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維小維


前幾天去參加心理學TED演講活動,其中一位女嘉賓的故事讓我觸動很深:


她是一個牛津學霸,孕期老公慘遭破產。在他破產期間,家裏連幾百塊都拿不出來,老公從此一蹶不振。


這是一個平民版本的劉濤故事。


後來,她通過做民宿和土特產社交電商,瘋狂掙錢,對老公不離不棄,陪伴老公在事業上重新崛起。


她說,婚姻既可以是混合雙打,也可以是接力賽跑。


破產家庭最需要直面的問題:錢。


             

老實說,不僅是破產家庭,這也是大部分人和家庭需要面臨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是她不斷被激發的賺錢能力,讓這個家庭繼續跑下去,綻放新的生命力。


關於如何掙錢,我觀察了自己身邊月入十萬的女性,從她們身上總結了以下四點思考,和你一起分享。


- 1 -

她們相信靠自己

可以創造財富


有一句話說:財富承受度決定你的財富閾值。


聽上去很難理解,說白了,就是你的財富天花板,來源於你相信什麼。


如果,你覺得自己畢業工資是5000,那麼你絕對不可能掙到1萬。


金融短劇《東方華爾街》講過一個「吸引力法則」,做成功一件事的前提是,你得先相信你能做成功。


就拿夾娃娃來說,有時候我10個硬幣可以夾到兩個娃娃,大家覺得很神奇吧,但祕訣很簡單,就是在夾之前,你要相信你一定可以夾到。


我是金融專業畢業的人,進銀行是相當體面的工作了,每當有個同學拿到銀行offer,可能就會有同學說,他家很有錢,他走關係的……


再到工作,我是文案策劃,我有時候會跟朋友說,某篇文章閱讀量10W+,但朋友一定懟我,閱讀量是刷的。


我身邊還真的挺多90後女生月入十萬的,但跟朋友說,他們一定會覺得不現實或者騙人。

             

從這些事實,我發現一個共同的特徵:普通人極其容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總把別人的成功,歸因於某些外在的因素。


面臨同樣的情況,月入十萬的女性是怎麼想的呢?


  • 同樣是普通人,爲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呢?

  • 她可以,是否意味着我也可能寫10W+的文章?

  • 那麼,我要如何寫?


首先相信,迭代認知,執行試錯。如此反覆,這就是月入十萬的基本邏輯。

 

   - 2 -      

擁有平臺化思維

善於鏈接資源


很多人說:選擇大於努力。但我今天想說,思維大於努力。畢竟沒有思維,就沒有正確的選擇。


什麼纔是更牛逼的?資本或者好項目?我想都不是,而是擁有可以把資本和好項目高效率對接起來的思維。


我記得看過的一部電影《大空頭》。


它講述的08年金融危機,普通人韋內特通過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源和資源對接,從金融危機中能狠狠掙了一筆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我對「危機」二字產生了深深的敬畏心。


原來,懂得鏈接資源,危機可能就是轉機。


月入十萬的女性一定懂得,「經營自己」是一種商業模式,任何一個個體都可以使用平臺思維。

            

去年,我聽了一個95後女孩的故事。


她從小家庭離異,後來大學還要承擔母親的生活,後來她說服了某公衆號大V,幫他做互推漲粉,最開始工資2000-3000,雖然不多,但她手上卻積累了很多資源。


後來,公衆號越做越好,需要接廣告,她就通過發郵件的方法不斷地鏈接品牌方,一旦產生合作,她就可以拿到8000塊的返點,她的第一桶金就是這麼攢下來的。


靠着第一桶金,她一畢業就成功開了一家新媒體影視營銷公司,並且成績非常不錯。後來她還入職了光線影業,打造了小成本電影票房奇蹟《悲傷逆流成河》。


你看把資源需求方和供給方鏈接起來,掙錢是不是快多了。


不然靠做互推的工資,開公司要到猴年馬月。


當你有了鏈接資源的平臺化思維,你的資源纔會變得有價值,你的人脈網纔跟你有關係。


    - 3 -        

願意把熱愛的一件事

打磨到極致


這幾年斜槓思維橫行,不少人總覺得跨界是一件很酷的事。


但現實是:寫作、攝影或者工作、創業哪個你都做做,反而因爲注意力太過於分散,什麼也沒做好。


高收入的女性,在0到1的階段,絕對會把自己最熱愛的那一件事打磨到極致。


             

我最近喜歡上了一個真絲連衣裙品牌,這個品牌的風格是濃烈豔麗的,並不符合我一貫的審美。


但它打動我的是什麼呢?


