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江湖:少林峨眉五台在晚明已成武學聖地  2014年07月17日 13:22  來源:中體在線 作者:佚名  如果少林僧人曾與將軍們有所切磋的話,他們也與正在出現的、不屬於軍隊的武術家群體有一定聯繫。我們遇到兩位來自這一群體的有文化的成員,程宗猷和吳殳。第三位(也是有文化的)是程真如(大約生活於1620年間),他不在少林寺而是在另一個佛教中心——四川的峨嵋山接受的武術訓練。他遊歷到那兒並得到普恩法師(大約生活於1600年間)的指教,程真如後來把普恩的槍法記錄在他的《峨嵋槍法》中。他注意到普恩從一神人那兒學到的槍法,也許正因如此,和尚不願輕易傳授他人。在普恩相信他的誠心之前,程不得不花兩年時間去拾柴火,最後普恩才教給他槍術的秘訣。  程真如不辭辛苦遍訪天下最好的槍師受教。因此他與晚明其他武術家(無論是僧人還是俗人)類似——選擇一種遊歷的生活方式。普恩「走遍天下,還是沒有發現對手」;石電遊歷一個又一個村莊尋訪徒弟;程宗猷與他的少林武師廣按在路上用去好幾年時間;而據說少林和尚三奇友公(?~1548年)在他巡遊河南、河北、山東和江蘇的過程中收了1000多個學徒。無論他們是僧人還是俗人,這些巡遊的武術家通常都借居在地方的寺廟裡。吳殳提到石電曾在一個叫作報本寺的地方寺廟裡留宿,而且根據黃百家的說法,王征南曾在鐵佛寺里授課。地方寺廟為流浪的武術家提供住處,也就是為傳授武術提供了空間。  因而晚明的武術家通常都在路途中,或者像中國人所說的「漂泊」。16、17世紀的作者們提到處於「江湖」上的武術家們,這一詞語是指所有那些過流浪生活的人:藝人、說書者、算命者和其他類似的人,難道武術家與其他「江湖」流浪者一樣,也是出於經濟原因而遊歷嗎﹖初看起來好像武術家是出於教育目的——為了研習、傳授,或者為了和與之匹配的對手一決高下。不過,專門技巧的修鍊很難與經濟上的考慮分開。教師們可能會得到學生們的報酬,對打也會採取公開表演的形式以收取觀看者的賞金。在這一方面,19世紀的武術團體可以折射出16世紀的情景。在雲遊客(生活於1900年間)《江湖叢談》中,非常生動詳細地描述了武術家們的流浪生活:有的人充當保鏢,護送運輸的貨物;另有一些人走遍城鎮鄉村,在當地有集市的日子「賣藝」,向公眾展示他們矯健的身手。  正是巡遊,使晚明武術家與晚清後輩者之間建立了聯繫。它也把這兩個群體與他們的藝術表現者聯繫起來。因為,早在唐代的小說中,「江湖」這一廣闊的天地,是俠客做出英雄般壯舉必不可少的環境。事實上,在「武俠小說」中,「江湖」不再指代一種生活方式,更不是指航道,它們象徵著一個自由的天地。在那裡,家族、社會和國家的法律都不再適用,在日常生活之外。在「江湖」上俠客的夢想才得以實現。  四、結論  現有的證據不足以讓我們對什麼時候少林和尚開始習武得出結論。不過,毫無疑問,到16世紀武術訓練已經成為寺院一項重要活動。晚明作者們重視少林武術的原因之一是明代職業軍隊的衰落。一些軍事專家們建議政府用僧兵來補充常備軍,而武僧確實對16世紀抗倭的鬥爭立下汗馬功勞。相反,另有一些政府官員懷疑寺院的武術訓練,害怕武僧們利用他們的武功來反抗政府。  少林寺並不是習武的惟一一座寺院。16、17世紀的資料提到其他一些佛教中心的武術訓練,它們也值得研究:(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和(河南南部的)伏牛山。除此之外,還為巡遊的武術家提供棲身之所的各個地方寺院也習練武術。不過少林僧人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武僧。他們武術技巧高超的一個原因是少林寺地處河南中部。由於貧窮和暴力橫行,軍事武力活動成為河南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該省對明清武術的發展有著特別的貢獻。  少林武術習練反映在該寺的宗教傳說中。在晚明,少林和尚們把他們的棍法技巧附會到一位佛教神緊那羅頭上,他們尊崇他為他們寺院的伽藍神。緊那羅的傳說提升了少林武術的聲望,也使和尚們的武術活動得到宗教的認可。這則傳說流露出明代小說與戲劇的影響。緊那羅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揮舞金箍棒的孫悟空的形象塑造的。  為什麼少林和尚選擇棍子作為他們的兵器這一問題值得做單獨的研究。這裡我只想提出一點:作為兵器的棍子也許來源於它是佛教的標誌。從中世紀早期開始,中國僧人都手拿圓環裝飾的精美手杖,被稱作「錫杖」,它是宗教權威的象徵。未來的研究會決定少林武僧在打鬥中所使用的棍是否來自於他們的祖先手中所拿的作為僧人標誌的錫杖。

  上一頁1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