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道

導言

從“落戶搶人”升級到“以房搶人”的城市戰爭,其五花八門的“炮彈”常常令人啼咋舌。5月21日,一則“通州諾貝爾獎得主減免100平米人才公寓租金”的新聞引起熱議。


5月21日,一則“通州諾貝爾獎得主減免100平米人才公寓租金”的新聞引起熱議。當天,通州區人民政府發佈了《關於開展2019年度通州區人才公寓配租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啓動2019年度人才公寓配租工作。分別對《通州區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認定的第一至第六層級人才給予最高100平方米、80平方米、70平方米、60平方米、50平方米、40平方米的租金減免優惠。如自行租房,可獲得按月發放的租金補貼,標準按照通州區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周邊市場租金標準的平均值(2019年平均值爲26.8元/平方米·月)×補貼面積×80%計算。



也就是說,以三套配租房源當中租金單價最高的永順珠江二期東都國際項目26.8元/平方米·月的價格計算,作爲第一層級人才的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大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如選擇配租最多可每月省去2680元,如選擇補貼則每月可省去2144元。


“對於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這種級別的人中龍鳳來說,一個月2144元的租金補助的確是帶有不可言的色彩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通州作爲首都的副中心,吸引人才的需求肯定非常大。這種情況下對人纔開出的價碼應該要非常有競爭力,真正願意幫助通州發展的院士、對諾貝爾獎獲得者,送一套房、哪怕送一個別墅,一棟樓也不爲過。


最高可獲2144/月的租金補貼


根據2016年確定的通州區人才標準,第一層級爲諾獎得主、兩院院士、外籍院士等,第二層級爲 “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長江學者等,第三層級爲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第四層級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地方部門人選等,第五層級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等,第六層級爲省部級特級教師、省技術能手、博士等。而按照《通知》,以上六個層級的人才每月分別能獲得的租金補貼爲2144、1715.2、1500.8、1286.4、1072和857.6元。


“即使最後一檔的博士一個月給800多元的租金補貼,也並沒有吸引力。”張大偉表示。《華夏時報》記者梳理歷史信息發現,過去幾年這一補貼的數額基本持平。北京通州區自2013年開始啓動人才公寓試點配租,最初的唯一一套人才公寓就是位於通州區梨園鎮磚廠北里的金隅花石苑項目,戶型結構爲兩居室,建築面積約85平方米左右。標準租金爲22.5元/平方米·月,與2019年相同。而入住人數方面,2013年有43名人才獲得配租資格,2014年和2015年分別有100戶和63戶入住。到2016年,在首批87戶家庭配租後又啓動了第二批次人才公寓申請及配租工作,開放另外兩處房源永順鎮東亞一品閣東側的永順珠江二期東都國際項目和臺湖鎮的臺湖東亞家園。


直到2017年2月,通州區出臺了新的《通州區人才公寓管理辦法》,纔在配租人才公寓外,給出了租金補貼的選項。事實上,之前的三個公寓項目並不能提供85平米以上的戶型,也就是說,第一層級的人才享受到的優惠同第二層級人才相差無幾。並且,過去三年當中,除了上述三個項目外,人才公寓始終沒有新增房源。因此,申請配租越晚,挑選房源的餘地就越小。


或因土地資源緊張?


與通州相比,各準一線、二線城市對諾獎得主等高層次人才似乎慷慨很多。


2017年5月,廣州南沙區發出“全球招才令”,諾獎獲得者、國際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高端領軍人才,最高可獲1000萬元安家補貼,或可10年免租入住面積最高達200平的人才公寓;黃埔區出臺了“美玉10條”政策,爲新引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提供面積約300平的人才別墅,在本區全職工作滿10年,可獲贈別墅產權。2017年6月,內蒙古發佈《內蒙古自治區人才引進和流動實施辦法》,宣佈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相當層次的人才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就連雄安新區,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有特殊優惠。


同屬於北京的海淀區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也比通州要強。5月19日上午,在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發佈會上,海淀區區長戴彬彬發佈了優化“海淀區人才公租房保障和管理”、“海淀區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產業空間資源管理和利用實施意見”兩個政策,放寬戶籍限制,申請人不再要求具有本市戶籍,只需申請當月前3個月在海淀區工作並連續繳納社保即可。放寬住房限制,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本市有住房,但距離申請人工作單位超過15公里的,也可申請人才公租房。對於博士、技術能手等第五、六層級的人才,吸引力更強。張大偉指出,作爲副中心對於人才的吸引迫切性應該遠遠強於海淀,但現在看,海淀的政策明顯更從人才本身出發。


在參與了通州副中心規劃的首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暉看來,從北京“一核兩翼”的規劃來講,通州應與雄安吸引人才的力度對等。而目前的政策之所以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主要是因爲通州的土地資源較爲緊張。“原先說劃給人民大學新校區2600畝地,現在就1950畝,能落地1600畝就不錯了,土地特別稀缺。”他對《華夏時報》說。


通州區面積906平方公里,小於950平方公里的平谷區和1036平方公里的大興區,是海淀區、朝陽區的接近兩倍。王暉指出,這片土地要保證北京四大班子辦公環境,除了人大通州新校區以外,還要建設公務員公寓,此外佔地面積較大的臺湖鎮的影視城、“城市綠心”運河森林公園都不能動。因此,能用來建人才公寓的土地並不多。


他認爲,儘管此次通州人才公寓政策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但下一步配套措施、相關政策都會逐步拿出來,吸引更多人才建設副中心。

 

NEW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