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每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約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在這個數字中,兩種肺癌「貢獻」不小,它們就是MET14外顯子跳讀突變陽性肺癌和MET基因擴增導致的EGFR抑製劑耐葯型肺癌。這兩類肺癌的癌變機制,使腫瘤細胞容易侵襲、轉移,導致患者的預後很不好。目前上市的藥品中,針對這兩種肺癌尚無有效治療手段。

今年4月初舉辦的AACR會議,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在大會的主會場,一種叫做沃利替尼的藥品大放異彩,它是一種針對 MET 擴增以及 MET 14 外顯子突變的口服高選擇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對上述兩種疾病表現出值得期待的療效和可控的風險,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的陸舜教授,口頭彙報了沃利替尼治療 MET 外顯子14跳變的肺肉瘤樣癌(PSC)及其他類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研究結果,在31例評估患者中,有17例患者病情緩解,12例患者病情穩定,疾病控制率達94%。

緊接著,美國麻省綜合醫院的Lecia V. Sequist 博士,也公佈了兩項沃利替尼聯合奧希替尼,治療EGFR-TKIs耐葯、MET擴增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數據。在46例一、二代TKI耐葯的肺癌患者中,聯合療法的客觀緩解率為52%,疾病控制率達87%;48例三代TKI耐葯的患者中,聯合療法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別為25%和69%。

沃利替尼 Vs MET 外顯子14跳變肺癌

MET基因14外顯子跳躍缺失(MET exon14-skipping)多發生於非小細胞肺癌,在肺腺癌中的發生率約3~4%,但在肺肉瘤樣癌中的發生率可高達20~30%靶向MET外顯子14跳變的沃利替尼,或許能成為攻克這種肺癌的突破口。

試驗設計

陸舜教授彙報的試驗是一項多中心、單臂、開放性 II 期研究,入組的患者為既往系統治療失敗或不能接受化療的、攜帶MET外顯子14跳變的肺肉瘤樣癌(PSC)以及其他類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入組患者每日一次口服沃利替尼600mg(體重≥50kg)或400mg(體重<50kg)直至疾病進展。研究的主要終點為客觀緩解率(ORR)。

截至2019年2月26日,共有41名患者接受了沃利替尼治療,其中16名為肺肉瘤樣癌患者,25名為其他類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8.8歲,61.0%為男性患者。24名患者既往接受過≥1種抗腫瘤藥物治療方案,17名患者既往未接受過抗腫瘤藥物治療。因患者出組或入組時間不夠,10名患者的數據未被採納。

試驗結果

在31例符合評估標準的患者中,17例患者部分緩解(PR),12例患者病情穩定(SD),2例患者疾病進展(PD)。

*1名患者的PR狀態尚待確定

在41名接受過至少一次研究藥物的患者中,最常見(≥20%)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包括噁心(41.5%)、外周水腫(36.6%)、谷氨轉氨酶升高和穀草轉氨酶升高(均為26.8%)、以及嘔吐(24.4%),3級或以上治療相關的AE發生率為31.7%。

研究結論

初步數據顯示,在MET外顯子14突變的PSC或其他類型NSCLC患者中,沃利替尼顯示較好的抗腫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沃利替尼+奧西替尼 Vs EGFR-TKI耐葯肺癌

臨牀上,EGFR-TKI(表皮生長因子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已被廣泛用於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NSCLC患者,其療效確切,副作用也較小,顯著延長了這部分患者的生命。美中不足的是,很多患者在使用EGFR-TKI後會發生耐葯,導致疾病再次進展。

MET擴增是導致這種耐葯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接受第一代和第二代 EGFR-TKI 治療後產生耐葯的患者,約有5%~10%帶有MET的異常擴增。這一數字在接受了第三代 EGFR-TKI 的患者中,則上升到了25%。在繼續阻斷EGFR信號通路的同時,抑制MET信號通路,能否解決肺癌治療耐葯的問題呢?

Sequist 博士本次公佈的是一項開放標籤、多中心Ib期臨牀研究TATTON的兩個擴增隊列的研究數據:

隊列1數據

截至2018年2月,隊列1入組了46例經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治療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均檢測到MET擴增,均未檢測到EGFR T790M突變。其中80%患者為亞裔,67%患者為女性,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歲。

入組患者使用奧希替尼(80mg,每日1次)+沃利替尼(600mg,每日1次)聯合進行治療。

結果表明,聯合用藥的客觀緩解率(ORR)為52%,均為部分緩解(n=24,PR)。中位持續緩解時間(DOR)為7.1個月,中位起效時間(TTR)為43天(40-43)。35% (n=16)的患者疾病穩定(SD),7%(n=3)的患者疾病進展,7%(n=3)的患者無法評估。

常見(≥20%)不良事件(AE)為噁心(37%)、腹瀉(30%)、疲勞(28%)、食慾減退(28%)、發熱(26%)和嘔吐(22%);17例(37%)患者產生嚴重不良事件,42例(91%)患者產生治療相關不良事件。

隊列2數據

截至2018年2月,隊列2入組了48例經第三代EGFR-TKI治療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檢測到MET擴增。患者中位年齡為59歲,27例(56%)患者為男性,37例(77%)患者為亞洲人。

入組患者使用奧希替尼(80mg,每日1次)+沃利替尼(600mg,每日1次)聯合進行治療。

結果表明,聯合用藥的ORR為25%,均為部分緩解(n=12,PR)。中位DOR為9.7個月,中位TTR為46天(43-51)。44% (n=21)的患者疾病穩定(SD),13%(n=6)疾病進展,9%(n=9)患者無法評估。

最常見(≥20%)的不良事件為噁心(52%)、嘔吐(38%)、腹瀉(27%),疲勞(25%)、食慾下降(23%)和發熱(21%)。14例(29%)患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

研究結論

這兩個隊列的研究數據表明:聯合使用奧希替尼+沃利替尼,在因MET擴增導致的EGFR-TKI獲得性耐葯患者中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初步的抗腫瘤療效,但確定這種療法的最終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後記

在陸舜教授的報告中,沃利替尼94%的疾病控制率著實讓人眼前一亮,而Sequist 博士公佈的52%和25%的客觀緩解率也是值得慶賀的成績。

如果說還有什麼更值得驕傲的,那就是沃利替尼的出身——它由上海和記黃埔醫藥發現,並與阿斯利康合作研發,是第一個被跨國企業引進,走出國門的中國本土創新葯,是我們中國人智慧的結晶!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肺癌,沃利替尼還蘊含著更大的潛力!目前,沃利替尼的全球開發已涵蓋多種c-Met異常的實體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腎癌,胃癌及結直腸癌等,堪稱廣譜,且將在多個適應症中進入關鍵研究。

屬於沃利替尼的時代,即將來臨!

參考文獻:

[1] TATTON Phase Ib expansion cohort: Osimertinib plussavolitinib for patients (pts) with EGFR-mutant, MET-amplified NSCLCafter progression on prior third-generat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Abstract CT033.

[2] TATTON Phase Ib expansioncohort: Osimertinib plus savolitinib for patients (pts) with EGFR-mutant, MET-amplifiedNSCLC after progression on prior first/second-generatio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Abstract CT032.

[3]Preliminary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of savolitinib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PSC) and other typ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arboringMET 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s.Abstract CT031

聲明:春風健康對所產生內容保持嚴謹、中立的態度。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遇到內容有誤,請與我們聯繫進行討論和修改。

作者:春風健康臨牀患者招募海外就醫服務機構總編 - olof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