這個品牌創始人每年只花2個月時間來銷售,其他時間滿世界飛尋找設計靈感,考慮每一種花色對解決不同女性身材困擾的作用,堅持只做一個單品的理念。


這樣的初心和用心,就連Angelababy也打動了,對它讚不絕口。


沒錯,一個人在做事業背後的熱愛才是最動人的。


同樣,李佳琪能夠成爲口紅一哥,也是因爲他把試口紅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不要盲目做加法,學着做減法,把注意力聚焦到自己內心最熱愛的那件事上去。


否則,事事涉足,必然一事無成。


          - 4 -                

擺脫了情緒內耗和認知陷阱


曾經有數據表明,中國有80%的女性,情緒內耗相當嚴重。


但很多女性對自己情緒內耗是不自知的。


很多人覺得不開心纔是情緒,其實不是,恐懼、糾結、不自信也是。


我以前每次遇到稍微有一點挑戰的事情,大腦就會被情緒佔據,最後的結果當然不好的。


很多女生在一段不健康的關係中消耗自己,把做決定的權利放在別人的建議裏,過不好現在也不敢追求自己的內心,這些都是情緒內耗。


今天被人安慰幾句,啤酒燒烤之後,再過幾天低能量的你又故態復萌。


情緒影響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很大程度決定你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


你花了很多時間處理情緒,那麼就沒時間專注在做有價值的事上。

              

最近比較火的楊天真,以「我不管,我的公司最牛」硬核女老闆形象吸引了很多觀衆,39歲手握39家公司,邏輯縝密,很少花時間來調節情緒上,內心平和而堅定。


像楊天真一樣,月入十萬的女性,極少、甚至不花時間在處理情緒上。

 

一個不受情緒困擾的女性,明確而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她,能夠辨別並且脫離身邊的低價值圈,

  • 能夠對無產出的情緒做自我隔離,

  • 能夠對傷風悲月身同感受,但是絕不陷入其中。


我覺得,大部分的她們,都堅信着:生命就是一場不可回頭的旅行。


既然是旅行,放輕鬆,往前看,只走向光亮的地方。


所以,她們對自己的時間和目標具有強大的掌控感,她們不斷用增量思維迭代自己的成長。


也因此,內心強大,堅定簡單,凡事高效。


   - 5 -     

寫在最後


當下社會,柔弱、掙錢不如男人、依附於婚姻這些刻板印象,已經離女性越來越遠。


更多時候,優秀的女生如同雌雄同體,擁有強大的精神內核。


在事業上,她們善於利用女性觸感靈敏、分析細緻、交際圓潤的天然優勢,利用互聯網紅利進行輕資產創業。


在愛情裏,很遠的風景,很貴的東西,她們都能自己滿足。給她們愛就好,口紅什麼的,都能自己買。


最後,願你能夠看清這些美好的背後,最根本的真實原因。並最終擁有最好的掙錢思維,走最遠的路,收割最好的愛情。


做自己人生的CEO


所謂管理,不只是表面的意思,它本質上是一種思維的轉變——


因爲知道自己的侷限,纔會想辦法把每一分力氣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因爲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無比需要其他人跟我一起合作 。


而所謂管理,就是以小博大的藝術,它不需要你得有多強。


在10年的工作中,崔璀成就了很多夥伴,她也從一個實習生一路做到了上市公司的COO,投資基金的投資合夥人,和創業公司的創始人。


崔璀說,成就別人,和被別人成就,這兩個過程往往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


就像她非常喜歡的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天才的演員和天才的設計師,兩個光彩奪目的人,誰也沒有依附或利用誰——他們只是相互欣賞和成就。


實現財務自由的崔璀,推出《經營自己,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全網收穫了近25萬人的訂閱和學習。


在這套課程裏,爲每一個學習者精心打造了一套成長體系:


你的時間,你的金錢,你的情緒,你說的每句話,包括你的劣勢和缺點,每一樣東西都能在你的管理下,變成你的助力。


你不再事事費心,卻能輕輕鬆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會發現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


管理不僅僅只是「老闆們」的特權,它還可以用在:


你不必是領導,卻能讓同事幫你解決問題,甚至連老闆也爲你打工;


你不必承擔過多,卻能讓別人通過跟你的合作,各自實現各自的價值;


你不必舌燦蓮花,但講出的每一句簡單的話,都能打到對方心裏;


你不必算無遺策,卻能在不確定的生活大潮中,駕馭一葉扁舟,借勢前行;


你不必事事完美,那些困擾你許久的缺點,卻可以在某些時候轉化成你獨特的資源……


這門課程,就是一套改變你的生活規劃的課程。


「我們可以通過管理,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加入我們,一步一步,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如果你也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爲你想成爲的樣子,可以長按識別文章底部的二維碼,訂閱課程,很期待在Momself,陪你一起成長,做自己人生的CEO。



作者簡介:維小維,公衆號“維小維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寶潔、網易等名企管理層,10年CFO&高管,掌管過億資產。實戰派財商教練,有料的職場達人,用乾貨和感悟給你一束光。轉載請到原作者公衆獲取授權。


點擊閱讀原文,做自己人生的CE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