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也並不是抓了一手好牌,其實自古以來,大多數(記住這個大多數)的太子的立與廢幾乎都取決於自己父皇的喜好。

劉據在七歲那年就已經被確立為太子了,在衛子夫的教導下,他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可是,就是因為如此,漢武帝覺得自己這個兒子與自己有點不像(嫌其材能少)。而劉據也一直因為這件事而苦惱(常有不自安之意)。

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大將軍衛青病逝,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就失去了最有力的後援;隨著衛子夫年老色衰,漢武帝已經移情別戀於李夫人,並且非常喜歡與李夫人生下的劉弗陵,覺得這個兒子跟自己很像。而且也有過廢劉據立劉弗陵的想法,可是想了想,畢竟劉據也沒有什麼過錯,而且自己與皇后恩情仍在,也不好做這樣的事情,於是便拋開了這樣的想法。

可是,一切都是發生在巫蠱之禍之後,漢武帝

讓江充等人查清楚這件事情。而江充與太子不合,於是就打算去禍害太子。江充帶著人就前往太子住處搜尋木頭人,可是沒有搜到,於是他就把自己已經準備好的木頭人放在太子住處,假裝搜到了證據。

而此時恰好漢武帝不在長安,太子見江充這樣誣陷自己,也實在是忍不了了,就把江充給殺了。江充的助手蘇文逃到漢武帝處,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髦率兵平亂。太子糾集了數萬人,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

太子兵敗,逃到了湖縣,後來追兵查到了劉據這,劉據自知躲不過去,於是便上吊自殺了。

可見,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劉據就這樣遭人陷害而死於非命,實在是國家的不幸,劉氏的不幸。

最後,談一下「戾太子」這個謚號。這本不是說劉據有多麼暴戾,而是一種蒙受冤屈的意思(戾。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故稱劉據為「戾太子」。


劉據是漢武帝和衛夫子之子,年幼之時就被漢武帝立為太子,他的出生不僅是母以子貴,同時也是子以母貴,漢武帝在劉據出生後,非常的喜愛劉據,劉據被立為太子後,漢武帝也對他報以很大的希望。

劉據做太子有很長的時間,期間漢武帝在他身上則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漢武帝每當出巡外出時,都會讓太子劉據監國處理政事,每次劉據都把政事處理的很好,並且劉據為人寬厚仁和,這一點和漢武帝施政嚴厲大不相同,因此劉據的名聲也非常好。

就算大將軍衛青去世,衛子夫年老色衰,漢武帝也有了別的年輕女子,同時漢武帝也覺得劉據性格仁厚而不像自己,但衛子夫因為她個人魅力,漢武帝還是很敬重和禮遇衛子夫。同時漢武帝為了培養劉據,也在劉據身上花費了很多年的心血和精力,也不願、不忍輕易廢黜,讓自己的付出付之東流。

所以那時劉據的太子之位還是很安穩的。但是到了後來,劉據在漢武帝晚年,還是被迫自殺而死,同樣衛子夫也以自殺而明志而亡。

那手握一手好牌的太子劉據,為什麼在漢武帝晚年會被迫自殺呢?

因為劉據施政仁厚,這樣雖然他的名聲好了,但也讓奸詐不法之人感到不安,在漢武帝晚年,因為他年齡大了,又生病一直沒好,同時又極度恩寵江充。

而江充則和劉據有嫌隙矛盾,江充擔心漢武帝一旦駕崩,太子劉據登基為帝將會對自己不利,所以就決定先下手為強攻擊和誣陷太子。

本來在衛青在世時,因為衛青威望和地位,那時根本沒有人敢誣陷攻擊太子,也沒有人能夠誣陷的了太子。就算衛青去世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也沒有人敢誣陷太子。

直到衛青去世時間越來越長,他的威望和地位也慢慢的消退,就開始有人攻擊、誣陷太子。太子劉據和衛子夫的處境也越來越危險,再到後來公孫賀家族的失勢,從此衛子夫和劉據在朝堂之上再無外家之力的支援,讓他們得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同時因公孫賀家族失勢也引出巫蠱事件,當時江充為了陷害太子劉據,剛好當時漢武帝生病一直沒好,他以漢武帝對他的恩寵,就對漢武帝說是因為有人使用巫蠱,病情才會沒有好。

