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處站久了,就會有往下跳的衝動。一直凝視一棵樹,就會說樹的語言。

那年北京三環房價一平米不到一萬,一位網友對我說。

在博物館裡,盯著那些文物。時間長了,那些文物被看的不好意思,柜子里的他們無處可逃,不能調頭走開,只好絮絮叨叨的講自己的故事。這時我想起網友的話,回頭看看,一平米不到一萬已經是上古的事情,比我所見過所有的文物都要久遠而無期。

國家博物館有140萬件藏品,國家一級文物近6000件,這麼多文物不可能全都展出,上誰不上誰,要不少專家討論的。就是一個紙片,一個褲頭,能放進基本陳列「古代中國」里,也一定大有含義。不過,逛博物館的,大都時間有限,只能撿有名和顏值高的看看,大多數的展品肯定會被冷落,專家的深心所寄變的毫無意義。

標題是錯過的文物,換句話說,其實就是可以錯過的文物。你去趟國博,肯定不會錯過後媽鼎,四羊方尊,要不別人會說你白跑一趟。可是就算你無視我下面列出的每一件文物,哪怕很多是中國之最,中國唯一,也不會有人說你錯過了什麼。

陰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如果你能第二次,第三次去國博,你可以拿著本文,按圖索驥,看看那些你以前走過,路過的文物。篇幅所限,這裡只列出在國博基本陳列「古代中國」中那些容易錯過的文物。

本文中文物器型的說明來自國博館網,圖片如無說明,是作者自己拍攝

按時間順序,遠古時期

「古代中國」 陳列,進門不遠右手,第一個你會錯過的文物

紋飾鹿角(複製品),舊石器時代晚期,1987年河北興隆採集

第一個反應,誰放個肘棒在這兒。能進「古代中國」陳設的,都是萬里挑一,有背景的。更何況珍貴的連原件都不放,只放個複製品。

在沒有更新的出土證據之前,這個肘棒代表了中國這片土地上美術創作的起點,源頭。這件已經石化的赤鹿右角眉枝殘段上的刻紋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美術創作(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萬餘年。原始人將鹿角磨製後刻紋,有染成紅色。上面有三組圖案,一組由直線,斜線和連弧線組成,一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曲線組成,一組由四組密集的曲線組成,成對稱性。

根據中國美術考古發現史,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件美術品和同時期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豐富多彩的雕塑和繪畫相比,實在是過於原始。

同期的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 網圖

單從出土的生產工具來看,中國境內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和同時期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的智力水平並無如此巨大的差別,不知道為什麼藝術創造方面有這樣的差距。考古學者走遍了山山水水,也沒有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只有認為中國境內的洞穴壁畫很可能存在於岩溶洞穴,被岩石溶解所覆蓋。對於中國境內舊石器時代晚期繪畫,特別是洞穴繪畫的發現,國家博物館編的《文物中國史》的史前史部分就有了這樣的感嘆,我們這一代是有困難,這是『給下一代的考古學家留下了一個夢想』。考古諸君努力了。

往裡走,一個角落,有一個不起眼的陶罐。這個文物就叫陶罐,新石器時代前期,1962年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

這個破破爛爛,靠石膏復原的罐子是國家一級文物。 為什麼?

這個陶罐關係到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起源。新石器時代的關鍵判定就是陶器。任你一個遺址,哪怕把石頭磨的再細,就算磨成花兒,沒有陶器出土,就不能說是屬於新石器時代。因為陶器出現標誌人類可以改變天然物性質。

