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女研究生維權漏油奔馳車的事件終於塵埃落定:車主王女士和西安利之星達成協議,換一臺新車,退還金融服務費,車內裝飾升級等和解協議。


看到這,很多網友紛紛感慨:講道理不如變“潑婦”!但是,網友們又不得不承認:“潑婦”之舉實屬無奈,控訴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讀書的加持!


誰說讀書無用?


奔馳女車主在維權時,不卑不亢、有理有據、邏輯嚴密、層次分明的態度,爲自己拉了多少好感!


如果女車主真是潑婦式維權,滿嘴祥林嫂式的翻來覆去,恐怕很難引起大家的圍觀與重視。


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從女研究生維權奔馳車事件中不難看出,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絕對不一樣!





讀書讓我們變得優雅、有涵養



曾有年輕人向楊絳傾訴人生困惑,楊絳聽完後笑了笑,對那個年輕人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書讀太少而想得太多。”


現在似乎很多人都會自顧自的胡思亂想,每日心煩氣躁,鬱鬱寡歡,寧願呆坐着虛耗光陰,也不願讀一兩本書。所以,困惑越來越多,生活愈感無力,人生愈漸焦急。


他們似乎已經忘了,簡簡單單的閱讀,就能教人優雅,涵養才情,洗盡鉛華,沉澱靈魂。


正如演藝圈中人品與演技俱佳的胡歌,當年如日中天的他突遭飛來橫禍,人生陷入低谷,但他卻把空出來的大量時間用在讀書上面,從書本里汲取知識和營養,爲自己日後的重登巔峯埋下了堅實的鋪墊。


他曾寫道: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於是他看孔孟老莊,也看雜文小說。博覽羣書讓他的領悟能力更上一層樓,也讓他完成了從偶像到演員的成功轉型。


腹有詩書氣自華,可以說,胡歌的氣質在演藝圈中絕對獨一無二。這一點,可以從他對卓偉的“反擊”中窺見一二:


當時,胡歌和江疏影戀情被卓偉曝光,他的迴應只有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這句詩出自南唐宰相馮延巳的《謁金門》。據說李璟與馮延巳相諧謔,李說馮:“‘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答:“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於是君臣皆歡!


經常讀書的人,自有一股從容的優雅,即便是懟人也盡顯涵養,不露一絲粗魯痕跡。



讀書能給人更多選擇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大家還記得《我的前半生》裏的羅子君嗎?生活給她劃定了一個只能在柴米油鹽上精打細算的圈子,她跳不出來,只能兜兜轉轉在渣男之間,即便連平穩的生活都很難實現,更遑論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果你想要和電視裏那些閒散的世外高人一樣,不問世間糟心事,一心逍遙天地間,即便面對別人的責難和生活的困苦也能輕飄飄的淡然處之,好好讀書就是一種可以大概率達成你夢想的方法和途徑。


讀書,可能不會讓人大富大貴,但是,通過讀書,人們會有更多的選擇,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自己的愛好,慢慢的實現着自己的理想。


因此,爸爸媽媽們也一定要培養孩子們讀書的習慣,讓孩子們愛上讀書,這將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讀書不能強迫,要培養孩子興趣



讀書不是做樣子,一定要從中獲得樂趣。


前段時間,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突遭大火,很多網友爲此惋惜不已,有網友留言:“巴黎聖母院沒了,阿莫西林的房子燒沒了”。


看過法國作家雨果《巴黎聖母院》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在這部小說裏,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住在巴黎聖母院裏,對他來說,巴黎聖母院就像是他的家。


不過,那位網友口中的“阿莫西林”,不是一種消炎藥嗎?巴黎聖母院啥時候成了消炎藥的房子了?但是咱們來對比一下“阿莫西林”和“卡西莫多”,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端倪……


一個名字之差,讓“阿莫西林”莫名成了微博熱搜,這不得不讓人們汗顏。


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因此一味的強制要求孩子多讀書。但是,太強迫的教育,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尤其是讓孩子們讀一些類似《巴黎聖母院》這種頗有難度的世界名著,強逼着孩子閱讀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此,孩子讀書應該是以他們自己的樂趣爲出發點,爸爸媽媽可以分年齡段的來給孩子買書,從小培養起寶寶的讀書習慣。


比如,嬰幼兒寶寶,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一些畫面感豐富的繪本,孩子對畫面感興趣,也就會有興趣去看書,當然,這些繪本里教給寶寶的一些道理或者是生活常識,是需要爸爸媽媽解讀給寶寶的。


而三歲以上的幼兒園寶寶,他們的注意力此時會有一些增長,也會有意識的去記憶一些內容。此時,爸爸媽媽可以給他們準備故事類的書籍,以此來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同時也能讓孩子們領悟到句子的魅力,爲孩子以後更廣泛的閱讀打下基礎。



讓孩子讀書,優秀爸媽會以身作則



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都只是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卻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翻看手機,甚至還哈哈大笑,父母這樣做不僅會分散孩子的注意,也不利於親子間關係的養成。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到孩子的讀書計劃中。


爸爸媽媽給寶寶講繪本故事,可以讓寶寶從你的講述中,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也能激發孩子的對話的慾望,促進親子間的互動。


孩子讀書的時候,如果爸爸媽媽也能在旁邊讀書,那孩子的內心就會很平靜,自然也就會很用心的去讀書,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


如果爸爸媽媽能再與孩子進行閱讀交流,那就會讓讀書,成爲親子交流的一種方式,讓爸媽和孩子一起通過讀書成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爸爸媽媽在給寶寶選擇書籍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


不僅如此,讀書更需要堅持。爸爸媽媽自己能堅持讀書,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纔會養成讀書的習慣。




Professor點評:


曾經看到過一段關於“爲什麼讀書”的經典回答:“我讀書,是爲了當我看到晚霞中飛着一隻鳥的時候,說出的是‘落霞與孤鶩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哎呀我去,好美’!”從書中,人們知道了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如何去描繪身邊的美景。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讀書,帶着孩子遨遊在書本的海洋中,汲取知識的營養,豐富自我,成就從容而優雅的明天。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

成爲全世界1%的幸福家庭



點這裏!快來帶寶貝一起體驗精彩美式課堂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