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

詳情請點擊視頻

這是繼 「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跡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懸掛於艦體舷側的「經」「遠」二字

「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Vulkan

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的管帶(艦長)。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戰敗,共損失戰艦四艘。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接戰,直至最終沉沒。全艦僅有十六人倖存,管帶林永升及二百餘名官兵捐軀殉國。

帶「經遠」文字的木質簽牌

甲午海戰遺跡是近年來我國水下考古工作重點之一。本次「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水下考古隊利用多波束等儀器設備採集遺跡數據,結合潛水探摸,結合地方誌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牀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

第二階段,水下考古隊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逐步揭露出艦體結構,並發掘清理出水文物。

9月15日,考古隊員在海牀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

遺址中還發現一塊木牌,清晰書有「經遠」二字。艦體前端保存了艏柱、錨鏈、舷板等遺跡,外圍發現大量散落的艦體構件。水下考古清理出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質各類遺物標本500餘件,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鍋爐、斜桁、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武器裝備,以及銼刀、扳手、旋柄等船載工具。

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於「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爆發前緊急添置的武器裝備。

其他人都在看

? 宏觀調控最強音:讓錢袋子「鼓起來」,讓消費「跑起來」!

? 剛剛,罪犯莫煥晶被執行死刑!

? 下月你的工資迎來4大好消息,第一個就開心到飛起!

? 海淘兒童葯靠譜嗎?真相在這裡!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東方大頭條

編輯 / 渠麗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