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下旬朝鲜战场,在第五次战役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第2师抽调了一支重坦克部队,企图穿过加里山东麓的三九O高地西山脚一带,直插北汉江的九万里渡口,与前一天夜里偷越过我军防线的一支摩托化部队会合,以斩断北汉江以南我军的转移道路。

骄狂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策划的“闪击战”成为泡影

在东京,李奇微已骄横地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他正在创造美军前任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的类似辉煌战例。战局的确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尚在北汉江以南的志愿军大部队、机关、后勤奉命火速北撤,以免被敌人“包饺子”。

撤退路上,敌机疯狂轰炸,江面无法搭桥,人多舟少,战士们只好就地砍伐树木,用绳子连成长串横置江面划过北汉江。

谭秉云

关键时刻,谭秉云所在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奉命从东线星夜疾进,赶到在鳞蹄附近的自隐里公路设伏,阻击美军,以掩护大部队转移。我军进到三九O高地,紧急构筑工事,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大部队安全过江争取时间。

5月24日傍晚,谭秉云带着第7连第4班新战士毛和在三九O高地下面的公路旁挖好散兵坑。地形是他精心选择的,这一段公路很窄,一边是小河,另一边是山岩,打坏敌人一辆坦克,其余坦克很容易被堵住。谭秉云把其余战士留在山腰上的战壕里打掩护,自己带着毛和下了公路。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班长,看清了吗?有多少辆坦克?”毛和紧张地问。

“还看不清楚。”谭秉云从腰间取下一个手雷递给毛和,“我先上,你留在这里!”谭秉云离开散兵坑,从灌木丛中向前爬去。

坦克越来越近,15米,5米,3米,终于,战友们看见谭秉云手一扬,手雷飞出,向当头的坦克砸去。“轰!”随着震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团滚烫的气流猛扑到谭秉云脸上。吃了一手雷的坦克只是前灯被炸烂了,它很快从谭秉云面前驶过去。谭秉云急了!他不顾死活冲上公路,猛追坦克,对准它的屁股扔出第二颗手雷。猛烈的爆炸中,一块弹片击中他额头,他眼前一黑,昏倒在公路上。

美军坦克

“班长!班长!”毛和跑上公路,抱住谭秉云大声叫喊。谭秉云眼前糊满淌下的鲜血,热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这时,一串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谭秉云一把推开毛和,“快,打第二辆!要打屁股!”他提着枪摇摇晃晃地奔下公路,向第二辆坦克冲去。这一动,鲜血又顺着脸颊流淌。谭秉云顾不得抹一下血,靠还能看见的右眼,将最后一颗手雷向坦克掷去,只听见坦克“吱”地嘶叫一声,停下了。毛和赶紧绕到坦克后面,扔出手雷将坦克炸毁。

美军部队好痛苦,八小时动弹不得

眼下这段公路已被堵住了,要收拾其余的坦克,必须到前面去截击。他向南走了大约一百多米,看中路边一处地形。这里一边是山岩,一边是陡坡,陡坡接近路面的地方长着密密的野葡萄,躲在里面,既能隐蔽,又能观察公路上的动静。他满意地转身回到原来的散兵坑。

独守阵地

没有掩体,没有堑壕,没有一门火炮支援,谭秉云趴在野葡萄丛中,双眼注视着公路前方。

尽管敌人众多,但谭秉云心里很踏实,他估计敌人不容易发现他,而且这里是个死角,炮弹、子弹打不着,想用履带压他更不可能,坦克稍不小心就会顺着陡坡滚下河去。

忽然,路面又开始颤抖。谭秉云猛地激动起来:“狗东西,又来送死了!”他丢下用来扇风的葡萄叶,将一颗手雷攥在手中。不一会儿,一串坦克拉开十来米的距离,“嘎吱嘎吱”碾了过来。谭秉云扒开葡萄藤,爬到公路边,将手雷向驶过的第一辆坦克尾部掷去,山谷里发出一长串炸鞭炮般的声响,坦克浑身冒火,公路上一片混乱,剩下的坦克都在拼命倒车,大炮机枪一阵乱射。美军第2师北进的道路被谭秉云成功堵住了!

朝鲜战场的投降美军

一个月后,在志愿军英模大会上,27军军长彭德清紧握着他的手说:“谭秉云呀谭秉云,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你把美军第2师堵了八个钟头,我们的大批同志才得以安全撤过北汉江啊!”

英雄荣誉

谭秉云的英雄故事,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还被绘制成以志愿军英雄人物为主人翁的连环画《反坦克英雄》,广为传阅。

反坦克英雄

195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给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英雄”。1952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