漢武帝本來就對巫蠱非常的厭煩,再加上這時他年老而生病,於是就聽信了江充的,命江充全權查理此事,因此江充此時權重當時,讓很多人都感到畏懼。

江充有了漢武帝的命令,就開始從不被漢武帝寵愛的妃子那裡查起,在查詢到漢武帝寵愛的妃子處,就這樣江充一步步的最終就查詢到了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那裡,並且還在太子那裡收到「證據」。

太子並不知道此事,他知道自己被小人陷害,可是當時又見不到他的父皇漢武帝,又不願這樣束手待斃受制於陷害他的小人,劉據在為了自保的情況下,最終殺死江充。

江充同黨逃走告訴漢武帝說太子劉據謀反,漢武帝本不相信,就派人去安撫劉據,然派去的人害怕被太子所殺,因此沒有去到就回去告訴漢武帝說太子劉據真反。

漢武帝此事年老多病,也沒有經過認真的分鐘,就認為太子謀反,在皇權面前,謀反是大罪,親情就顯得很微妙了,於是他就下令抓捕太子劉據。

劉據在反抗失敗後逃走,但後來還是受到追捕,他因為不願落到陷害他的人手裡、也不願受辱,於是就自殺而亡。同樣皇后衛子夫因是太子劉據之母、貴為皇后,不能為自己辯白冤屈,於是就以死而明志,也自殺而亡。

不過到了後來,漢武帝知道太子劉據是被冤枉的,非常難過,也殺了陷害太子劉據的人,並建思子宮以寄對劉據的哀思。


事實上,衛青去世之後,太子劉據已經在逐步被主流統治階層拋棄,導致後面出現動亂。而太子莽撞聽從建議發動叛亂,是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一、太子失去最大的援軍

衛青雖然去世,但是衛青霍去病軍事集團的骨幹力量還在,本來這是太子的天然盟軍和支持力量,可是太子被一羣腐儒包圍,高呼和平發展,這就導致衛青霍去病軍事集團的勛貴成員們逐步脫離太子。這是很要命的,過後太子發動叛亂,沒有任何軍方支持,就是證據。

二、漢武帝不喜歡

漢武帝是強勢皇帝,他不需要一個表現懦弱的繼承人,太子顯示出的休武態度令之不滿。然而漢武帝依舊沒認為太子不是正常繼承人,可惜太子實在令人失望。

不類己,就是漢武帝的最終結論。這種不滿當然在積聚並被反對派所徹底利用。

三、反對派強大

韓說、蘇文、江充、貳師將軍李廣利等人勾結起來,首先以衛皇后姐夫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貪污案發動,揭發其與陽石公主通姦,共同詛咒漢武帝,從而一舉將丞相、公孫敬聲、陽石公主、衛青兒子衛沆全面擊潰,從而斬斷太子的政治援軍,沉重打擊了太子黨。隨後又利用衛皇后嫡女諸邑公主知情不報,與陽石公主同罪而腰斬,沉重打擊了衛皇后,漢武帝因此對皇后也產生了極大不滿。

此後,巫蠱案迅速擴大,被牽連者數萬人。

四、巫蠱真相

江充最後將矛頭對準太子。在太子宮內挖掘出大量詛咒漢武帝的東西。

在這裡需要說明。江充帶人上門挖掘,周圍必定是有太子官員陪同的,而且還有中立的御史參加,顯然,巫蠱確實與太子有關。而且太子身邊還有大量姦細。

五、應對失據

太子驚恐,與老師石德商議。石德這樣的腐儒滿嘴仁義道德,卻是毫無應變能力。出了個餿主意,假冒皇帝命令斬江充。

太子思慮再三同意了,但斬殺江充後也知道無法向皇帝交代,緊急向母親告變。衛皇后也是個猛人,毫無遲疑,立即用自己的印綏徵集士兵、奴僕、射卒幫兒子向丈夫開戰。

到此,太子的武裝叛亂開始了,正式向首都市民分發武器。接到報告的皇帝還不信,派遣小宦官去查情況,結果小太監被嚇壞了,根本沒查清甚至沒進入京城就回報太子造反(太子也確實是造反了)。

