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用嘲笑和攻擊是不可能消滅象基督教這樣的宗教的,應該從科學方面來克服它,也就是說從歷史上來說明它,而這一任務甚至連自然科學也是無力完成的。_____________恩格斯:《關於德國的札記》(1873年底一1874年初).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54頁.

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運動一樣,是羣眾創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宗教、新先知數以百計地出現的時代,以一種我們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產生的。______________恩格斯: 《啟示錄》》(1883年8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第11一12頁.

其次,基督教撥動的琴絃,必然會在無數人的心胸中喚起共鳴。人們抱怨時代的敗壞、普遍的物質貧乏和道德淪亡。同時,基督教又通過它的創始人的犧牲,為大家渴求的、擺脫墮落世界獲取內心得救、獲取思想安慰,提供了人人易解的形式,它再一次證實自己能夠成為世界宗教——而且正是適合於現世的宗教。_______________恩格斯: 《布魯諾·鮑威爾和早期基督教》(1882年4月下半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第335頁. 最初的基督徒來自哪樣一些人呢?正像作為革命因素所應該的那樣,主要來自屬於人民最下層的「受苦受難的人」。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 《論早期基督教的歷史》(1894年6月19日和7月 16 日之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41一543頁. 在早期基督教的歷史裡,有些值得注意的與現代工人運動相同之點。基督教和後者一樣,在其產生時也是被壓迫者的運動: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僅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_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論早期基督教的歷史》(1894年6月19日— 7月16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5頁.

……德國市民階級完成了自已的革命,由於時代精神的緣故,這個革命是以宗教形式表現出來的,即表現為宗教改革。_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關於德國的禮記》(1873年底一1874年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48頁.

宗教改革——路德的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這是包括農民戰爭這一危機事件在內的第一號資產階級革命。__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關於「農民戰爭」》(1884年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9頁.

                                                        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長期鬥爭,在三大決戰中,達到了頂點。第一次是德國的所謂宗教改革。路德發出的反對教會的戰鬥號召,喚起了兩次政治性的起義:首先是弗蘭茨· 馮·濟金根領導下的下層貴族的起義(1523年),然後是1523年偉大的農民戰爭20。兩次起義都失敗了,主要是由於最有利害關係的集團即城市市民的不堅決,——至於不堅決的原因,我們在這裡不能闡述了。從那時起,鬥爭就蛻化為地方諸侯和中央政權之間的戰鬥,結果,德國有兩百年不見於政治上積極的歐洲國家之列。路德的宗教改革確實建立了新的信條,即適合君主專制的宗教。德國東北部的農民一改信路德教,就從自由人下降為農奴。 但是,在路德遭到失敗的地方,加爾文卻獲得了勝利。加爾文的信條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他的先定學說,就是下面這一事實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業競爭的世界中,成功或失敗不取決於個人的活動或才智,而取決於不受他支配的情況。起決定活用的不是一個人的意志或行動,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經濟力量的擺布;在經濟革命時期,當一切舊的商業路線和商業中心被新的所代替的時候,當印度和美洲已經向世界開放的時候,當最神聖的經濟信條——金銀的價值——也已經開始動搖和崩潰的時候,這種情形就是特別真實了。加爾文的教會的組織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國已經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間的王國還能夠仍然從屬於君王、主教和領主嗎?當德國的路德教變成諸侯手中的馴服工具的時候,加爾文教在荷蘭創立了共和國,並且在英國,特別是在蘇格蘭,創立了有力的共和主義的政黨。 資產階級的第二次大起義,在加爾文教中給自己找了現成的理論。這次起義是在英國發生的。發動者是城市中等階級,而完成者是農村地區的自耕農。很有意思的是:在所有三次資產階級大起義中,都是農民提供了戰鬥部隊,而在勝利後由於這一勝利的經濟結果而必然破產的階級又恰恰是農民。克倫威爾之後一百年,英國的自耕農差不多完全絕跡了。無論如何,如果沒有這種自耕農和城市平民,單單資產階級決不會把鬥爭進行到底,也決不會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當時已經成熟而只待採集的資產階級的勝利果實,也必須使革命遠遠地超出這一目的,正如1793年在法國和1848年在德國那樣。這看來事實上就是資產階級社會發展的規律之一。_______________恩格斯:《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英文版導言》(1892年4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90—392頁.

僅僅在研究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一般的歷史運動帶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領域中,這種宗教色彩,對具有真正普遍意義的革命來說,也只表現在資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最初階段,即從十三世紀起到十七世紀止;同時,這種色彩不能象費爾巴哈所想的那樣,用人的心靈和人的宗教需要來解釋,要用整個中世紀的歷史來解釋,中世紀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6年).《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1頁.

至於談到宗教的欺騙,那末,從南阿拉伯的古代碑文中顯然可以看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和任何宗教運動一樣,是一種表面上的反動,是--種虛假的復古和返樸。_________________《恩格斯至馬克思》(1853年5月26日左右).《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0頁.

宗教裏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沒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馬克恩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頁.

「誠然」,—— 有人會說,——「宗教的、道德的、哲學的、政治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觀念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是不斷改變的。但是,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本身在這種變化中卻始終保存著。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47年12月一1984 年1月).《馬克恩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1頁.

只有當實際日常生活的關係,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極明白而合理的關係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為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處於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的時候,它才會把自己的神祕的紗幕揭掉。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資本論》卷一(1867年9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6一97頁.

