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 Piano Phase
Photo source: http://www.rosas.be/en/productions/361-fase-four-movements-to-the-music-of-steve-reich

罗莎舞团 Fase - Rosas Fase
2017/5/13 7:30pm
国家戏剧院

这称不上是篇Fase观后感的小记,而是对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创作的一些整体想法。

看过的两次Rosas舞作 — 2015年Rosas danst Rosas和这次的Fase,都属于Rosas早期的舞作,也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人称「理性、重复、极简」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品。

Fase无庸置疑是经典,从这支舞,她标志了她的创作意念。

这个作品也不在于激发观众「好美」、「好精彩」、「好惊艳」、「好感动」之类的感受。结构与思考带著理性滤镜,不论是动作、结构、节奏都如同精准的机器般,背后是数学、几何、物理,在时间和空间之中计算。创作的另一个元素是极简音乐,冷酷的,制式的,单调的。可是这些看似规矩运行的设计,却是由充满有机性和变化可能性的人的身体来演出,动作设计取自生活行为中人人皆有的举手投足,可说是亲和生活,回应感官直觉,甚至,还带著ㄧ丝感性、魅惑与幽默。演出这样作品的身体技巧很高超吗?动作好似一般人都可以做,但其实难度非常高:要精准、要放松(因为会重复一千万遍...)、还要配上音乐、悠游在空间与舞伴关系之中。

四段截然不同的舞蹈,各有其音乐元素、舞蹈动作、空间使用上的特色,但四段整合起来,又是一套有整体性的表演。

Fase Come out

Fase clapping music
Photo source: http://www.rosas.be/en/productions/361-fase-four-movements-to-the-music-of-steve-reich

原本很担心单调和数学结构式的重复会如同催眠般让人闭上眼睛,但我这分析癖,既是太无聊也变得很忙碌,完全掉入她的设计中,忍不住去对照动作与音乐的关联与对话关系,谁是跟哪段乐句或声音,什么时候会偏移、偏移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又要回归一致。面对她的结构,忍不住想要拆解出创作逻辑,看看是否能猜中动作。

不禁想像,跳这样的舞,需要什么样的脑袋和身心沟通的运作模式;而舞者演出的当下,身心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

听了AnneTeresa de Keersmaeker的演后座谈,深深感受到她对自己观点和创作之深思熟虑的自信。她对音乐钻研之深,是位真正interdisciplinary的艺术家,让音乐与舞蹈之间没有主副,而是利用舞蹈的语汇结构与音乐作曲的结构原则,共同建立新的关系,成为表达的整体。

她的编创无比认真严谨,非常直接,赤裸裸的。意思是,没有模糊的空间。一丝的失误、一丝的疲惫、一丝的迟疑,全部揭露,即便是她自己在台上演出,都无可遁形。也只有这样真实面对自己的舞者才能创作演出这样的作品。Fase尤其给我强烈的感觉,宛如走上钢索,开跳了只能往前,不能停止,不能回头,错了、颠颇了、没力了,还是只能往前继续。

有人问到她跳这支舞超过30年的时间以来,有什么感想。原本以为她会说出一套论理逻辑般的心得,但她只是短短淡淡地说,内心的感受情绪太丰富太深刻,她无法用言语表达。直率而精炼的表象下,我觉得她是个真实而感性的「女强人」啊~

回家后继续搜寻了一些影片和Rosas舞团的资讯,发现她在安排舞团巡演时,总是一再重复演出大部份的作品,让作品接受不同舞者、不同时代、不同观众的洗礼与检验。她也不避讳让舞蹈透过不同媒介再现,包括让舞作电影视觉化,或是进入不同场域演出,让舞蹈与不同艺术形式有更多跨界对话,也重塑舞蹈与空间及观众的关系。

2002年由Thierry de Mey执导拍摄Fase,四个乐章分别在四个不同氛围的场域地点演出拍摄,表现了这个舞作在剧场之外可能带来的不同观赏体验。

Fase Trailer (based on 2002 film)


Fase Violin Phase(很喜欢森林和沙地的组合,地上的轨迹非常惊人)


Violin Phase schema
photo source: https://fr.wikipedia.org/wiki/Fase

2011年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则参与纽约MoMA当时特展「On Line: Drawing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系列活动。画线原是美术、视觉的符号,但若把线视为点在运动之中的轨迹,那么肢体在空间中移动,便是画在空中的线。Fase的Violin Phase于是成为一个非常具象的作品,她让舞蹈被「写」、被「画」下来,白沙上的足迹留下清楚可见每个动作设计和整体系列所结构出的几何线条,回应这个展览主题,再巧妙也不过。

Fase in MoMA


接著在2012年,伦敦Tate Modern专门为表演艺术所设计专用的新展览空间The Tanks开幕启用,他们邀请Rosas到此演出。场域的特殊性,为舞作设定了全新的创作条件,改变舞者与空间、舞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使得Fase成为一出拥有创作效果和层次的「新」作品。

Fase in Tate Modern


我的感想很直接,不管喜不喜欢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的作品,她都会在舞蹈史上留下她的位子。我非常佩服,怎么会有人这样思考时空交集每个瞬间、人存在于当下的方式,而就这样借由舞蹈,让这个抽象甚至近乎哲学的概念,具体表现了人与时空瞬间合而为一的事实。她独到的编创想法和执行方式,全然的简单,又全然的复杂,为我们带来另一种欣赏舞蹈独特的观点。


参考资讯:
Rosas舞团官方网站
Fase舞作资讯
Fase舞作影片资讯
Fase in MoMA
Fase in Tate Moder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