漢武帝震怒,明令丞相平叛。太子那麼點士兵根本不是對手,失敗就是必然。


劉據是在武帝晚年時被害死的。晚年的漢武帝能做出讓人不解的舉動,是因為那場著名的「巫蠱之禍」,這場禍端的爆發是漢武帝晚年時間裡三大矛盾糾纏在一起導致出來的,著其中包括了皇權與外戚的一些矛盾、還有法吏集團跟守文集團之間的矛盾、以及李氏集團和衛氏集團存在的矛盾,導致這場暴亂。大家都知道,對於當時的漢武帝而言,因為他在自己的執政末期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過世後的身外之事,而且在漢武帝在位期間,諸侯將相門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徹底的解決,那個時候宦官們的勢力還沒有成型,所以真正有可能、有能力幹擾朝政的只有外戚的勢力了,而其中戾太子的生母,衛子夫帶領的衛氏集團則是其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衛氏集團中依靠衛青大將軍和霍去病大將軍的軍功,橫行在朝野中、這是眾所周知的,而且他們同時又通過了姻親,又和丞相公孫賀的勢力非常要好,他們直接成為朝中最大的一股勢力了。漢武帝自從即位以來就一直不斷的扶植、以及打壓不同的外戚勢力們,從來來維持政治勢力上的平衡和公正。

比如說竇嬰和田蚡等人勢力的興起與衰落,都離不開漢武帝在政治上策略和部署,然而隨著霍去病和衛青大將軍等人的相繼離世,漢武帝也就開始著手打擊勢力最大的衛氏集團,了為太子不受到掣肘的親政鋪平了一條道路,然而先後針對公孫氏的勢力還有衛家的勢力,發動了巫蠱之禍就是漢武帝在政治上的重要手段。

因為當時的太子和衛氏家族走得太近了,而且衛氏家族的勢力有很大,漢武帝在這種情況下發動了這場政治爭端,晚年的漢武帝還是很知道政治手段的重要性。反過來看看當時漢武帝的兒子,也就是太子劉據。劉據這個人是非常精明強幹的,而且有魄力,甚至可以說有一些桀驁不馴,劉據可是從小到大受父親寵愛的,漢武帝傾盡了全力栽培他,他就是以後的天之驕子,他對人非常的溫和而且有禮貌,但是劉據絕不是軟弱怕事的。

而且在這個時候的所謂「衛氏集團」,真正有實力的衛青大將軍和霍去病大將軍二人早已去世多年了,而且這個時候的霍光不過是漢武帝身邊的小侍從而已。而且公孫敖和公孫賀非常的平庸,沒有什麼能力,衛伉、曹宗、公孫敬聲等人都不過是貴公子而已。所以這個所謂強大的「衛氏集團」,他們也只不過是依附於衛太子的名下,而不是像呂氏家族那樣,他們直接要亂了劉家的天下。衛太子當時可是「衛氏集團」裏的大頭目!這個事情非常的關鍵!如果當時的衛氏外戚,沒有能力、無法威脅到劉氏江山的話,那漢武大帝劉徹,根本沒有理由和動機,因為擔心外戚專政而發起這場暴動,而且使用手段打壓了下去!

反觀巫蠱之禍的本質,其實就是一次政治上的清洗,但是漢武帝本來的意思是想敲打敲打太子,然後剪除掉一些太子身邊的羽翼而已。因為這個時候,由於權力分配的一些問題,還有執政上的路線有很大的不同,已經非常明顯的出現漢武帝一系還有太子一系的兩大幫派。其實漢武帝的目的非常的明確,就是為了能讓自己順利、完美的走完輝煌的一生,當然也是為了,能夠把位子安安穩穩的交給自己心愛的太子,非常堅決的防止出現,太子打算提早篡位的可能性。當時的情況下就算太子沒有這種用想法,但是不能保證手下的人沒有這種想法。畢竟像衛氏這種外戚實力,主要是因為附屬於在衛太子主要勢力上,這就是典型的撞在槍口上了。

漢武大帝非常的重視自己的權利,而且對自己權利控制的慾望非常的強、非常的大,他無法容忍別人分割他的勢力和權力。當時漢武帝上位的時候處處受到了竇太后的壓制,所以他從小、在心裡就有些抵觸外戚,更被說外戚有實力了,因為當年的衛青實在是屬於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他才一邊重用,一邊打壓衛氏的勢力,來平衡自己統治的權利!

