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模型的第三个环节是,设计给用户的回报,也就是用户使用你的产品,能从中获得什么。《上瘾》这本书称之为「多变的酬赏」。「酬赏」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要「多变」,而不是确定的回报呢?

大脑中有个部位叫伏隔核。伏隔核的活跃,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根据对赌博者的神经学研究,其实赌博者在拿到酬金的一刻,伏隔核并没有明显的活跃;相比之下,在他们期待获得酬金时,伏隔核要活跃得多。也就是说,在还没得到一件你渴望的东西时,你会感到最为兴奋。得到之后,反而没有那么兴奋。

这就说明,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是对酬赏和回报的渴望。酬赏和回报的多变性,会使大脑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跃,会促使人产生更多渴望。

比如,为什么我们在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之后,会忍不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起手机看一看。因为微信朋友圈给我们提供了充满变化的社交酬赏。我们会好奇,是不是有人点赞,谁点赞了;以及下面都有什么人在留言,要不要回复。每一次你点开微信朋友圈,这个产品给你的回报或者说酬赏,都是不同的,是你没有办法准确预期的。它刺激你更多更频繁地去看。相比于确定性的回报,不确定性反而更吸引人。

上瘾模型的第四个环节,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是投入。要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和依赖性,还需要用户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在这个产品中。这种投入会让用户对产品形成更多情感上的依赖。鼓励用户向系统投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增加他们更多使用产品的可能性,从而完成整个上瘾模型。

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领域已经有很多实验可以解释,为什么让用户投入,反而能够帮助用户对某项产品或服务建立好感。比如,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现象叫「宜家效应」。宜家效应的意思是,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像宜家出售的需要用户自己组装的家具一样,用户对自己参与了某个环节的产品,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

此外,还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叫「一致性倾向」。它的意思是,人总会尽力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比如,一个苹果电脑的用户,更容易变成苹果手机的用户,会很容易接受苹果的新产品。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说明的就是一致性倾向。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城郊居民在自家房子前立一个巨大标识牌,上面写著 「小心驾驶」。第一组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这个要求;第二组中,达到76%。原因是,研究人员先找到第二组人,要求他们在自家窗户上贴一个很小的标识,上面写著 「小心行车」。几乎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要求。两周后,研究人员又来了,这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结果大多数人都同意把小标语换成房前草坪的大牌子。

心理学家用避免认知失调来解释这种行为。上面提到的实验中的第二组人,他们先是接受了一个看上去很微不足道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认知,那就是自己是一个热心于公共事务、愿意为了公众利益做出一定牺牲的人。然后,接下来,为了维护这种认知,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实验者提出的,让他们做出更多牺牲的要求。

总之,我们对事物的投入越多,就越有可能认为它有价值,也越有可能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而且,我们会改变自己的喜好以避免发生认知失调。

不过,在要求用户「投入」时,要注意两点。首先,时机很重要。最好的时机是,在用户享受过形式多样的酬赏之后,再提出让其做一些小小投入的要求,而不是之前。这样用户会更容易接受。

其次,要求用户投入也需要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对用户要求太多,用户就可能会拒绝去投入。最好的方法是,产品设计者把自己希望用户做的投入,分解成小块任务,先从小而简单的任务开始,然后在上瘾模型的连续循环过程中逐步加大任务难度。

这就是《上瘾》这本书提出的上瘾模型的四个步骤: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完成这个四个步骤,你就很有可能形成了对某一个产品的使用习惯,或者更夸张地说,已经「上瘾」。想一想,我们身边其实有不少这样的产品存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你是不是总是忍不住要去看手机?

最后,结合上瘾模型,《上瘾》这本书提出,一个想要设计出用户习惯养成产品的公司,可以问自己五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基于内部触发提出的: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你的产品可以缓解什么样的痛苦?

第二个问题是基于外部触发提出的:你靠什么吸引用户使用你的服务?广告?媒体报道?

第三个问题是基于行动提出的:用户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行动是什么?如何简化产品使行动更轻松、更容易?

第四个问题是基于多变的酬赏提出的:用户是满足于得到的酬赏,还是想要更多酬赏?回报机制可否多样化?

第五个问题是基于投入提出的:用户对你的产品做出了哪些点滴投入?这些投入是否有助于载入下一个触发并储存价值,使产品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提升?

如果你的公司想要开发出让人形成使用习惯的产品,那你可以问一下自己这五个问题。

以上就是对开发出让人形成使用习惯的产品的「上瘾模型」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