過去相當長的時期,西亞是公認的陶器發源地,代表就是幼法拉底河的穆賴拜特遺址。作為陶瓷大國,中國卻一直找不到距今一萬年左右的陶器。1962到1964年在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了一批陶片,其中就有這個陶罐。這個陶罐是手工捏塑而成,直口,深腹,圜底,外飾繩紋,胎質粗陋,器形簡單,製作技術原始,燒成溫度低。這件陶罐是迄今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可復原的成型陶器之一。這批陶器的年代測定,十分周折,因為出土陶器地層年代的碳-14 年代測定(大於8000年前)結果居然早於其下層的年代(5000年前),大悖考古常識,所以在當時,陶器的年代受到了廣泛質疑,後來經過多次研究解決了這個問題,1990年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在中國通史陳列中將其標為距今1萬年。過去二十多年,考古學者又在湖南道縣,廣西桂林獨山等地發現了距今1萬年左右的陶器,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中國陶器起源和西亞是同時的,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地區之一。

牙雕鳳鳥匕形器, 新石器時代前期 ,1977年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出土

這件牙雕在龕式展櫃中陳列,是中國最早的牙雕藝術品之一。這件匕形器用象牙圓雕成鳥形,腹背部鑽一孔,質地細密,製作精巧,是河姆渡文化造型藝術中的精華。河姆渡遺址出土有亞洲象的骨骸,當時浙江一帶十分溫暖濕潤。匕在古代是一種取食器具,這個牙雕鳳鳥在外觀上與匕很相似,卻不是匕,所以叫匕形器,從其腹背的鑽孔看,它應該是穿系起來使用的,很可能是在原始信仰活動中使用的儀式用具或裝飾品。同時河姆渡出土的另一件牙雕,雙鳥朝陽紋牙雕,現藏於浙江博物館,是第三批禁止出國展出文物。

陶塑孕婦像, 新石器時代後期, 1982年遼寧省朝陽市喀左東山嘴出土

這件孕婦陶塑像頭部缺失,手足也有殘缺。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女性特徵鮮明。通體打磨光滑,外塗一層紅陶衣。這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體雕塑之一。

中國境內目前沒有舊石器時代的雕塑,這一點同繪畫一樣,落後於歐洲。歐洲多地曾出土過舊石器時代的小型婦女雕像。長時期以來,考古界認為史前中國有動物雕塑,但缺乏人體美術品,特別是類似歐洲的女性雕像,直到1982年,遼寧朝陽市東山嘴紅山文化出土了兩件小型陶塑裸體孕婦像,改變了人們的認知。這類小型孕婦像在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出土過,塑像多為石質。這類陶塑可能是祈求生育、繁殖的「女神」崇拜物。

夏商西周時期

銅爵,二里頭文化,1984年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出土

長流尖尾,整體造型顯得纖細淡薄,其合金成分為銅92%、錫7%,屬錫青銅。壁較薄,器表粗糙,無紋飾,表現出早期青銅器的工藝拙稚。

就這麼一個樸素的爵,有著中國青銅的三個之最。這件銅爵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爵,也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青銅酒具,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容器。新石器時代可能有青銅容器,比如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出土過一塊有弧度的銅片,不過無法確認是否真是容器。

爵是酒器但不是飲器,是禮器。很多影視作品裡,演員拿著爵往嘴裡倒酒。爵應該裝鬯酒, 用於裸禮,要灌地以求神,爵的流口不方便對嘴喝,卻利於傾倒鬯酒。

從出土的二里頭(一說夏)青銅器看,外貌拙撲,缺乏裝飾,處於工藝萌發期。而文獻記載夏時有裝飾有百物形貌的巨大的青銅九鼎(左傳:鑄鼎象物,百物為之備),這裡是不是後人對夏的誇大想像。

宰豐骨匕, 商,傳河南省安陽市出土

這件骨匕在龕式展櫃中陳列,是用犀牛肋骨做的,匕首是餐具。刻於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一面刻有28個字,記載帝辛將獵獲的犀牛賞賜宰豐之事,另一面刻獸面、蟬紋和虺龍紋,並嵌有綠松石,就當時的工藝水平,這件骨匕堪稱精品。