看看太子劉據之死,就是因為涉及了不同的外戚家族,家族和家族之間的奪位之戰,關鍵是還牽扯到漢武帝晚年的利益,還有漢武帝核心政治和政策的爭鬥。所以說根本不能簡單地說,漢武帝晚年聽信了小人的言語,而選擇逼死自己的孩子劉據,大家都能看明白,其實是劉據在權力和政治上鬥爭中最後失敗了。漢武帝畢竟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雖然有一些刻薄和殘暴,而且年老的時候自負剛愎,他還是一位渴望永久權力的老父親。漢武帝是一個從小得寵,而且精幹又有魄力的好皇帝,由於當時種種的對立事件和事情,而且雙方都沒有很好的渠道去溝通,也沒有什麼平臺和事情去理解對方,最後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但是後來的漢武帝醒悟了,不愧為千古武帝


首先糾正一個觀點,手握一把好牌的戾太子劉據這種說法並不確切。衛青、霍去病在世時,這種說法也還算貼切,但大將軍衛青去世之後,太子的地位已經不是有一手好牌的問題,而是越來越朝不保夕。

劉據是漢武帝的嫡長子,衛子夫所出,武帝朝前期,衛氏家族顯赫一時,皇后盛寵,太子的地位相當穩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武帝有了越來越多的兒子,關鍵是衛青、霍去病去世之後,衛家後繼乏人,這一家族的榮耀陡然黯淡下去。太子溫厚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性格迥異,武帝開始對太子不滿,情感上也相當疏遠,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漢武帝仍然視之為合格的繼承人。這種態度的形成一方面是漢武帝對於政局的理智判斷,即在長年的征伐之後,太子這樣的統治者可以帶來安靜的與民休息的政治格局,而另一方面則是皇后和太子的極度小心,勉力支撐的結果。大將軍衛青死後,那些不滿太子的大臣看太子沒有了有勢力的外戚依靠,因此別想設計陷害太子,動搖他的地位。這裡首當其衝,破壞力最強的就是江充。他借著漢武帝派他入宮,查詢巫蠱的機會搬弄是非說在太子宮中找的木人最多,還有帛書,寫的都是大逆不道的話。劉據十分惶恐,便問少傅石德應該怎麼辦,石德怕身為太子師傅會一起被誅殺,就對太子說這個時候應該當機立斷。太子說我身為皇子,不能擅自誅殺官員,不如到皇帝面前謝罪,也許能僥倖無事。太子要前往甘泉宮,而江充追究太子很是急迫,太子沒有辦法就聽從石德的計策殺死了江充。

直到這個時候,漢武帝還是不相信太子會反叛,於是派使者前去打探虛實。而使者因為害怕被太子所殺,因此根本沒有到達地方,就返回稟告武帝說太子確定已經造反。武帝不查之下震怒,下令丞相平叛,於是事情便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最後太子劉據在萬念俱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不屈而自刎,並不是被武帝誅殺。而衛子夫同樣選擇了以死以死明志,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太子一脈及衛氏家族徹底謝幕,只留下了漢宣帝劉病已這一點血脈。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這得從漢武帝幼年開始說起,竇太后(漢武帝奶奶)是想讓她的小兒子,也就是劉徹的叔叔繼承皇位,是他跟通過與館陶長公主(漢武帝的姑姑劉嫖)的女兒阿嬌訂婚從而獲得的劉嫖的支持,當然漢景帝也是起到關鍵作用!這從側面來說也是被外戚左右!所以不難想像漢武帝對外戚有多忌憚!


外戚太強大,而劉據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漢武帝對這種情況的忌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