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市长日前接受媒体专访表示「一日双塔比办世大运还困难。」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完成一日双塔是其个人意志力的展现且突破生心理的极限,而办理世大运由北市府八万大军扛起,搭配邻近四个县市,与近两万名志工,重要的是还有许多贡献体育事务超过半甲子的运动前辈为了世大运打拼,另外,世大运筹办经费170亿元有九成来自行政部门的预算,也就是来自纳税人,对柯市长而言,人与钱都到位了,世大运筹办工作就比一日双塔轻松许多。

事实上,筹办世大运最困难的工作在于如何拿到承办权,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陆续向亚运及世大运叩关,但碍于两岸情势,我国是屡战屡败,正是验证了「小国无外交」,参与申办事务过程中的艰辛及委屈不可言喻,到马总统上任两岸关系趋缓,才拿到了世大运承办权,因此,柯市长在某个程度是「割稻尾」,也就是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而被柯市长视为弊案的大巨蛋,原本是规划为世大运的开闭幕典礼场所,参考高雄世运及台北听奥的经验,这个场馆的落成对于赛会有绝对加分作用,特别是票房的销售,当初在世运主场馆启用后所办理的音乐活动让人惊艳,短时间内开闭幕门票就已经销售告馨,而在缺乏主场馆的加持下,台北市只能回到听奥的开幕典礼场所,至今,大巨蛋是否为弊案仍在诉讼中,但任其风雨飘摇也只能另人感叹。

另外,整个世大运的核心业务是在于竞赛事务,这些工作是由许多的国内运动协会以及运动专家全权负责,不少组织或专家在国际体坛不仅非常活耀,也受到肯定,台中市过去几年连续承办了数个国际棒球赛事并获国际棒球总会颁发棒球之督美誉,同时,我国田径协会王景成秘书长在这个月刚获国际田径总会颁发资深勋章,这些成就并非一蹴可及,在行政体系支持下,诸多运动组织与团体积极推派运动员参与国际赛事、争取国际性赛事办理以及参与各项国际交流,善尽国际体坛成员的义务并对运动推广有具体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世大运赛事筹办中,也屡见负责竞赛事务的运动组织与市府行政体系出现扞格不入的窘境,许多赛事创意及专业意见也未见采纳,赛事的主角只能成为配角,实属可惜,但为了让国际体坛人士有良好的印象并强化日后互动机会,也只能相忍为国,全力将赛事办好。

819日晚上开幕典礼进行时,柯市长将以主办城市市长身分向现场130个以上代表团致词,柯市长一定要理解这个机会是来自于前人一二十年的持续努力,特别是运动界,从大巨蛋兴建到世大运办理是整个国家在体育运动发展重要的历程碑,柯市长其实很有机会成为中华民国以来在体育运动最有成就的市长,但因个人价值观与态度,致使整体政策有不同的做法,市长个人的意见的可以被尊重,若是身为资源最为丰富的首都市长,市民也期待市长提出具有首度市长高度的整体运动政策,并作为其他城市效法的对象。

此篇刊登于106年8月16日之联合报民意论坛,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4476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