商周時我國北方犀牛不少,1963年陝西興平出土的漢代錯金銀銅犀,真實反映了蘇門犀牛的形象,同樣在古代中國中陳列,算是不能錯過的文物精品。根據孫機老師,漢以後,北方犀牛基本絕跡,到了唐代犀牛已經極為罕見,以至於唐代人畫犀牛都走了樣,宋以後,基本上就照著黃牛畫,再加個角,到了清朝,再看到真的犀牛,已經不認識,無法和習慣上的犀牛(黃牛加角)聯繫起來,另起了一個名字叫『鼻角獸』《坤輿圖說》。

犀牛如何一步步變成黃牛

漢代錯金銀銅犀 栩栩如生

唐雙犀鏡(好萌的兔耳朵)網圖

南宋鐵犀(湖南茶陵)網圖

這幾個展區都是普天蓋地的青銅器,特別是婦好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幸好我寫的是錯過的文物,要是寫不能錯過的文物,不知道寫到什麼時候。

「作冊般」青銅黿,商後期, 2003年徵集

器作立體黿狀,背甲嵌入4矢。黿背中部鑄銘文。銘文4行33字,講的是丙申日商王行至洹水,射黿,商王射1箭,作冊般佐射3箭,全部命中。商王命寢馗將射獲的黿賜給作冊般,並說:「將此事銘記於庸器,作爲你的寶物。」銘文所記與器取像相合。(對銘文的理解,這裡取國博的說法,不同學者間差異很大,有人說商王只是讓作冊般仿造,不是給他的,不能叫「作冊般」青銅黿,有人認為是作冊般給他媽的)。作冊般的官職是作冊,書寫竹簡。

這是一件相對比較新的入住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在龕式展櫃中陳列,和宰豐骨匕是鄰居。黿就是很大的鱉,水裡很難射中,估計是先把黿抓住,當一個靶子讓老大射,更多是一種射禮,而非狩獵。青銅黿不是一個實用器,器型獨特,是個紀念品,紀念在洹水中射中黿的事。黿在古代是一種美味。春秋時鄭靈公做黿羹,公子宋來看靈公,公子宋說自己食指大動,一定有好吃的,靈公知道了,就是故意不給公子宋吃,後來公子宋真生氣了,拿手指戳黿(染指一詞的來歷),再後來呢,公子宋找個機會把靈公殺了。

馬頭式弓形器,商,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弓」身呈扁長形,弓身面部飾有4個蟬紋,上面鑲嵌有綠松石片,在蟬紋之上鑄有立夔,每側2個,兩角上堅,張口圓目,屈身卷尾,眼、身部均嵌有綠松石。在小屯M20車馬坑出土時,弓形器在車上殉人的頭骨和腿骨當中。

為什麼挑這件文物說,因為很少見的,到現在大家不知道這玩意兒是幹什麼的,連叫什麼不知道。不能定名,只有叫弓形器。它的用途和定名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為它是弓上的附件叫"弓柲"。另一種認為是車馬器,是御者用來系轡用的,叫"弭"。一說是古代的騎馬者和駕車者用來絆掛馬韁而解放雙手的工具,定名為"掛韁鉤"。一說是一種專用工具,大概只在駕車和騎馬時才緊縛於御者、騎手腰前,而非腰帶上一般懸掛物或附件。馬頭式弓形器也說明我們對古代的生活了解其實太少,當初的日常,現在已經無人能識。

說起商代,感覺那時候大家幹什麼都用青銅。青銅器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大量的還是用骨器。有專門的骨器廠,根現在的木材加工廠一樣。在鄭州商城北面的骨料坑裡出土了1000多件骨器和半成品,骨料有些來自牛和豬,那最多的骨料來源是什麼,猜一猜?是人的肢骨和肋骨。要是商代大街上,有人攔住你,說你骨骼精奇,他一定看上你這一身的傢具和精裝材料了。

更多文博連載,請關注我的公眾號

觀民濟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