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人體五臟六腑之氣,為肺所主,來自中焦脾胃水谷之精氣,由上焦宣發,輸布全身,所以氣虛多責之於肺、脾二臟。故補氣藥酒是為肺、脾氣虛病症而設。適用於久病體虛、勞累、老年體弱等因素引起的臟腑組織功能減退所表現的證候。常見的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聲低(少氣)、懶言、頭暈、目眩、面色淡白、自汗怕風、大便滑泄,活動時諸症加劇,舌淡苔白,脈虛或虛大無力……常用藥酒如下。

1.人蔘酒

【配方】①人蔘30g,白酒500ml;②人蔘500g,糯米500g,酒麴適量。

【製法】①冷浸法:即將人蔘入白酒內,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浸泡7日後即可服用。酒盡添酒,味薄即止;②釀酒法:即將人蔘研末,米煮半熟,瀝干,曲研細末,合一處拌勻,入壇內密封,周圍用棉花或稻草保溫,令其發酵,10日後啟封,即可啟用。

【功用】補中益氣,通治諸虛。

【主治】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音低、久病氣虛、心慌、自汗、食慾缺乏、易感冒等症。【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記】引自《本草綱目》。酒服盡,參可食之。臨床證明,本藥酒還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氣喘、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效果亦佳。

2.雙參酒

【配方】党參40g,人蔘10g,白酒500ml。

【製法】將前2味切成小段(或不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後,即可服用。

【功用】健脾益氣。

【主治】脾胃虛弱、食慾缺乏、體倦乏力、肺虛氣喘、血虛萎黃、津液不足等症。可用於治療慢性貧血、白血病、佝僂病等及老年體虛者可經常服用。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服10~15ml,每日早、晚各服1次。須堅持常服。

【附記】引自《藥酒彙編》。党參應選用老條党參為好。本方去人蔘,名党參酒,但療效不如本方優。

3.人蔘茯苓酒

【配方】人蔘、生地黃、白茯苓、白朮、白芍、當歸、紅曲面各30g,川芎15g,龍眼肉120g,高粱酒2 000ml,冰糖250g。

【製法】將前9味共研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7日後,過濾去渣,取藥液,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飲用。

【功用】氣血雙補,健脾養胃。

【主治】氣血虧損,脾胃虛弱,形體消瘦,面色萎黃。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或3次,或適量徐徐飲之,不拘時。

【附記】引自《百病中醫藥酒療法》。

4.大黃芪酒

【配方】黃芪、桂心、巴戟天、石斛、澤瀉、茯苓、柏子仁、乾薑、蜀椒各90g,防風、獨活、人蔘各60g,天雄(制)、芍藥、附子(制)、烏頭(制)、茵芋、制半夏、細辛、白朮、黃芩、瓜蔞根、山茱萸各30g,白酒4 500ml。

【製法】將前23味共製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7日後即可取用。

【功用】益氣助陽,健脾利濕,溫經通絡。

【主治】內極虛寒為脾風。陰動傷寒,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關節疼痛,不欲飲食,虛極所致。

【用法】口服:初服30ml,漸漸增加,日服2次。

【附記】引自《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中防風、獨活、人蔘各為30g,余同上。忌食豬肉、桃、李、雀肉、生菜、生蔥、炸物。

5.百益長春酒

【配方】党參、生地黃、茯苓各90g,白朮、白芍、當歸、紅曲各60g,川芎30g,木樨花500g,龍眼肉240g,高粱酒1 500ml,冰糖1 500g。

【製法】將前10味共研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5~7日後,濾取澄清酒液,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用】健脾益氣,益精血,通經絡。

【主治】氣血不足、心脾兩虛之氣少乏力、食少脘滿、睡眠欠安、面色無華等症。氣虛血弱,筋脈失於濡養,肢體運動不遂者亦可服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5~50ml,日服2或3次,或視個人酒量大小適量飲用。

【附記】引自《中國醫學大辭典》。

6.長生固本酒

【配方】人蔘、枸杞子、淮山藥、遼五味子、天冬、麥冬、懷生地黃、懷熟地黃各60g,白酒1 500ml。

【製法】將前8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入鍋中,隔水加熱約半小時,取出,埋入土中數日以出火毒,取出,靜置後,即可取用。

