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维小维


前几天去参加心理学TED演讲活动,其中一位女嘉宾的故事让我触动很深:


她是一个牛津学霸,孕期老公惨遭破产。在他破产期间,家里连几百块都拿不出来,老公从此一蹶不振。


这是一个平民版本的刘涛故事。


后来,她通过做民宿和土特产社交电商,疯狂挣钱,对老公不离不弃,陪伴老公在事业上重新崛起。


她说,婚姻既可以是混合双打,也可以是接力赛跑。


破产家庭最需要直面的问题:钱。


             

老实说,不仅是破产家庭,这也是大部分人和家庭需要面临的问题。


某种意义上,是她不断被激发的赚钱能力,让这个家庭继续跑下去,绽放新的生命力。


关于如何挣钱,我观察了自己身边月入十万的女性,从她们身上总结了以下四点思考,和你一起分享。


- 1 -

她们相信靠自己

可以创造财富


有一句话说:财富承受度决定你的财富阈值。


听上去很难理解,说白了,就是你的财富天花板,来源于你相信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毕业工资是5000,那么你绝对不可能挣到1万。


金融短剧《东方华尔街》讲过一个「吸引力法则」,做成功一件事的前提是,你得先相信你能做成功。


就拿夹娃娃来说,有时候我10个硬币可以夹到两个娃娃,大家觉得很神奇吧,但秘诀很简单,就是在夹之前,你要相信你一定可以夹到。


我是金融专业毕业的人,进银行是相当体面的工作了,每当有个同学拿到银行offer,可能就会有同学说,他家很有钱,他走关系的……


再到工作,我是文案策划,我有时候会跟朋友说,某篇文章阅读量10W+,但朋友一定怼我,阅读量是刷的。


我身边还真的挺多90后女生月入十万的,但跟朋友说,他们一定会觉得不现实或者骗人。

             

从这些事实,我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普通人极其容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某些外在的因素。


面临同样的情况,月入十万的女性是怎么想的呢?


  • 同样是普通人,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呢?

  • 她可以,是否意味着我也可能写10W+的文章?

  • 那么,我要如何写?


首先相信,迭代认知,执行试错。如此反复,这就是月入十万的基本逻辑。

 

   - 2 -      

拥有平台化思维

善于链接资源


很多人说:选择大于努力。但我今天想说,思维大于努力。毕竟没有思维,就没有正确的选择。


什么才是更牛逼的?资本或者好项目?我想都不是,而是拥有可以把资本和好项目高效率对接起来的思维。


我记得看过的一部电影《大空头》。


它讲述的08年金融危机,普通人韦内特通过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源和资源对接,从金融危机中能狠狠挣了一笔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我对「危机」二字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心。


原来,懂得链接资源,危机可能就是转机。


月入十万的女性一定懂得,「经营自己」是一种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使用平台思维。

            

去年,我听了一个95后女孩的故事。


她从小家庭离异,后来大学还要承担母亲的生活,后来她说服了某公众号大V,帮他做互推涨粉,最开始工资2000-3000,虽然不多,但她手上却积累了很多资源。


后来,公众号越做越好,需要接广告,她就通过发邮件的方法不断地链接品牌方,一旦产生合作,她就可以拿到8000块的返点,她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攒下来的。


靠着第一桶金,她一毕业就成功开了一家新媒体影视营销公司,并且成绩非常不错。后来她还入职了光线影业,打造了小成本电影票房奇迹《悲伤逆流成河》。


你看把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链接起来,挣钱是不是快多了。


不然靠做互推的工资,开公司要到猴年马月。


当你有了链接资源的平台化思维,你的资源才会变得有价值,你的人脉网才跟你有关系。


    - 3 -        

愿意把热爱的一件事

打磨到极致


这几年斜杠思维横行,不少人总觉得跨界是一件很酷的事。


但现实是:写作、摄影或者工作、创业哪个你都做做,反而因为注意力太过于分散,什么也没做好。


高收入的女性,在0到1的阶段,绝对会把自己最热爱的那一件事打磨到极致。


             

我最近喜欢上了一个真丝连衣裙品牌,这个品牌的风格是浓烈艳丽的,并不符合我一贯的审美。


但它打动我的是什么呢?


