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加強中華文化認同的路徑選擇□ 張勇 洪躍明「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深刻闡釋了文化認同對於中華民族大團結和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對任何民族國家來說,「文化認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為民族文化及其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以及維繫民族和國家的重要紐帶,也是民族國家的『合法性』來源和國民凝聚力之所在」。當前,我國現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時期。加強文化認同,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強文化認同,應堅持走「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為前提、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化交流交融為抓手」的發展路徑。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為前提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一種民族文化如同一種基因,蘊含著本民族的歷史精神和人文傳承。民族文化在本民族內部具有強大的凝聚作用,對於他民族而言又彰顯了獨特的魅力。文化差異性的存在使得各民族文化之間有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的價值和必要。對於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應該保持足夠的理解與尊重,不可用自身的文化認同去理解或評判其他形態的文化認同。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曾指出,在信息化時代,要推動創新,就要求很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歷史背景的人共同生活、工作在一起,進行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尊重與維持文化的多樣性,就是加強不同人羣共同合作、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3屆大會通過了《保護文化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將文化多樣性原則提高到國際社會應該遵守的倫理道德的高度,並重申了「文化間的對話是和平的最佳保證」。2014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科學對待文化傳統」等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強調正確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文明的必要性,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因此,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都應在尊重各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立新型的合作夥伴關係,提倡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處、取長補短、兼容並包、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多民族國家要實現政治穩定、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最關鍵的就是使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認同,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同時,還要在共同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尊重和認可其他民族的文化。我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促進,共同創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各族文化雖然各有特色,但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的同根性和各族人民的骨肉親情,是強化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加強中華文化認同,必須充分認識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研究、挖掘和保護,充分吸納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傳統,注重保護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防止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衰退,使其在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發揮積極作用。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已深入全體中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範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影響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歷史、認清國情,減少前進過程中的阻礙,而且能夠成為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強大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它不僅包括中國古代文化,而且包括近代100多年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文化。但是,傳統文化也有精華和糟粕、積極與消極之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必須堅持繼承與發展並重的原則,既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的因素,又要不斷適應現時代和實踐發展要求,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積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美國學者羅蘭·羅伯森認為:「當代文化的生成、發展與演變是在『全球場』中進行的。不同社羣、民族、國家的文化再也不是封閉的,它們在全球場中展現。」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滲透對我們提出了巨大挑戰。特別是邊疆地區,歷來是各種文化思潮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區,是境外文化滲透的前沿地帶。由於少數民族受社會轉型的影響較大,同時各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認同程度不一,少數民族文化往往最容易受到外來文化尤其是相鄰國家文化的衝擊,也往往最容易造成對中華文化的疏遠。鄧小平曾指出,「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它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和文化,……屬於文化領域的東西,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對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進行分析、鑒別和批判。」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文化現代性與全球化的關係,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於中華文化發展的因素,在繼承傳統、保持民族性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不斷拓展時代內涵,培養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中華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效抵禦境外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滲透,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方向引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對整個社會的引領和塑造,就是通過文化價值內核的整合作用來實現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正常維持的觀念結構和精神力量。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構建起核心價值體系,那麼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個元素都只是一種彼此疏離或意義缺失的存在,很難聚合成為一個整體,不會形成社會成員共同的價值觀或歸屬感,亦不會形成社會的或民族的凝聚力。從歷史發展來看,20世紀上半葉的主流是軍事競爭,20世紀下半葉的主流是經濟競爭,21世紀的主流則是文化競爭。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在文化競爭中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文化的競爭集中體現為國民對本國文化的認同力、凝聚力、向心力。而這種認同力、凝聚力、向心力源自於核心價值觀的力量。歷史上,任何一個多民族的主權國家都會不斷增強各民族價值觀唸的同質性,不斷推動一體化進程。黨的十八大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戰略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個人而言,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立身做人的燈塔;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幟;對國家來說,是不斷發展、實現振興的精神動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文化價值觀念領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突出的特點就是單一的文化價值觀念被打破,各種各樣的文化價值觀念交織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多元並存的文化格局。強化民族文化認同,就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整合多樣化的文化和價值觀,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滲透進思想理論、文化教育、文藝創作、新聞出版等各個方面,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牢固,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造活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人民羣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文化交流交融為抓手在人類發展歷程中,隨著交往交流的增多,各民族文化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逐漸形成了多種民族文化並存、共同組成多民族國家的「共同文化羣體」。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決定了異質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融合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基本方式。「文化就像一個綿延不斷的河流,源頭來自遠古,又由許多支流、幹流匯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來工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文化交流的特性和作用。他進而強調,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推動世界各國文化進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國人民的熱切願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能否確保不同文化的共存,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也決定著全世界能否走向和平、穩定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並包、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正是在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的不斷交流交融中,取長補短、吸收借鑒,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時代,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必須把握民族性與時代性的張力和中國文化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因此要做到以下四點:不同文化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進行平等對話和交流;始終堅持以民族文化為本位,順應文化交流融合的趨勢;對異質文化差異保持必要的敏感度,提高文化判斷力;加強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民族文化交流是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間不斷遷徙、交往、交流、互相影響、共生共長的歷史。隨著各民族間文化交流的增多,各民族的包容性必然逐漸增強,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趨勢也必然增長,各民族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不斷增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面臨現代文化的衝擊越來越明顯,少數民族在文化上的抗爭以及由此帶來的諸多矛盾,也隨著經濟全球化而成為當代民族問題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加強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為此,應通過立法和制定相關政策,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特別是對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實施有效的保護、整理和研究;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實現文化與生態、社會、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提升各民族優秀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電視、網路、手機等現代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民族優秀文化,使其被廣大羣眾瞭解、熟悉、內化;五是大力開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使各民族互相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增強民族平等意識和多元文化認同意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