【功用】益氣滋陰。

【主治】氣陰兩虛所致的四肢無力、易於疲勞、腰酸腿軟、心煩口乾、心悸多夢、頭眩、鬚髮早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記】引自《壽世保元》。凡體質偏氣陰不足者,無明顯癥狀亦可服用此酒,有保健養生之作用。

7.長春酒

【配方】炙黃芪、人蔘、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姜半夏、熟地黃、官桂、橘紅、制南星、白芍、姜厚朴、砂仁、草果仁、青皮、檳榔、蒼朮、丁香、木香、沉香、白豆蔻、藿香、木瓜、五味子、石斛、杜仲、薏苡仁、枇杷葉、炒神曲、炙桑白皮、炒麥芽、炙甘草各9g,白酒200L。

【製法】將前33味如常法炮製加工後,各按凈量稱准,混勻,等分為20包。每用1包,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10kg,密封,浸泡3~10日(按季節氣溫酌定),即可服用。

【功用】益氣養血,理氣化痰,健脾和胃。

【主治】氣血不足,痰濕內盛,飲食不消所致的氣短乏力、面色少華、食慾缺乏、胸悶痰多、嘔逆、腹脹等症。

【用法】口服:每日清晨服用10ml。

【附記】引自《壽世保元》。無明顯癥狀、素體氣血虛弱、濕盛而偏寒的人可常服此酒。陰虛而有燥熱表現者忌服。

8.扶衰仙鳳酒

【配方】肥母雞1隻,大棗200g,生薑20g,白酒2 500ml。

【製法】將雞褪去毛,開肚去腸,清洗乾淨,切成數小塊;將生薑切薄片;大棗去核。然後將雞、姜、棗置於瓦鍋內,將白酒全部倒入,用泥封固壇口。另用一大鐵鍋,倒入水,以能浸瓦壇一半為度。將葯壇放入鍋中,蓋上鍋蓋。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煮約2小時,即取出藥液,放涼水中拔出火毒,藥酒即成,備用。

【功用】補虛,健身,益壽。

【主治】勞傷虛損、瘦弱無力、女子赤白帶下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用時,將雞、姜、棗和酒隨意食之,每日早、晚各服1次。

9.萬金藥酒

【配方】當歸、白朮、遠志、雲茯苓各90g,紫草、白芍各60g,生黃芪120g,川芎、甘草各45g,生地黃、胡桃仁、小紅棗、龍眼肉、枸杞子、潞党參各150g,黃精、五加皮各210g,破故紙30g,白酒10kg,白糖、蜂蜜各1 500g。

【製法】將前18味用水煎2次,共取濃汁1 000ml,加入白酒、白糖和蜂蜜,拌勻,即成,貯瓶備用。

【功用】益氣健脾,溫腎柔肝,活血通絡。

【主治】氣血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虛弱病症,如氣短乏力、面色無華、食慾缺乏、頭暈心悸、腰膝酸軟無力等症。平素氣血不足,偏於虛寒者,如無明顯癥狀,也可飲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2或3次,或不拘時,適量飲用。

10.八珍酒

【配方】炒白朮、全當歸各90g,人蔘、南芎各30g,白茯苓、白芍各60g,炙甘草45g,五加皮240g,小肥紅棗、生地黃、核桃肉各120g,糯米酒20kg。

【製法】將前11味切薄片,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糯米酒,密封,隔水加熱約1小時後,取出,埋入土中5日以出火毒,取出靜置21日後,過濾去渣,即可服用。

【功用】氣血雙補,健脾利濕。

【主治】食少乏力、易於疲勞、面色少華、頭眩氣短、月經量少色淡、腰膝酸軟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溫服10~20ml,日服3次。

【附記】如見熱象,如口乾、心煩、口舌生瘡、舌赤者,不宜飲用此藥酒。

11.十全大補酒

【配方】党參、炒白朮、炒白芍、炙黃芪、白茯苓各80g,當歸、熟地黃各120g,炙甘草、川芎各40g,肉桂20g,白酒1 720ml,蔗糖172g。

【製法】將前10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浸漬48小時後,按滲濾法,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濾,收集濾液,加入蔗糖,攪勻,靜置,濾過,即成。

【功用】溫補氣血。

【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次。

需要配方中的藥材,可以聯繫我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