如果認為,在一個以無休止的壓迫和折磨勞動羣眾為基礎的社會裡,可以用純粹說教的方法消除宗教偏見,那是愚蠢可笑的。 就國家而言,革命的無產階級力求使宗教成為真正的私人事情。__________________列寧:《社會主義和宗教》(1905年12月3日).《列寧全集》第10卷第65—66頁.

為什麼宗教在城市無產階級的落後部分中,在廣大的半無產階級階層中,在農民羣眾中能夠保持它的影響呢?資產階級的進步人士,即激進派或資產階級唯物主義者回答說,這是由於人民的愚味無知。由此得出結論說:打倒宗教,無神論萬歲,宣傳無神論觀點是我們的任務。馬克思主義者說:這話不對。這是一種膚淺的、資產階級的、狹隘的文化主義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1909年5月13日).《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378— 379頁.

「信仰自由」!如果現在,在進行「文化鬥爭」44的時候,要想提醒自由主義者記住他們的舊口號,那末只有採用下面這樣的形式才能做到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應當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宗教需要,就像實現自已的肉體需要一樣,不受警察干涉。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月一5月初).《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23—24頁.

每個人不僅應該有相信隨便哪種宗教的完全自由,而且應該有傳布隨便哪種宗教和改信宗教的完全自由。哪一個當官的都管不著誰信的是什麼教:這是個人信仰問題,誰也管不著。___________________列寧:《給農村貧民》(1903年3月).《列寧全集》第6卷第364—365頁.

黨綱草案中規定,全體公民,不分性別、民族、宗教信仰等等,都享有平等權利。_________________列寧:《俄國革命社會民主黨國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3年10月14日).《列寧全集.》第7卷第62頁.

…我認為有責任在這裡坦率而公開地聲明,社會民主黨為信仰的完全自由而鬥爭,它完全尊重一切真誠的宗教信仰,只要這種信仰不是靠暴力或欺騙來進行傳播的。_________________列寧:《在第二屆國家杜馬中關於土地問題演說的草稿》(1907 年3月21——25日之間).《列寧全集》第12 卷第280頁.

黨贊成宗教信仰自由,贊成人們有信奉任何宗教的權利。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在走向民族主義的道路上》(1913年1月).《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84頁.

例如社會民主黨的黨綱上有信教自由一條。按照這一條,任何一羣人都有權信奉任何一種宗教:天主教、正教等。社會民主黨反對一切宗教壓制,反對壓制正教徒、天主教徒和新教徒。_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1913年1月).《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347頁.

當國家擺脫了國教並且讓宗教在市民社會範圍內存在時,國家就從宗教下解放出來了,同樣,當單個的人已經不再把宗教當作公事而當作自已的私事來對待時,他在政治上也就從宗教下解放出來了。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恩格斯:《神聖家族》(1844年9月一11月)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43頁.

徹底實行政教分離。各教派牧師的薪金一律由各個自願組織起來的宗教團體支付。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1848年3月2l日一29日之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4頁.

決不應當把國家的錢補貼給國家教會,決不應當把國家的錢補貼給教會團體和宗教團體,這些團體應當是完全自由的、與政權無關的志同道合的公民聯合會。__________________列寧:《社會主義和宗教》(1905年12月3日).《列寧全集》第10卷第63—64頁.

同宗教偏見作鬥爭,必須特別慎重;在這一鬥爭中傷害宗教感情,會帶來許多害處。應當通過宣傳教育來進行鬥爭。鬥爭搞得過於激烈會引起羣眾憤恨;這樣的鬥爭會加深羣眾在宗教問題上的分裂,而我們的力量則在於團結。_________________列寧:《在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演說》(1918 11月19日).《列寧全集》第28卷第163頁.

凡有關美利堅合眾國的一切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宗教同資本的正式的、官方的、 國家的關係在美國表現得比較少。 _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戰爭唯物主義的意義》(1922年3月12日). 《列寧選集》第2版第4卷第607一608頁.

取締手段是鞏固不良信念的最好手段!_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恩格斯:《流亡者文獻》(1874年5月一1875年4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91一592頁.

有一點是毫無疑義:在我們時代能給神的唯一效勞,就是把無神論宣佈為強制性的信仰象徵,就是把無神論宣佈為強制性的信仰象徵,並以禁止一切宗教來勝過俾斯麥的關於文化鬥爭的反教會法令。_________________馬克思、恩格斯:《流亡者文獻》(1874年5月一1875年4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91一592頁.

  恩格斯同時也多次譴責那些想比社會民主黨人做得更「左」或更「革命「的人,譴責他們企圖在工人政黨的綱領裏規定直接承認無神論,既向宗教宣戰。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1909年5月13日). 《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376頁.

1874年,恩格斯談到當時僑居倫敦的公社布郎基派流亡者發表的著名宣言時,認為他們大聲疾呼向宗教宣戰是一種愚蠢的舉動,指出這樣宣戰是提高人們對宗教的興趣、妨礙宗教真正消亡的最好手段。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1909年5月13日).《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376頁.

宣佈工人政黨的政治任務是同宗教作戰,那不過是無政府主義的空談而已。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1909年5月13 日).《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376頁

無政府主義者鼓吹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對宗教開戰, 其實是幫助了僧侶和資產階級(正如無政府主義者實際上始終幫助資產階級一樣)。_________________列寧:《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1909年5月13日).《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380頁

(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