这个品牌创始人每年只花2个月时间来销售,其他时间满世界飞寻找设计灵感,考虑每一种花色对解决不同女性身材困扰的作用,坚持只做一个单品的理念。


这样的初心和用心,就连Angelababy也打动了,对它赞不绝口。


没错,一个人在做事业背后的热爱才是最动人的。


同样,李佳琪能够成为口红一哥,也是因为他把试口红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不要盲目做加法,学着做减法,把注意力聚焦到自己内心最热爱的那件事上去。


否则,事事涉足,必然一事无成。


          - 4 -                

摆脱了情绪内耗和认知陷阱


曾经有数据表明,中国有80%的女性,情绪内耗相当严重。


但很多女性对自己情绪内耗是不自知的。


很多人觉得不开心才是情绪,其实不是,恐惧、纠结、不自信也是。


我以前每次遇到稍微有一点挑战的事情,大脑就会被情绪占据,最后的结果当然不好的。


很多女生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消耗自己,把做决定的权利放在别人的建议里,过不好现在也不敢追求自己的内心,这些都是情绪内耗。


今天被人安慰几句,啤酒烧烤之后,再过几天低能量的你又故态复萌。


情绪影响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你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


你花了很多时间处理情绪,那么就没时间专注在做有价值的事上。

              

最近比较火的杨天真,以「我不管,我的公司最牛」硬核女老板形象吸引了很多观众,39岁手握39家公司,逻辑缜密,很少花时间来调节情绪上,内心平和而坚定。


像杨天真一样,月入十万的女性,极少、甚至不花时间在处理情绪上。

 

一个不受情绪困扰的女性,明确而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她,能够辨别并且脱离身边的低价值圈,

  • 能够对无产出的情绪做自我隔离,

  • 能够对伤风悲月身同感受,但是绝不陷入其中。


我觉得,大部分的她们,都坚信着:生命就是一场不可回头的旅行。


既然是旅行,放轻松,往前看,只走向光亮的地方。


所以,她们对自己的时间和目标具有强大的掌控感,她们不断用增量思维迭代自己的成长。


也因此,内心强大,坚定简单,凡事高效。


   - 5 -     

写在最后


当下社会,柔弱、挣钱不如男人、依附于婚姻这些刻板印象,已经离女性越来越远。


更多时候,优秀的女生如同雌雄同体,拥有强大的精神内核。


在事业上,她们善于利用女性触感灵敏、分析细致、交际圆润的天然优势,利用互联网红利进行轻资产创业。


在爱情里,很远的风景,很贵的东西,她们都能自己满足。给她们爱就好,口红什么的,都能自己买。


最后,愿你能够看清这些美好的背后,最根本的真实原因。并最终拥有最好的挣钱思维,走最远的路,收割最好的爱情。


做自己人生的CEO


所谓管理,不只是表面的意思,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因为知道自己的局限,才会想办法把每一分力气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无比需要其他人跟我一起合作 。


而所谓管理,就是以小博大的艺术,它不需要你得有多强。


在10年的工作中,崔璀成就了很多伙伴,她也从一个实习生一路做到了上市公司的COO,投资基金的投资合伙人,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崔璀说,成就别人,和被别人成就,这两个过程往往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就像她非常喜欢的奥黛丽·赫本和纪梵希,天才的演员和天才的设计师,两个光彩夺目的人,谁也没有依附或利用谁——他们只是相互欣赏和成就。


实现财务自由的崔璀,推出《经营自己,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全网收获了近25万人的订阅和学习。


在这套课程里,为每一个学习者精心打造了一套成长体系:


你的时间,你的金钱,你的情绪,你说的每句话,包括你的劣势和缺点,每一样东西都能在你的管理下,变成你的助力。


你不再事事费心,却能轻轻松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会发现生活开始变得不一样:


管理不仅仅只是「老板们」的特权,它还可以用在:


你不必是领导,却能让同事帮你解决问题,甚至连老板也为你打工;


你不必承担过多,却能让别人通过跟你的合作,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


你不必舌灿莲花,但讲出的每一句简单的话,都能打到对方心里;


你不必算无遗策,却能在不确定的生活大潮中,驾驭一叶扁舟,借势前行;


你不必事事完美,那些困扰你许久的缺点,却可以在某些时候转化成你独特的资源……


这门课程,就是一套改变你的生活规划的课程。


「我们可以通过管理,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加入我们,一步一步,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如果你也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可以长按识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订阅课程,很期待在Momself,陪你一起成长,做自己人生的CEO。



作者简介: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用干货和感悟给你一束光。转载请到原作者公众获取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做自己人生的CE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