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天津服務業發展面臨重大考驗的一年,也是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布局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加快服務業發展對於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實現「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至關重要。為紮實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工作要求,現提出以下工作意見:

一、總體要求

2009年服務業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三次、四次和五次全會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一系列講話精神,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強化服務,以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建成一批、抓緊組織開工一批、及早籌劃儲備一批服務業重大項目;做大做強一批服務業大企業、大集團;扶持培育一批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和創意產業等新興服務業,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生產型服務業剝離,儘快提高服務業的規模和水平,儘快改變服務業占國民經濟比重偏低的狀況,儘快形成與天津城市地位和作用相匹配的產業發展格局,為實現「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2009年天津市服務業發展的具體目標:增加值可比價增速力爭超過16%,現價增速超過18.5%。

二、主要任務

為實現今年服務業發展的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強化政策制度創新,研究提出金融促進經濟發展新政策。用足用好信貸規模,擴大資金來源,力爭全年新增貸款不低於2000億元,年末貸款餘額超萬億。力爭組織銀團貸款80個,貸款規模達到1000億元。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滿足企業資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大力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積極推廣小額信貸保險等新型金融產品和業務,力爭引入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風險投資基金50家。全力辦好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

(二)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物流業的軟硬環境建設,搞好天津港等一批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天津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進度和京津城際延伸工程、港口集裝箱中心站和進港三線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推進京滬高速鐵路、津秦客運專線等5項已開工工程和天津站、天津西站長途客運樞紐等4項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空港國際物流園、京津新城商貿物流區、津濱大道物流區等項目,確保天津國際金屬物流園、寶坻京津國際商貿物流港年內投入運營。儘快完善《天津口岸管理辦法》,制定《進一步加快我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工作意見》。

(三)儘快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抓緊推進市內商業繁榮繁華短平快項目建設,打造以和平路、濱江道商業街為核心的商業中心,新建改造小白樓購物酒吧特色街、人民公園「城市會客廳」等10條特色商業街,建成遼寧路風味小吃街、上城豪苑餐飲酒吧街等5個夜市、引進跳蚤市場、品牌直銷折扣店2個新業態。舉辦2009天津購物節、海峽兩岸美食旅遊文化節等20項商貿節慶活動,迅速形成拉動城市消費的新載體和新亮點。

(四)積極發展旅遊業。加強硬體建設,全面推進極地海洋世界、津灣廣場娛樂城等45個旅遊項目的建設;加快15家星級酒店的改造提升,力爭年底五星級酒店增至20家;建立「天津旅遊

集散中心」和旅遊紀念品展示中心。創新提升「乘高鐵,游津城」和海河觀光旅遊精品線,豐富系列旅遊產品;建立京津、環渤海、港澳台、東北亞四大客源市場區域合作機制,承辦好「第二屆9+10區域旅遊合作會議」。

(五)提速發展科技服務業。大力發展軟體和服務外包,推動天津市大學軟體園、「大學軟體公共技術平台和高端軟體開發及產業化」重大自主創新產業化項目建設;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城市空間設計三維可視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移動通訊電子支付公共技術與服務系統等項目建設;繼續實施一批軟體、IC設計、基礎研究等科技服務領域項目;建設一批產學研結合、專業化的科技服務業孵化器、公共技術平台。培育並創新發展數字內容、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信息服務業。支持科技企業向濱海新區、津西地區、北辰—武清區的三個科技服務密集區集聚,推進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服務外包示範園區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成立天津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對2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給予總額1億元的打包貸款擔保扶持。

(六)穩步發展房地產業。做好落戶濱海新區大企業、大項目的住房保障服務,加快一批高級公寓和藍領公寓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全年力爭完成770萬平方米、11萬套;推進小城鎮和農村居民住宅改造建設,開工建設第三批十個示範村鎮。加大對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的信貸支持力度,減免房地產交易相關稅費,鼓勵和支持居民住房消費。全年房地產施工面積確保達到5900萬平方米,投資規模保持在650億元以上。

(七)著力推動總部經濟。總部經濟對於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各部門、各區縣都要把引進總部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制訂優惠政策,重點引進金融、物流、科技、創意、信息、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知名企業總部落戶天津。年內各區縣和各行業主管部門都要下力量吸引1—2家區域或地區總部。對已經落戶天津的總部機構要做好服務,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通過營造提升軟環境提升為企業總部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八)培育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按照將天津建成中國北方的文化創意之都的要求,儘快研究提出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規劃和支持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重點發展動漫和網遊、傳媒、藝術、演出娛樂、影視音像、出版、工業和建築設計、諮詢策劃、時尚設計等行業。依託海河和南北運河兩岸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文化產業帶和楊柳青、團泊、津南、武清、寶坻等文化創意產業組團,形成中心城區、薊縣、濱海新區核心區為節點,大悲院-美院地區、老城廂-古文化街地區、6號院地區、音樂學院周邊地區、智慧城、濱海新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濱海時尚消費為重點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九)優化提升中心城區。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區服務全市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各區功能和產業定位的要求,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要戰略舉措,加大對金融、科技服務、商務中介、創意產業等平台建設和政策扶持,發展都市型經濟,提升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抓緊建設海河經濟文化經濟景觀帶,打造以小白樓—金融城—南站為節點的中心商務區、南京路高端商務區、西站綜合商務商貿區、五大道花園商務旅遊區、奧體中心體育休閑區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鼓樓商業街、估衣街、水上北路飲食文化街、大悲院民俗文化商業街的改造提升。儘快使中心城區亮起來、動起來、活起來,把商貿旅遊業真正打造成中心城區的主導產業,帶動全市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

(十)加快工業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剝離。要在原有工作基礎上,今年再確定20家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剝離組建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分三批次進行。第一批7家企業,上半年完成;第二批4家企業,三季度完成;第三批9家企業,年底前完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