機非常短,基本出現在高速的穩態行駛上,更多的時候是介於電動機驅動、發動機充電驅動兩種狀態下的不斷切換。而發動機、電動機兩者同時直驅車輪的機會就更少了,基本上出現在車速60 km/h -80km/h時給油的某個瞬間。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它的加速表現就是一臺180馬力左右的電動車,中低速水平超班,跑高速有點萎靡。

動態模式方面,它額外帶有ECON(節能)、SPORT(運動)、以及EV(純電驅動)三種模式。ECON模式下的邏輯很簡單,就是限制中小油門開度下的動力輸出;SPORT模式就顯得有點彆扭,怠速、中低速下,它會維持一定的發動機轉速,而大腳給油加速的時候,音響竟然會自行模擬更渾厚一些的發動機聲浪,然而這實在有點雞肋。至於EV模式,我一如既往地不推薦。所以在我看來,除了市區行走適合ECON模式,其它時候維持系統默認狀態就可以了。

底盤調校反倒是繼承了本田的一貫風格,看似平易近人、然而有著很不錯的功底。更重要的是,雅閣總算是找到行駛品質的高級感了。

首先,雖然轉向的回正力度相比以前的老本田有所減弱,但是得益於可變齒比的轉向,整個方向盤打滿也不過2.3圈左右,比例相當緊湊,而且虛位很小,阻尼均勻、細膩順滑更是本田的傳統強項,雖然電子味偏重,但是依然保留了一定的極限可讀性。

懸架保留了一定幅度的側傾,但可控性很好,而且極限不低。濾震的更是出色,無論大小振動都能迅速處理乾淨。跑細碎路面的時候保持了很不錯的緊繃感,跑其他路面反而感覺不明顯,更多的是厚實感,但是也不會「露餡」,快跑起來時感覺像是一臺十分凌厲的氣墊船。這種調校風格甚至讓我想起了福特。

總體來說,這臺車給人帶來的刺激感、運動感並不強,但是內裏卻潛藏的非常高超的功力。

靜態篇

相比起出色的動態,這臺雅閣的靜態反而集中了身上大部分的槽點。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這個「大號思域」的造型設計。事實上,我個人是支持雅閣的這種風格轉變的。雖然歷代廣本國產的雅閣,一直都是走商務路線的,造型都偏向寬大、甚至有點臃腫的美式風格,最火爆的八代就是個典型例子。但是雅閣的骨子裡一直都有著不錯的運動基因。相比之下,現在十代的造型纔是我覺得更加符合雅閣真正人設的選擇。可惜有了十代思域的鋪墊,十代雅閣的驚艷程度自然下降不少。

雖然這臺車的車主把車頭的鍍鉻條貼黑了,不過我覺得原版的造型也算不錯,只是燻黑化的「大嘴」感覺有點多餘了,不過至少比起九代的「大齙牙」要好看多了。

雖然有著大斜度的溜背造型,但是從整體比例上來看,雅閣還是不如凱美瑞那麼緊湊,更平和的腰線角度,使得它和小弟思域相比也更加沉穩、寬鬆。想要有真正的跑味的話,還是需要頂配的大輪圈修飾一下。

內飾的檔次相比以前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雖然做工並不算好得到哪裡去,但是比起中控造型新潮、卻用著貼紙一般的假木紋面板的凱美瑞,起碼車廂裏的觀感、觸感方面都算是實打實的。不過相比起來,以前老本田的內飾雖然檔次感不強,但是往往別出心裁,層次感很強、而且有很多非常棒的細節,如今新一代本田的設計只能說是跟上了時代,放到如今扎堆的同級新車裡看,有點平庸,再也沒有哪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了。

人機的設定依然很運動化,臀點設定非常低、調整範圍極大,不過車頭的壓低程度沒有思域那麼誇張了,反而更多了些如同寶馬一般「躺在浴缸裏開車」的戰鬥感。不過A柱看上去比較粗,應該和位置比較靠後有關。方向盤直徑很大、環身也很粗,車主甚至自己又包了一層打孔皮,手感更加膨脹了。前排座椅簡直就像是美式沙發,填充非常厚實,舒適度很棒,只是缺了點包裹性。

看似科技感十足的座艙之內,其實還是能找到些扣成本的細節的,譬如儀錶盤,看著像全液晶的,其實光線充足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左邊一半是液晶的,右邊還是傳統的機械儀錶。

由於這是臺中低配車型,所以配的中控臺屏幕只有7英寸。搭配的多媒體系統相當難用,界面樣式單調深沉,沒有語音助手、沒有觸屏功能,我甚至試了很久都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把多餘的藍牙連接改掉。倒是實體按鍵的部分還算好評。看中車機的買家只能選高配了。

後排的寬敞程度和舒適性一如既往地好,除了坐墊角度有點平,撐不住大腿之外,其他部分都很棒,比天籟的後排差不了多少了,比起凱美瑞更是強多了。

尾廂也基本是免檢環節,得益於新的平檯佈置,行李箱空間完全沒打折,還保留了備胎和後排座椅放倒。有人可能會問電池到哪去了?答案是和油箱一起擠在車底後懸架的前方部分、後排座椅底下。

一大篇幅下來,稀稀拉拉講了這麼多,好像還差了點什麼東西來著?對了,還有個壓軸的油耗。這次我跑的路況雖然比較多樣化,從市區、城市快速路、高速乃至山路應有盡有,但是單純的城市路況佔比不多,大多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對於混動來說顯然不是佔優的工況。甚至我還拿去劈了一段山路!

結果是多少呢?5.7L/100km,說實話,真的不能再牛了。更搞笑的是,期間錄得的表顯數據基本都在百公里6.3L-6.9L左右,也就是說實測數據甚至比表顯還要低至少10%左右。本田你是在搞笑嗎?

總結

這是一臺徹底屬於新時代的本田車。雖然它的身上還保留了本田的傳統印記,譬如兼具運動化和家用化的設定、年輕銳利的形象、出色的動力駕駛性和操控,但是從前在老思域、思鉑睿身上展現出的那股瘋狂勁頭已經沒了,更高效的動力、更高級的行駛品質,讓它徹底回歸理性。雖然這對老粉們來說有些憂傷,但是對於如今的買家來說,相信這纔是它們想要的。

最後的問題來了。混動雅閣和混動凱美瑞,到底該選誰?

從綜合體驗上來說,這個版本的雅閣,或許是歷代雅閣裏最棒的一個了。如果單獨看車子本身,雅閣不但價格門檻更合理,而且駕乘體驗比起凱美瑞更有優勢。但是我之前說過,i-MMD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著潛藏的問題,再結合凱美瑞更豐富的安全配置、更穩定的質量口碑,兩者也算是打成五五開的賬面水平了。

如果問我自己選什麼?我個人不太喜歡大車,更希望這套i-MMD能夠出現在更低級別的車型上,要是能塞進思域裏就更好了。

沒錯,我的答案就是上面這個傢伙——第三代的Insight,如果本田能國產它,換個好看點的前臉,再給個合理的價格的話,我會很樂意考慮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