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女兒,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她深受李治、武則天的寵愛,也受到唐中宗、唐睿宗的信任,特別是唐睿宗對太平公主極度的恩寵,在當時可謂是權傾一世。

太平公主經歷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和唐睿宗幾個時期,特別是唐中宗駕崩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除去韋氏之亂,擁護李旦為帝,太平公主也被晉封萬戶,權勢和地位也更加顯赫,她也是唐朝公主中權勢最高的。

然而當時的太子李隆基在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還認為李隆基年輕,也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更沒有把他當做自己的最大的政敵。然而後來太平公主卻發現李隆基很有才能,因此威脅到太平公主的地位,所以太平公主就想改立一個軟弱的人為太子,這樣也便於他控制。

太平公主因此就散佈流言說李隆基不是皇帝的嫡長子,不能立為太子,同時又派人監視李隆基,太平公主如此做法同樣威脅到了李隆基,所以他們姑侄之間也開始矛盾重重。

太平公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唐睿宗對她極度的恩寵和信任,然而,變化無常,唐睿宗以天象又變,認為自己不適合做皇帝,所以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堅決讓位於太子李隆基。

於是李隆基登基為帝,是為唐玄宗,李旦尊為太上皇,此時李隆基雖然繼位,太平公主仍然不服,她還是依仗她的權勢想控制朝廷,這就和李隆基的矛盾更加嚴重。當時朝廷裏七個宰相,有五個是依附於太平公主的,可見太平的權勢。

之後太平公主預謀加害李隆基,但卻以失敗而告終,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得以掌握絕對的皇權,李隆基掌握權利後,勵精圖治,經過多年努力,終於迎來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那作為政變老手的太平公主為什麼會敗給李隆基呢?

太平公主雖然是政治能手,但李隆基也不遑多讓,雖然當時太平公主權傾朝野,但畢竟忠於大唐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同時之前已經有女子當政的事情,他們也不願再出現第二個女主當政,太平公主雖然姓李,然而畢竟是女子之身,再則李隆基畢竟已經是大唐之主貴為天子,太平公主反對他,就是謀反的性質,則名不正言不順。


武則天與唐高宗有四子二女,大部分下場都讓人一聲嘆息。

小女兒太平公主,歷史學家說她是能力與手腕最可與武則天匹肩的一個,自幼聰穎過人,深得武則天溺愛,當然太平公主在唐高宗去世後把自己的男寵張宗昌讓給了母親,這把牀上的祕密都與母親分享的女兒,不知道怎麼定義了。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高宗的親外甥薛紹,後來武則天懷疑薛紹參與謀反,處死了薛紹。第二任太平公主選擇了武家的武莜暨,為此,武則天為了太平公主,不由分說首先處死武莜暨的結髮妻子。

神龍政變時,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是政變方在武則天身邊的間諜。政變後太平公主一直與韋皇后爭奪權勢,最終,憑藉與李隆基聯手擊敗了韋皇后。

然而,綽號三郎的李隆基手段更上一層樓,在與姑姑太平公主持續不斷的權力角逐中,李隆基的軟弱父親左右為難之下,選擇把皇位禪讓於李隆基,做一個遠離權力是非之人。

李隆基拿到了皇帝的號碼牌後,太平公主還是孜孜不倦的與李隆基互相拉攏幫派,這是跳進火堆裏玩火。更加心狠手辣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繼位一年後直接派武裝殺光了太平公主的親信。太平公主在深山裡躲避三日後回家,李隆基派人送來了自盡的白綾。

帝王之家從來不是閑適之地,王子公主要是生活在童話裏多好,哪裡有!


這段歷史雖然錯綜複雜,可是卻很容易說清楚,而要說清楚就要從武則天稱帝說起。

在男權至上的中國封建社會,作為女性的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稱帝後,有其偶然的因素,也有其必然的因素,我總結為「武則天稱帝的六大功臣」:

1、李世民。李世民出於多方面的考慮,立了嫡三子李治為繼承人,從家族利益來說,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可是從國家利益來說卻是愚蠢的,因為雖然仁孝但是懦弱,他的繼位客觀上給武則天的稱帝創造了先決條件;

2、李治。李治的懦弱致使他愛上了美貌強勢的武則天讓武則天進入了權力中樞。。他立武則天為後並且在位時患上的風眩之疾讓武則天有機會先幹預後獨攬朝政。武則天給他生了那麼多像他一樣懦弱的孩子讓武則天可以毫無顧忌的篡朝奪位。如果沒有這些便利條件,武則天稱帝是連想也不敢想的;

3、輿論。武則天稱帝時已經是67歲的老人了,在世人的眼裡,她不過是李家一個愛折騰的老太太,做不了幾天,將來還得歸權於兒孫,所以,輿論的反對不會太過於激烈。

4、身份。李世民給她的身份是侍寢的才人,讓她可以接近後來的皇帝李治。丈夫給他的身份是輔政,代政,使得她可以參與國事。兒子給他的身份是攝政和母親,被奪位卻有苦說不出,只能任由她去做。

5、才能。應該承認,武則天的才能,特別是政治手腕不但是古代女人中少有的,就連好多號稱英雄人物的男人也難望其項背。就算這樣,她還採用的是循序漸進的稱帝過程。這也算是她成功的自身條件吧。

冥冥之中,好像早就安排好了似的,武則天就像一個上帝的寵兒,她的稱帝過程雖然長達幾十年,中間充滿了波折,可是好在有驚無險,最後,被她成功了的登上了帝位,這恐怕是年輕時的她都想不到的。反過來我們再來看太平公主,她的失敗就不難理解了。

各方面,太平公主和她母親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論個人才能,除了狂妄自大,她有的只有參與多次鬥爭的經驗罷了!論身份,她不過是一個公主,而她的對手卻是手握大權的皇帝哥哥和強人一個的侄子;論輿論,她面對是經歷了母親武則天稱帝和嫂子韋皇后妄想稱帝一連串折磨後,同仇敵愾的李家族人以及剛剛享受了新皇恩惠的大臣。這些眾多的不利因素,哪一個不像難以跨越的大山。她憑什麼成功?反觀李隆基,她的不利因素恰好都是李隆基的有利因素,所以太平公主敗給侄子李隆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近代中國也一樣。


武則天要在死後把政權歸還李家


最根本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因為他是女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