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馬孟起,名譽這震關中。馬超爲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西涼馬騰之子,驍勇善戰,所向披靡。他曾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潼關大戰許褚,勢均力敵,戰力可與呂布匹敵,曹操也聲稱:馬兒不死我無寧日矣。建安二十年,劉備應劉璋得邀請,共拒張魯,馬超率軍入葭萌關。諸葛亮劉備都知道馬超的威名,因此決定派遣上將前去應戰馬超。

而當時,張飛就在軍營,劉備便派遣他前去迎戰馬超。諸葛亮也曾智激張飛,說唯有關雲長方可與馬超一較高低。急得張飛立下軍令狀,誓死要與馬超一站。然而有人便產生疑問,劉備想收服馬超,爲何唯獨選擇張飛,而不是關羽和趙雲?以下依據演義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張飛確實是合適人選。張飛武力過人,與關羽一起被稱爲萬人敵。張飛曾兩次戰呂布,一者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張飛是第一個衝出去的,三國之中,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者徐州城下,張飛因記恨呂布偷襲徐州,再次挑釁呂布。而這一次,二人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當陽橋上,張飛曾橫刀立馬,獨退曹操百萬大軍。

可以說張飛之勇無人不曉。馬超雖然也是萬人敵,但張飛從來都沒怕過誰,關羽也曾說過:二弟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可見張飛的膽識過人。正是因爲馬超、張飛都是絕世悍將,劉備諸葛亮才決定,讓他出戰馬超。

其次分析爲何不派遣趙雲前去應戰馬超。趙雲也是驍勇善戰,其武力不輸張飛。長阪坡上,面對曹操百萬大軍,趙雲毫無懼色。他七進七出,救出少主阿斗,槍挑曹操五十員上將,就連曹操也愛惜其才能,要將其活捉,收歸己用。趙雲後來參加了入川之戰、箕谷之戰、漢水之戰,都戰功卓著。可以說,趙雲的戰力也不會輸給馬超。爲何不派遣趙雲前去應戰呢?依據演義交代,趙雲當時並不在軍營,而是外出未歸,應該是有軍事任務。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孔明曰:“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敵。”玄德曰:“子龍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在此,可急遣之。”孔明曰:“主公且勿言,容亮激之。”

由此可見,趙雲當時並不在劉備身邊。趙雲究竟去了何處?據演義六十四回交代,孔明活捉張任並將其斬殺,玄德率領嚴顏、吳懿等人進攻雒城。守將斬殺劉璝投降,劉備率軍進入雒城。而諸葛亮卻說,大軍所向披靡,成都指日可待。

諸葛亮卻擔心外圍州郡有動亂,於是派遣趙雲前去外水、定江、鍵爲等處的所屬州郡,委任官員,讓地方穩定,便回來取成都。又讓張飛前去巴西、德陽、所屬州郡,任務跟趙雲一樣。可能張飛的任務少提前回來了,而趙雲未歸,因此趙雲就沒有機會迎戰馬超了。演義曾這樣記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